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甲双胍抗肿瘤血管及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抗肿瘤血管及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方法应用Traswell侵袭试验以及Matrigel血管状结构形成实验研究二甲双胍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侵袭以及血管状结构形成的作用;应用胃癌细胞BGC823MTT试验和Annexin-V细胞凋亡试验明确二甲双胍在抑制为癌细胞生长方面的影响。结果二甲双胍可显著抑制肿瘤血管的侵袭以及血管状结构的形成,并能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其中10 mmol/L二甲双胍的凋亡率高达60%。结论二甲双胍具有抗肿瘤血管及抑制胃癌细胞生长作用,并能促使胃癌细胞凋亡,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 徐晨胡家平李太原
- 关键词:二甲双胍抗肿瘤血管
- 机器人辅助全胃切除术用于胃癌患者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75例,其中30例行机器人辅助全胃切除术(机器人组),45例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腹腔镜组)。统计两组肿瘤上缘距上切缘的长度、切缘阳性例数、淋巴结清扫数、中转开腹例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两组疼痛程度;统计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机器人组及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43.9±109.2)、(205.6±132.6)m L,机器人组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均<0.05。两组肿瘤上缘距上切缘长度、切缘阳性例数、淋巴结清扫数、中转开腹例数、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胃癌患者行机器人辅助全胃切除术安全可行;与腹腔镜手术相比,其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
- 陈志新卓凡孙焕奎徐晨林华山李太原胡家平
- 关键词:胃癌全胃切除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微创外科
- 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结肠癌相关lncRNA-miRNA网络及其细胞水平的功能验证
- 2024年
- 目的筛选结肠癌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iRNA,探讨其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及相关生物学功能。方法从TCGA数据库收集结肠癌患者的lncRNA和miRNA表达谱数据及临床资料,利用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iRNA;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与预后显著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和miRNA;miRNet数据库构建预后相关的lncRNA-miRNA网络,利用mirPath v.3软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R软件构建预后风险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采用CCK-8实验、划痕实验、流式细胞术及qPCR评估敲减TSPEAR-AS2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及下游mi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筛选出结肠癌组织中1823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和524个差异表达的miRNA;发现158个lncRNA和31个miRNA与结肠癌的预后相关;构建由8个lncRNA和14个miRNA组成的lncRNA-miRNA网络;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lncRNA-miRNA网络主要参与肿瘤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及通路;鉴定出11个能有效评价结肠癌预后特征的关键基因,由这11个关键基因构建的预后风险模型中高风险组生存时间显著短于低风险组(P<0.001),预测1、3和5年生存的AUC分别为0.70、0.74和0.71。敲减TSPEAR-AS2可抑制HCT116细胞增殖、迁移、促进细胞凋亡,并下调hsa-mir-4731-5p和hsa-mir-342-3p的表达。结论成功筛选结肠癌相关lncRNA-miRNA网络,并由此构建的预后风险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TSPEAR-AS2参与调控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以及下游miRNA表达。
- 潘希望邱模竞郑林林杨新博徐晨李太原胡家萍
- 关键词:结肠癌长链非编码RNA微小RNA生物信息学预后模型
- 扶脾益肠汤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扶脾益肠汤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18年2月—2020年11月结直肠癌术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干预;观察组(40例)予以扶脾益肠汤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持续干预4周。干预前后记录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及中医证候(气短懒言、面色微黄、食少纳差、倦怠嗜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干预前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血清TP、ALB、TR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干预后血清TP、ALB、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两组患者干预后中医证候(气短懒言、面色微黄、食少纳差、倦怠嗜睡)均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中医证候(气短懒言、面色微黄、食少纳差、倦怠嗜睡)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32/40)低于观察组的95.00%(38/40),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扶脾益肠汤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
- 余绪超徐晨邓思洋葛巍肖慧荣李俊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直肠癌营养状况中医证候
- 胃旁路术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及其机制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胃旁路术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糖尿病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即手术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手术组大鼠接受胃旁路术治疗,对照组大鼠仅采取饮食控制治疗,比较两组大鼠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以及血浆胰岛素、血浆抵抗素变化。结果手术组治疗后的大鼠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别是(10.1±2.1)mmol/L、(13.9±2.2)mmol/L,血浆胰岛素、血浆抵抗素水平分别是(10.5±2.8)μIU/m L、(5.6±1.7)mmol/m L;对照组治疗后的大鼠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是(15.6±3.0)mmol/L、(29.8±5.7)mmol/L,血浆胰岛素、血浆抵抗素水平分别是(22.5±3.9)μIU/m L、(20.5±1.1)mmol/m L;两组大鼠血糖、血浆胰岛素和血浆抵抗素水平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旁路术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胃旁路术降低大鼠血浆胰岛素、血浆抵抗素,从而降低其血糖水平。
- 徐晨胡家平李太原
- 关键词:胃旁路术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血浆胰岛素血浆抵抗素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近期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系统评价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以laparoscopic、robotic、Da Vinci、pancreaticoduodenectomy、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纳入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疗效的队列研究,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设为机器人组,患者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设为腹腔镜组。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与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及95%CI表示。采用I2对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共5篇,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累计样本量364例,其中机器人组159例,腹腔镜组20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患者中转开腹率、脾脏保留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0.18,3.80,WMD=-37.54,-4.47,95%CI:0.05~0.60,2.01~7.18, -47.46~-27.62, -6.70~-2.24,P〈0.05)。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胰瘘发生率和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胰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0.95,0.55,95%CI:0.59~1.54,0.29~1.03,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腹腔镜手术一样安全可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降低中转开腹率、提高脾脏保留率、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张俊聪胡家平李太原徐晨
- 关键词:胰腺疾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