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瑜

作品数:12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郑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持项目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受精
  • 5篇排卵
  • 4篇体外
  • 4篇体外受精
  • 4篇体外受精-胚...
  • 4篇胚胎
  • 4篇胚胎移植
  • 3篇受精失败
  • 3篇排卵方
  • 3篇子宫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完全受精失败
  • 3篇线粒体
  • 3篇卵巢
  • 3篇内膜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变异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 3篇不孕

机构

  • 12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2篇张瑜
  • 4篇李茜
  • 3篇张丹
  • 3篇毛跟红
  • 3篇项云改
  • 3篇陶识博
  • 3篇李朋粉
  • 3篇张金兰
  • 2篇何敏
  • 2篇肖冰
  • 2篇冯宗刚
  • 2篇赵冬梅
  • 2篇谭丽
  • 2篇耿旭景
  • 2篇陆平
  • 2篇王晓玲
  • 2篇张海玲
  • 1篇毛萌
  • 1篇李元昆
  • 1篇仝丽丽

传媒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自然杀伤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自然杀伤细胞和造血祖细胞(HPCs)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16例EMs合并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和外周血,分离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NKs)和外周循环自然杀伤细胞(pbNKs)表型,同时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和外周血HPCs比例,分析异位子宫内膜组织HPCs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116例患者中,50例(43.1%)于术后自然妊娠(自然妊娠组),66例(56.9%)于术后行辅助生殖技术(ART)。66例行ART的EMs合并不孕症患者最终妊娠(辅助妊娠组)46例(69.7%),未妊娠(未妊娠组)20例(30.3%)。uNKs主要表型为CD56bright CD16-,pbNKs主要表型为CD56dimCD16+;未妊娠组、辅助妊娠组和自然妊娠组CD56bright CD16-和CD56dimCD16+的uNKs细胞和pbNKs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辅助妊娠组和自然妊娠组异位内膜组织CD34+HPCs比例明显高于未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外周血HPCs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异位子宫内膜组织HPCs细胞比例预测ART妊娠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95%CI:0.788~0.953),预测EMs患者术后总体妊娠的AUC为0.821(95%CI:0.739~0.886)。结论异位子宫内膜组织HPCs细胞比例在EMs术后成功妊娠和未妊娠的MEs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有望成为预测EMs术后妊娠结局的预测指标之一。
何敏李朋粉赵冬梅项云改张丹张瑜肖冰李茜谭丽
关键词:造血祖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坤泰胶囊联合来曲唑对PCOS不孕患者排卵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联合来曲唑在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排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来曲唑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坤泰胶囊和来曲唑联合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周期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卵泡日的卵泡指标及体质量指数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和直径>18 mm卵泡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直径>18 mm卵泡个数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周期妊娠率为26.92%,高于对照组的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体质量指数为(22.01±0.53)kg/m^2低于对照组的(25.98±1.17)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坤泰胶囊联合来曲唑在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排卵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增加患者排卵日的优势卵泡数量,改善内膜厚度,提升其周期妊娠率,并降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
张瑜
关键词:不孕坤泰胶囊来曲唑周期妊娠率
人类精子线粒体C01基因变异与完全受精失败的相关性
2019年
目的研究精子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1(CO1)基因变异与完全受精失败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7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进行新鲜体外常规受精(IVF)周期及部分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Half-ICSI)周期中汉族人精子236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实验组57例精子来源于IVF完全受精失败夫妇,对照组179例精子来源于正常受精夫妇(受精率>50%)。通过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序确定精子线粒体DNA(mtDNA)的基因变异。结果共发现18个纯合变异,15个杂合变异,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现2个纯合变异位点m.6534A>G和m.7443A>G;3个杂合变异位点m.5963A>G、m.5967T>C和m.7403A>C;1个m.6366dupG重复突变。结论人类精子线粒体CO1基因变异与完全受精失败无相关性。
常宏扬毛跟红张金兰黄筱慧曹雪王武亮项云改倪丽丽王振中刘静张瑜仝丽丽卢娜
关键词:精子线粒体基因变异
不同促排卵方案在高龄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不同促排卵方案在高龄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196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自然周期方案组、微刺激方案组和拮抗剂方案组,比较3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3组Gn使用天数、使用支数、获卵数、优质胚胎数、胚胎移植数和周期取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刺激方案组患者Gn使用天数短于拮抗剂方案组、使用支数少于拮抗剂方案组(P<0.05);微刺激方案组和拮抗剂方案组获卵数、胚胎移植数、优质胚胎数多于自然周期组,周期取消率低于自然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刺激方案与拮抗剂方案优于自然周期方案,与拮抗剂方案比,微刺激方案的Gn使用天数短、使用支数少,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张瑜
关键词:促排卵高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戊酸雌二醇片联合克罗米芬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被引量:22
2018年
