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迟志宏

作品数:126 被引量:267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会议论文
  • 6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6篇黑色素
  • 46篇黑色素瘤
  • 27篇细胞
  • 20篇预后
  • 20篇晚期
  • 20篇恶性
  • 19篇疗效
  • 18篇肾癌
  • 18篇肾细胞
  • 18篇细胞癌
  • 18篇化疗
  • 17篇肿瘤
  • 17篇恶性黑色素瘤
  • 15篇基因
  • 14篇肾细胞癌
  • 14篇靶向
  • 12篇舒尼替尼
  • 12篇索拉非尼
  • 11篇突变
  • 11篇转移性肾细胞...

机构

  • 98篇北京大学肿瘤...
  • 21篇北京大学临床...
  • 9篇北京肿瘤医院
  • 6篇教育部
  • 6篇北京市肿瘤防...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兆科(广州)...

作者

  • 125篇迟志宏
  • 122篇崔传亮
  • 122篇郭军
  • 120篇斯璐
  • 118篇盛锡楠
  • 70篇毛丽丽
  • 63篇李思明
  • 58篇唐碧霞
  • 56篇连斌
  • 55篇王轩
  • 38篇孔燕
  • 24篇白雪
  • 20篇周莉
  • 16篇代杰
  • 15篇李思明
  • 11篇韩梅
  • 9篇袁香庆
  • 9篇韩梅
  • 7篇毛丽丽
  • 5篇廉红云

