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超声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儿童
  • 2篇心脏
  • 2篇图像
  • 2篇图像质量
  • 2篇憩室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高分辨率超声
  • 2篇成像
  • 1篇低剂量
  • 1篇断层显像
  • 1篇心电
  • 1篇心电门控
  • 1篇心电门控技术
  • 1篇心脏病
  • 1篇医师
  • 1篇医师规范化培...

机构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李姝
  • 7篇刘浩
  • 6篇朱善良
  • 6篇杨明
  • 4篇陈俊
  • 2篇周昕
  • 2篇李涛
  • 2篇郭斌
  • 1篇莫绪明
  • 1篇姜辉

传媒

  • 3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江苏卫生事业...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常规超声联合改良瓦尔萨尔瓦动作下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梨状窝瘘
2023年
目的观察常规超声联合改良瓦尔萨尔瓦(Valsalva)动作下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梨状窝瘘(CPS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首先接受常规超声、之后接受改良Valsalva动作下超声检查并于其后接受支撑喉镜检查或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的颈部肿痛患儿,比较常规超声及其联合改良Valsalva动作下超声诊断CPSF的正确率的差异,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CPSF的效能。结果62例中,经支撑喉镜检查确诊51例CPSF,另10例未见明确内瘘口,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颈部感染。常规超声诊断CPSF的正确率为52.94%(27/51),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583(P=0.392)。改良Valsalva动作下超声检查显示,51例CPSF中,47个炎性包块内见气体重新排列现象,呈“串珠样”排列或聚集于体表侧,4个包块内未见明显气体移动;常规超声联合改良Valsalva动作下超声诊断CPSF的正确率为92.16%(47/51),高于常规超声(χ^(2)=17.77,P<0.05),其AUC为0.824(P=0.001)。结论常规超声联合改良Valsalva动作下超声可有效诊断小儿CPSF。
王训李姝陈俊朱善良刘浩
关键词:梨状隐窝瘘管
婴幼儿危重型先天性心脏病256层CT低管电压心脏增强扫描中造影剂最小剂量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70 kV管电压条件下婴幼儿心脏增强CT扫描中造影剂最小用量。方法:选取行心脏CT增强扫描的96例危重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A、B、C组,各32例。造影剂选择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含碘320 mg/mL),A、B、C组患儿造影剂用量分别为1.0、1.5、2.0 mL/kg。另选100例2月龄以内行心脏大血管增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E、F组,各50例,管电压分别为80 kV和100 kV,其他扫描条件不变。观察A、B、C组噪声、信噪比、主观评分、诊断的准确率及左、右心室的CT值、室间隔强化值(ΔHU),比较实验组、E组、F组的辐射剂量,分析室间隔ΔHU与造影剂用量的线性关系。结果:A、B、C组的主观评分、噪声、信噪比及诊断的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心脏左心室、右心室CT值及室间隔ΔHU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组与实验组相比,随着管电压的增加,辐射剂量逐渐增高(P<0.05)。室间隔ΔHU与造影剂用量的线性回归公式为:ΔHU=89.71+2.3×造影剂剂量,在满足室间隔ΔHU≥100 HU条件下,造影剂最小剂量0.75 mL/kg。结论:70 kV条件下婴幼儿心脏CT增强扫描所需造影剂最小剂量为0.75 mL/kg。
李姝刘浩李光荣杨明朱善良莫绪明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造影剂婴幼儿
仿真滤线栅及图像增强后处理算法用于改善儿童低剂量X线片图像质量
2024年
目的 观察以仿真滤线栅(SG)和图像增强(SE)改善儿童低剂量X线片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4例接受410次床旁X线检查的重症监护病房患儿资料,包括290幅胸部平片、51幅腹部平片及69幅胸腹联合平片;分别以SG和SE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评估后处理图像质量。结果 410幅SG后处理图像中,2分250幅、1分147幅、0分13幅;SG可显著改善年龄≥1岁和体质量≥10 kg患儿图像质量(P均<0.05),且显示骨骼、气管、外周血管、异物、腰大肌和肠道气体效果较好(P均<0.05)。410幅SE后处理图像中,2分250幅、1分58幅、0分102幅;SE可显著改善年龄≥0.5岁和体质量>4 kg患儿图像质量(P均<0.05),且显示骨骼、气管、大血管、外周血管、心脏后血管和异物效果较好(P均<0.05)。结论 SG可显著改善低剂量X线片显示年龄≥1岁和体质量≥10 kg儿童骨骼、气管、外周血管、异物、腰大肌和肠道气体的质量,而SE则可改善显示年龄≥0.5岁和体质量>4 kg儿童骨骼、气管、大血管、外周血管、心脏后血管和异物的质量。
