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龙
- 作品数:1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教学实践探究
- 2024年
- 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及推荐主题不难发现,信息化的探究活动主题不在少数。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小学生对信息技术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与浓厚的探究热情,信息技术整合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备受欢迎。在智慧校园环境提供的技术支持和设备保障下,学校在小学中、高段开展了系列基于信息技术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亲自操作Pad,实际应用App,开展真实的探究与体验,形成了智慧校园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包括情境创设、自主探究、分析问题、二次实践,以及持续修订等,促进学生亲历探究与体验的学习历程,以实现“做”中“学”、“学”中“用”。
- 马玉龙
-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 STEM教育理念下的融合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同乐市场”活动为例被引量:3
- 2018年
-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专家学者相继提出课程整合的必要性,不少先行者也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了尝试。如STEM教育强调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等不同学科知识整合起来,综合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STEM教育所主张的跨学科融合,不是将这几类学科内容简单地叠加在一起,而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在任务或问题的引领下促进学习者于体验中提升创新与实践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与综合素养。
- 马玉龙
-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理念融合性学科融合知识整合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OM项目学习模式探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引入头脑奥林匹克(OM)活动,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开展项目学习。在小组项目学习模式下,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项目要求为导向,学生自主管理、合作探究、手脑并用,综合生活经验与学科知识,创造性地探索问题解决方案,设计“产品”展示方案,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项目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创新、领导与管理、展示等受益终身的能力,同时大大增强了其参与感与成就感。
- 马玉龙
-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头脑奥林匹克
- 聚焦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的劳动教育校本探索
- 2024年
- 劳动作为一门兼具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载体。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手段,校本实践得到了广泛关注。该教育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仅具备充分的可行性,还展现出显著的时代性与时效性。常规课堂中,学生开展项目化学习,锻炼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学科活动中,学生体验具体职业与技术应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家校社协同的实践中,学生增强服务能力与创新意识。
- 马玉龙
- 关键词:劳动教育校本实践学科融合
- “历史的真相”项目教学实践
- 2023年
-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重中之重。以项目任务或问题驱动为代表的项目式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给予他们主动探索、亲身体验的平台,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在实践中,我们采用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模式,多次尝试项目学习实践,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表达能力、批判思考等素养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马玉龙
-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亲身体验创新思维
- 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研究——以“慧心课程”为例
- 2019年
- '慧心课程'是以品德与社会为基础开发的融合性校本课程。它以'创新与实践'为总目标,鼓励学生在任务情境下,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并结合自身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让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理解、分析情境,更深入地思考和完善任务解决方案,促进课堂对话的深人开展,学科教师要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 马玉龙
-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课堂对话
- 批判性思维视角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探——以《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这些事我来做》教学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理性、开放性的辩证式思考方式,它是德育和智育的结合,在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传统观念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价值导向性明显,案例一出学生便知晓教学用意,缺乏自主探究、辩证思考、质疑的过程,而批判性思维是对这一现状的有效补充。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我们采用批判性思维的思辨视角,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延伸与拓展,实现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 马玉龙
-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 指向实践创新的艺术与科技融合活动设计——以“给植物挂牌”为例
- 2024年
- 教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植物挂牌”时,笔者借鉴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学习SEED课程模式(段立群于2019年在《跨学科课程的20个创意设计》一书中提出)展开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SEED即Scene(情境)、Experience(体验)、Exploration(探究)和Design(设计)。这种课程模式适用于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
- 马玉龙
-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跨学科课程真实情境创意设计课程模式
- 情境教学视域下的小学劳动教育
- 2023年
-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劳动教育应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创融通,在“做中学”和“学中做”中习得劳动技能、体会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精神。可见,劳动教育要注重劳动情境的创设,关注劳动过程中的深度学习。
- 马玉龙
- 关键词:手脑并用知行合一亲身体验情境教学
- 小融合,大智慧——“慧心”融合课程的实施与意义
- 2021年
-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绝非一蹴而就,融合课程的开设往往是在历经教育理念、课程资源、师资队伍、课程价值等各方面的综合考虑之后,在不断深入的教学实践与层层探究思索中开发而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慧心"融合课程是一次课程融合的创新尝试,突破了跨越综合实践活动、道德与法治、头脑奥林匹克(OM)课程的校本课程的大整合,对育人目标、课程实践、师生成长等,都具有重大价值。
- 马玉龙
- 关键词: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