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朋 作品数:6 被引量:60 H指数:2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盐酸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53 2018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联合盐酸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HAMD评分及血清神经肽Y(NPY)、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2月PSD患者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观察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r TMS,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入院时及治疗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抑郁评分(HAMD、MARDS、SDS)、血清NPY、BDNF、CRF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两组治疗后MARDS、HAMD及SDS分值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 <0. 05);(2)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4. 12%(32/34)较对照组64. 71%(22/34)高(P <0. 05);(3)两组治疗后血清CRF水平低于治疗前,BDNF及NPY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 <0. 0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4. 71%(5/34)与对照组8. 82%(3/34)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联合采用盐酸帕罗西汀及r TMS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NPY、BDNF、CRF水平,降低HAMD评分,减轻患者抑郁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安全性。 朱宁 赵伟丽 朱洪山 刘海朋 李晶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盐酸帕罗西汀 卒中后抑郁症 HAMD评分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帕罗西汀联合改良强制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上肢瘫痪临床观察 2021年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改良强制运动疗法(modified constraint induced movement therapy,mCIMT)治疗脑梗死上肢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mCIMT治疗,试验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mCIMT治疗。在6周的治疗过程中统计2组放弃治疗并退出的患者数,用于评判患者对mCIMT治疗的依从性。治疗结束时对坚持完成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评价量表和日常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依从性方面,对照组先后有33%(10/30)的患者退出试验,试验组有10%(3/30)的患者退出试验,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8)。治疗后试验组Fugl-Meyer评分[(53.59±8.40)分]高于对照组[(44.90±7.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8,P=0.001)。治疗后试验组Barthel指数(63.44±5.35)高于对照组(52.75±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48,P=0.000)。结论帕罗西汀能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对mCIMT的治疗依从性,且可提高mCIMT的临床疗效。 刘海朋 朱洪山 李树强 夏彬 朱宁 吴睿 薛孟周关键词:脑梗死 上肢瘫痪 帕罗西汀 治疗依从性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我院2014月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脑卒中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行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4.48±1.45)天、胰岛素用量(43.26±8.11)U/天、低血糖发生率3.23%、NIHSS评分(20.05±3.28)分显著小于对照组(9.03±3.16)天、(58.03±9.93)U/天、19.35%、(24.18±5.07)分(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脑卒中治疗中疗效显著。 薛孟馨 刘海朋 夏彬 李晶 王静 吴睿 薛孟周 陈文武 盛兆福 肖洒洒 孙永梅 刘敏 宋亚楠关键词:胰岛素 强制运动疗法联合舍曲林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强制运动疗法联合舍曲林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和强制运动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舍曲林治疗,观察6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动作研究量表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比较两组患者退组率和意外事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退组率(12%)低于对照组(44%),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动作研究量表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患者均无脑出血复发的病例出现。结论强制运动疗法治疗有助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刘海朋 金春霞 李树强 朱洪山 朱宁 夏斌 吴睿 薛孟周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舍曲林 上肢功能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6年 背景: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目的:验证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肢体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薛孟馨 夏彬 刘敏 宋亚楠 肖洒洒 孙永梅 刘海朋 李晶 王静 吴睿 薛孟周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早期康复训练 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急性脑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从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筛选cSAH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对其发病率、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发病原因、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例cSAH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率为1.64%(2/122)。该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可出现头痛、类似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意识障碍和认知损害。CT上凸面脑沟线样高密度影、磁共振GRE序列上局部低信号影是cSAH的影像学特征,磁共振DWI序列高信号影提示合并急性脑梗死。小于60岁的病例1 cSAH病因为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大于60岁的病例2 cSAH病因是脑淀粉血管病变。急性脑梗死可因cSAH引发的脑血管痉挛所致,也能由房颤等其他原因引起。病例1进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轻度升高(200 mm H_2O),颜色呈均匀一致淡红色,脑脊液常规提示脑脊液浑浊,可见红细胞。病例2头颅影像学已确诊为cSAH,未进行腰穿检查。针对cSHA,给予脱水降颅压、调控血压、预防脑血管痉挛治疗;针对急性脑梗死,给予抗氧自由基、改善脑循环、改善认知等治疗。经过综合治疗,2例患者病情均明显改善。出院后随访6个月,均未再复发。结论 cSAH可合并急性脑梗死,发病率可能高于现有统计结果,应给予重视。虽然发病原因不同,临床表现多样,但依据发病年龄和临床表现有助于判断发病原因,及早进行治疗,一般可获得良好效果。 刘海朋 朱宁 李晶 夏斌 吴睿 薛孟周关键词: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