薛丽荣王中秋李姝杨明郭斌荀冲
关键词:儿童X线图像质量
胎儿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
2016年
背景:胎儿磁共振无电离辐射,受客观因素影响小,可多方位多平面显示病灶及对病变信号敏感。目的:评价胎儿磁共振在胎儿少见异常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产后临床诊断及尸检证实复杂异常疾病胎儿的产前磁共振表现。结果与结论:检出胼胝体发育不良17例,脑出血3例,Galen静脉瘤1例,胎儿肠梗阻3例,脊膜膨出2例,先天性无肾4例,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1例,唇腭裂1例,隔离肺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例,畸胎瘸1例。说明胎儿磁共振可作为超声产前胎儿检查的补充及延伸,对超声检出却无法明确性质的胎儿少见异常疾病进行诊断。
李姝刘浩姜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胎儿畸形
婴幼儿梅克尔憩室的超声诊断要点及漏诊误诊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超声对梅克尔憩室(MD)的诊断价值,分析超声漏诊误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对MD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经手术证实为MD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术前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表现与手术、放射性核素检查、消化道造影或CT结果对比分析,对超声漏诊误诊及诊断不明确的声像图进行深入研究,并总结该病的超声诊断要点。结果:超声正确诊断45例,漏诊误诊21例。所有正确诊断的病例表现为右下腹管状肠管影、囊性回声包块或混合回声包块,其中25例清楚显示憩室盲端及与肠腔开口。本组共漏诊17例,漏诊率25.8%,误诊4例,误诊率6.1%。3例因合并急性阑尾炎穿孔脓肿形成而漏诊,3例因继发引起肠套叠漏诊,4例由于憩室顶端索带压迫造成肠梗阻而漏诊,2例因脐疝巨大而漏诊,1例为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幽门狭窄而漏诊,1例术前诊断肠重复畸形而未能仔细扫查而漏诊,另1例漏诊为新生儿期合并肠狭窄并穿孔而漏诊,2例腹腔气体回声致密而漏诊;2例误诊为肠重复畸形,2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结论:梅克尔憩室临床易漏诊误诊,小儿以急腹症及反复便血就诊时,应警惕MD的可能。若同时合并其他急腹症及消化道畸形时也不能完全排除MD,并将所有怀疑为MD的患者应同时进行放射性核素或消化道造影及CT检查,以便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尽早手术,改善患者的预后。
刘浩周昕陈俊朱善良李涛李姝
关键词:高分辨率超声梅克尔憩室急腹症
模拟心电门控技术用于3岁以下儿童心脏CT检查的可行性
2023年
目的评估模拟心电门控技术用于3岁以下儿童心脏CT检查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心脏CT检查的100例3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50例以儿童真实心电门控(真实心电组)、50例以模拟心电门控(模拟心电组)进行扫描;比较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包括解剖结构显示评分、光束硬化伪影评分及整体图像质量评分。结果2组图像质量均符合要求。真实心电组解剖结构显示评分2(2,3)、光束硬化伪影评分3(2,3)、整体图像质量评分4(3,5),模拟心电组分别为2(2,2)、2(2,3)、4(4,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59、1.424、0.373,P=0.796、0.154、0.709)。结论模拟心电门控技术可用于3岁以下儿童心脏CT检查。
竺陈荀冲郭斌杨明李姝
关键词:儿童心脏图像质量心电门控技术
高分辨率超声联合放射学成像诊断婴幼儿麦克尔憩室的价值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超声联合放射学成像诊断婴幼儿麦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itis,MD)的临床价值并分析超声漏诊、误诊原因及总结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经手术确诊的MD患儿临床资料,将手术前超声结果与手术结果及放射性核素、消化道造影、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超声漏诊、误诊及疑诊的病例声像图及放射学影像进行深入联合对比分析。结果按照超声声像图表现将MD分为单纯型(18例,29.5%)和复杂型(43例,70.5%),单纯型MD表现为右下腹不规则囊状无回声区或指状肠管样回声,可清晰显示憩室结构,超声诊断正确率100%;复杂型MD表现为右下腹不均质低回声包块或伴发其他消化道畸形,超声诊断正确率55.8%。放射性核素诊断正确率83.6%;消化道造影诊断正确率30.0%;CT诊断正确率37.0%;超声漏诊、误诊的19例患儿中,有13例经放射性核素或CT检查确诊为MD,超声联合放射学成像诊断MD的正确率为90.2%,正确率得到较大的提高。结论MD的超声声像图缺乏特征性,尤其是复杂型,若患儿以反复便血或急腹症就诊时,应高度警惕MD的存在,将超声筛查右下腹包块疑诊为MD的患者同时进行放射学成像,以便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尽早手术,改善患儿的预后。