传媒

  • 12篇第十四届全国...
  • 12篇第十七届全国...
  • 1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1篇第十五届全国...
  • 9篇中国肿瘤生物...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肿瘤
  • 5篇中华泌尿外科...
  • 4篇肿瘤学杂志
  • 4篇肿瘤防治研究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转移性肿...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癌症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15篇2014
  • 6篇2013
  • 15篇2012
  • 18篇2011
  • 2篇2010
  • 2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鼻咽恶性黑色素瘤放化联合辅助治疗回顾分析
王轩崔传亮迟志宏斯璐盛锡楠李思明唐碧霞毛丽丽连斌郭军
阿昔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中高危晚期肾癌的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评价阿昔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中高危晚期肾癌的初步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10例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阿昔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的晚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7例、肾非透明细胞癌3例。治疗方案为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200 mg、每3周1次,口服阿昔替尼5 mg、每天2次,并分析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中位年龄为58.5(43.0~67.0)岁,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数据库联盟(international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database consortium,IMDC)风险分级均为中危或高危。10例患者的阿昔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的客观缓解率为40.0%(4/10),疾病控制率为90.0%(9/10)。7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57.1%(4/7)。10例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中转氨酶升高4例(40.0%),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例(40.0%),恶心3例(30.0%),高血压2例(20.0%),手足皮肤反应2例(20.0%)。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3例发生3~4级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好转。结论:阿昔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中高危晚期肾癌有较高的客观缓解率,且不良反应多可耐受。
杜羽斯璐毛丽丽迟志宏崔传亮郭军
关键词:晚期肾癌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总结索拉非尼在晚期肾癌患者中的疗效及药物性相关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肾癌黑色素瘤内科2006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应用索拉非尼治疗的晚期肾癌患者的资料.统计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体中位总生存时间(OS)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74例患者服用索拉非尼,疾病控制率达92%.常规剂量400 mg,2次/d治疗的中位PFS(8.0 ±0.6)个月,疾病进展后增量至600mg 2次/d,PFS(5.0±1.0)个月,再次进展后增量至800 mg 2次/d治疗的中位PFS(2.0±0.4)个月.OS(24.0±2.8)个月.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皮肤反应(70%)、疲乏(57.4%)、腹泻(45.2%)、皮疹(39.9%)和高血压(21.8%).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患者疗效显著,常规剂量治疗失败后增量治疗仍能获得较长的疾病控制时间,药物安全性良好.
唐碧霞迟志宏盛锡楠崔传亮斯璐孔燕李思明毛丽丽连斌王轩鄢谢桥郭军
关键词:索拉非尼肾肿瘤
舒尼替尼一线治疗老年转移性肾癌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舒尼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及与非老年患者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了我科经病理确诊的62例初治转移性肾癌患者,其中老年患者32例,非老年患者30例,接受舒尼替尼靶向药物治疗,2周期进行疗...
盛锡楠李思明崔传亮迟志宏斯璐唐碧霞王轩焉谢桥郭军
进展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一线化疗对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观察进展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接受化疗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22例不可切除/转移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9 ~87(62.4±10.1)岁,其中男130例,女92例.分析一线化疗前后患者血肌酐水平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及患者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接受一线化疗后血肌酐水平较前中位升高1.5 μmol/L,eGFR较治疗前略改善,中位升高0.5ml·min-1·(1.73m2)-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接受含顺铂治疗方案的149例患者化疗后平均血肌酐升高1.31 μmol/L,而平均eGFR改善0.14 ml· min-1·(1.73 m2)-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8,P=0.745)、一线接受含顺铂方案化疗(OR=0.95,P=0.893)并未增加化疗后肾功能下降的风险;手术至一线化疗的时间间隔超过1年则化疗所致肾功能下降的风险有降低趋势(OR =0.54,P=0.196),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ECOG PS)评分≥1分(OR =1.81,P=0.131)、治疗前贫血(OR=1.14,P=0.764)以及一线化疗周期数超过4个(OR=1.41,P=0.398)有导致肾功能下降的风险增加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接受肾切除术者(OR =3.06,P=0.089)化疗后发生肾功能下降的风险增加,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进展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接受全身化疗,特别是含顺铂方案的化疗,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接受肾切除术可能会增加化疗后肾功能下降的风险,但是如果治疗前进行充分评估,采取包括水化、密切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保护患者的肾功能.
李旭盛锡楠迟志宏崔传亮斯璐毛丽丽唐碧霞连斌王轩鄢谢桥李思明白雪周莉孔燕代杰郭军
关键词:泌尿系肿瘤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药物疗法肾功能
中国黑色素瘤患者BRAF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探讨BRAF基因在中国人黏膜、肢端和非肢端皮肤黑色素瘤中的突变率和类型。方法: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方法检测90例中国恶性黑色素瘤(MM)患者肿瘤组织中BRAF外显子11和15的突变情况。结果:黏膜、肢端和非肢端皮肤黑色素瘤患者肿瘤组织中BRAF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23.3%(7/30)、16.7%(5/30)和43.3%(13/30);25例BRAF基因突变中,1例为串联突变,其它均为点突变;仅有1例BRAF基因突变位于第11外显子,其余24例均位于BRAF第15外显子。V600E突变占所有BRAF基因第15外显子突变的83.3%(20/24)。结论:BRAF基因在中国人非肢端皮肤黑色素瘤中突变率较高,且以该基因第15外显子V600E点突变为主,有可能成为靶向药物作用的靶点。
朱琰琰斯璐迟志宏崔传亮盛锡楠李思明韩梅郭军
关键词:BRAF基因突变黑色素瘤
阿瑞匹坦对黑色素瘤患者顺铂治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止吐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旨在探讨阿瑞匹坦对黑色素瘤患者顺铂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 170例接受含顺铂方案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随机分入阿瑞匹坦组和对照组进行预防性止吐治疗。记录患者顺铂治疗后的恶心、呕吐反应,解救治疗,功能性生活指数(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中各84例患者可评价疗效。阿瑞匹坦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无呕吐,无解救治疗)为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χ2=10.683,P=0.001)。阿瑞匹坦组和对照组的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7%和51%,阿瑞匹坦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9.982,P=0.002)。阿瑞匹坦组未观察到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阿瑞匹坦可显著降低黑色素瘤患者中顺铂引起的呕吐反应。尽管阿瑞匹坦的安全性良好,在给药前仍需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毛丽丽斯璐王轩盛锡楠崔传亮迟志宏唐碧霞连斌鄢谢桥李思明郭军
关键词:顺铂黑色素瘤呕吐
黑色素瘤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旨在探索黑色素瘤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9—2019年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收治的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和生存情况。脑转移的局部治疗包括手术、立体定向放疗和全脑放疗。全身治疗手段则分为化疗、靶向治疗(BRAF抑制剂)及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时间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共计271例患者被纳入本项分析中,其中男占55.4%,全组患者中位年龄52岁(范围16~82岁)。有50.2%患者发现脑转移时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正常,25.5%的患者颅外转移器官数≥3,24.7%的患者并发肝转移。诊断时有50.2%的患者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随访至2020年4月,脑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9.1个月(95%CI为7.7~10.5个月),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8.0%(95%CI为36.0%~44.0%)、11.0%(95%CI为9.0%~15.0%)。与脑转移生存期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脑转移、乳酸脱氢酶大于正常上限以及并发肝转移(均P<0.05)。结论黑色素瘤脑转移预后差,发现脑转移后中位总生存期短。有症状的脑转移、乳酸脱氢酶大于正常上限以及并发肝转移是黑色素瘤脑转移总生存的不良预后因素。
毛丽丽白雪齐忠慧李彩莉盛锡楠崔传亮迟志宏唐碧霞王轩连斌鄢谢桥周莉斯璐郭军
关键词:预后
紫杉醇卡铂联合恩度治疗晚期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背景:相对于皮肤黑色素瘤,粘膜黑色素瘤恶性程度更高,早期即会发生转移,化疗效果差.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转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己证实黑色素瘤细胞接受化疗后会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过表达,形成化疗抵抗.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
盛锡楠迟志宏崔传亮斯璐鄢谢桥郭军
伊马替尼对照干扰素辅助治疗c-Kit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的Ⅱ期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伊马替尼已经改变了c-Kit的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疗模式,但在辅助治疗中尚无尝试。我们开展这项临床研究(NCT01782508),旨在比较伊马替尼和大剂量干扰素(HDI)在c-Kit突变的术后高危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存在c-Kit 9、11或13号外显子突变的高危黑色素瘤患者被纳入此项研究,并随机(1∶2)分入伊马替尼组(400 mg/d)或HDI组(15×106 U/m2 d1~d5/周×4周,之后9×106 U,每周3次×48周)。主要终点指标为无复发生存期(RFS),次要终点指标为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DMFS)、总生存时间(OS)及耐受性。结果最常见的c-Kit突变为c-KitL576P(13/48)。截至2015年10月,HDI组中的中位RFS为29.8个月(95%CI 23.3~36.3个月),明显优于伊马替尼组(10.0个月;95%CI 0~20.0个月)(P=0.029)。在c-KitL576P突变的患者中观察到类似的趋势(P=0.005)(伊马替尼组仅4.8个月,而HDI组达34.2个月)。两组患者的预计OS相似(P=0.43)。在HDI组中记录到更多的3~4度不良反应。结论在此项研究中,伊马替尼与HDI相比并未延长c-Kit突变高危黑色素瘤患者的RFS。伊马替尼可能不适合被推荐单独用于c-Kit突变高危黑色素瘤患者的辅助治疗。
毛丽丽王轩孔燕代杰白雪迟志宏崔传亮盛锡楠连斌鄢谢桥唐碧霞李思明郭军斯璐
关键词:干扰素Α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黑色素瘤肿瘤辅助疗法伊马替尼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