不孕症作为妇产科疾病,其患病率占已婚妇女8%左右,而排卵障碍所致不孕患者高达36.3%^([1-4])。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功能失调,造成卵泡发育不良,出现卵泡成熟未破裂黄素化、卵泡闭锁等现象,从而导致不孕。且病因不同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联合克罗米芬与戊酸雌二醇片治疗障碍排卵性不孕症患者,旨在探究其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研究如下。
陶识博万彦荣张瑜毛萌张海玲
关键词:子宫内膜厚度戊酸雌二醇克罗米芬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卵泡发育不良
两种促排卵方案对卵巢反应低下患者的效果比较
2018年
目的探究卵巢反应低下患者采用不同促排卵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2月198例接受治疗的卵巢反应低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2例采用CC+HMG方案(观察组),98例采用拮抗剂方案(对照组)。对比两组促排卵情况与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Gn天数及用量、MⅡ卵数、获卵数、妊娠率均明显要高,未获卵周期率、流产率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优胚率以及受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刺激方案对卵巢反应低下患者临床效果优良。
张瑜
关键词:拮抗剂微刺激
线粒体ND6基因变异和完全受精失败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ND6基因变异与完全受精失败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7月至2014年4月,共收集了232例新鲜IVF周期或者half-ICSI周期中的汉族人精子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研究组45例精子来源于IVF完全受精失败,对照组187例精子来源于正常受精夫妇的精子(受精率>50%)。精子线粒体的基因变异是通过巢式PCR和DNA测序来确定。结果:共发现21个纯合变异,其中7个纯合变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它们分别是:m.14182T>C(4.44%vs 0%)、m.14284C>T(4.44%vs 0%)、m.14362C>T(4.44%vs 0%)、m.14386T>C(4.44%vs 0%)、m.14457T>C(4.44%vs 0%)、m.14494T>C(6.67%vs 0%)和m.14659C>T(4.44%vs 0%),其中m.14457T>C变异为错义变异。另外,新发现1个纯合变异14170A>T。结论 :精子线粒体ND6基因m.14182T>C、m.14284C>T、m.14362C>T、m.14386T>C、m.14457T>C、m.14494T>C和m.14659C>T等7个位点变异可能是发生完全受精失败的危险因素。
黄筱慧毛跟红张金兰陆平常宏杨张瑜冯宗刚耿旭景陶识博李茜王晓玲
关键词:精子线粒体完全受精失败
龙鹿丸联合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龙鹿丸联合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进行治疗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月经前7 d内皮下注射注射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75 U/次,1次/d,用药期间行超声监测,适时调整剂量至卵泡成熟后,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万单位诱发排卵,指导患者同房。若有多卵泡发育,则取消扳机和试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龙鹿丸,1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6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彩超指标、血清学指标、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0.00%、9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数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而卵巢体积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卵巢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干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β-促脂激素C末端31肽(β-EP)水平均显著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FA、HGF、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HBG、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孕酮(P)、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而睾酮(T)、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E2、F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LH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张瑜王志红张海玲李元昆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
不同促排卵方案在高龄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张瑜
FSH/LH、25(OH)D及AMH对卵巢储备功能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预测
2024年
目的探讨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FSH/LH)、25-羟维生素D[25(OH)D]及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对卵巢储备功能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IVF-ET助孕女性112例,根据获卵数分为3个亚组:低反应组(获卵个数≤3个)36例、正常反应组(获卵个数4~15个)48例,高反应组(获卵个数≥16个)28例。对比不同卵巢反应者FSH/LH、25(OH)D、AMH水平;根据COH方案治疗后14 d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判断患者妊娠结局,收集不同妊娠结局患者临床资料[年龄、不孕类型、不孕病程、优质胚胎数、获卵总个数、受精率、移植胚胎数、LH/FSH、25(OH)D及AMH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计算FSH/LH、25(OH)D、AMH单一及联合对患者不良结局的预测效果。结果不同卵巢反应者中FSH/LH、25(OH)D及AMH水平比较:高反应组>正常反应组>低反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2例患者中,正常妊娠组77例和非正常妊娠组35例。两组不孕类型、优质胚胎数、不孕病程、获卵总个数、受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n用量、年龄、移植胚胎数、FSH/LH、25(OH)D及AMH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n用量(≥2014.58 U)、年龄(≥39岁)、FSH/LH(≥1.8)、移植胚胎数(≥1.34个)、25(OH)D(≥25.05μg/L)及AMH(≥2.92 ng/mL)为影响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FSH/LH、25(OH)D、AMH联合预测妊娠结局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2、0.755,AUC=0.827(95%CI:0.731~0.923),明显高于三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FSH/LH、25(OH)D、AMH水平在高卵巢反应中呈升高状态,三者可作为监测、预防行IVF-ET助孕女性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指标,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吴媛媛张瑜李朋粉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卵巢储备功能抗苗勒氏管激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