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云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虚拟现实
  • 1篇虚拟现实技术
  • 1篇抑郁
  • 1篇抑郁发作
  • 1篇抑郁患者
  • 1篇稳定性
  • 1篇稳定性分析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 1篇精神分裂症
  • 1篇精神分裂症患...
  • 1篇分裂症

机构

  • 2篇武汉市精神卫...

作者

  • 2篇江云
  • 1篇王宗琴
  • 1篇王朔
  • 1篇胡晓华
  • 1篇黄卓玮
  • 1篇刘燕林
  • 1篇高作惠
  • 1篇包玲
  • 1篇余燕萍

传媒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虚拟现实技术对抑郁患者注意功能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评价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治疗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注意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将118例符合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VR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组(n=58)和常规药物治疗组(n=60),进行为期8周的临床观察。使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分别在基线、4周末和8周末评估有效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在基线和8周末评定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价认知功能改善状况。使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评价安全性。结果基线时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8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38%和90.00%,两组比较P=0.676,无统计学意义。基线时两组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4周末、第8周末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5,P=0.022;t=2.682,P=0.008)。治疗前两组间MCCB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MCCB评分两组在注意/警觉性、视觉学习、社会认知、总认知4个维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组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Z=0.210,P=0.647)。结论VR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于抑郁发作有一定疗效,安全性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王朔黄卓玮黄卓玮江云余燕萍江云
关键词:抑郁发作虚拟现实技术
连续操作测验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的稳定性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连续操作测验(CPT)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常用评价指标的稳定性。方法对132例稳定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两次CPT测试,以每个情景的按键次数和错误数以及第3情景的持续错误数作为评价指标,间隔时间为4周。对两次测查的各指标数值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两次CPT测试结果各个评价指标前后两次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个指标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CPT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中,每个情景的按键次数和错误数以及第3情景的持续错误数稳定性良好,可作为该测查的评价指标。
王宗琴江云冯映映刘燕林包玲高作惠胡晓华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