刘浩李姝陈俊周昕李涛朱善良杨明
关键词:超声检查麦克尔憩室
多模态影像学对儿童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诊断的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学对儿童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影像学诊断儿童下消化道出血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以不明原因血便为主要症状入院的2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最终诊断由病理结果或临床诊断确定,依据最终诊断结果对比各种影像学成像差异,重点评估超声诊断下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结果:238例患儿中梅克尔憩室105例,结肠息肉98例,炎性肠病23例,其他病因8例,后续检查阴性结果4例。超声诊断总体准确率为87.4%(208/238),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66.7%;梅克尔憩室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86.7%(91/105),灵敏度为90.1%,特异度为100%,核素显像诊断的准确率为88.5%(69/78),灵敏度为90.7%,特异度为5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P=0.717);结肠息肉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3.9%(92/98),灵敏度为95.8%,特异度为50%,CT结肠造影诊断准确率为81.4%(48/59),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6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0,P=0.014);炎性肠病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78.3%(18/23),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50%,MR小肠造影诊断准确率为91.3%(21/23),灵敏度为95.5%,特异度为100%,两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16,P=0.218)。结论:多模态影像学检查是安全、准确诊断儿童下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其中超声检查对梅克尔憩室、肠息肉及炎性肠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李姝张维杨明袁亚辉朱善良刘浩
关键词:儿童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超声医学人机对话教学与考试系统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超声医学人机对话教学与考试系统,观察应用于超声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临床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30名,2018~2021年规培学员16名为研究组,采用人机对话模式教学,2014~2017年规培学员14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方式教学。对比两组培训后考核成绩的差异,并对所有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第一阶段研究组理论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86.1±4.3分vs.83.8±4.2分;t=1.625,P>0.05),第二阶段研究组理论与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93.8±2.3 vs.88.2±2.9,t=4.985,P<0.05;94.6±1.5 vs.89.9±1.4,t=9.358,P<0.05)。问卷调查显示,人机对话教学与考试系统的构建其课程设计及授课方式的满意度较高。结论:构建超声医学人机对话教学与考试系统适用于超声医学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能有效提升学员的岗位胜任力。
李姝杨明陈俊朱善良叶新华刘浩
关键词: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岗位胜任力人机对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