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颖 作品数:7 被引量:40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市肺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功能康复训练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功能康复训练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住院患者8例在入院时、入院后2周、入院后4周及出院后4周通过认知功能、膀胱功能、盆底肌功能、肢体运... 陈丽娜 高颖 王琳文献传递 结核科护士心理健康调查研究与对策 目的:探讨结核科护士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及人格特征,找出结核科护士的心理压力相关因素,制定减轻结核科护士心理压力应对方法的措施,改善护士的不良心理,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优化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高颖关键词:结核科 护士 心理健康 人格特征 文献传递 颈部淋巴结结核伤口愈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颈部淋巴结结核伤口愈合的因素,为提高颈部淋巴结结核伤口早期愈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并在结核护理门诊进行伤口换药的患者189例。对患者的... 高颖 陈丽娜 王琳文献传递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肺结核咯血患者标准化抢救流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肺结核咯血患者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区收治的118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58例。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抢救;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咯血先兆发现率、平均咯血次数、咯血停止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平均咯血次数、咯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咯血先兆发现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中,可尽早发现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及咯血先兆情况,降低其咯血次数,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高颖 王琳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肺结核 咯血 标准化护理 抢救流程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预见性对症护理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分析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预见性对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2014年11月~ 2015年4月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以随机字母法抽取30例分为观察组,将2015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 高颖 胡崟清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肺结核咯血 护理措施 功能康复训练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功能康复训练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重症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患者29例通过认知功能、膀胱功能、盆底肌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锻炼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Barthel(BI)指数、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及肌力(等级)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29例患者通过早期功能锻炼不同时间点平均BI指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604,P<0.05);不同时间点平均FMA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68,P<0.05);其中27例意识障碍、肢体瘫痪患者在不同时间点平均GCS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793,P<0.05);不同时间点瘫痪患者平均肌力(等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790,P<0.05)。结论: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通过功能康复锻炼可以提高机体各项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陈丽娜 高颖 王琳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 重症 功能康复训练 多学科协助团队在肺结核大咯血救治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评估多学科协助团队(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救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2018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所有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200例,将2017年96例患者中符合入选标准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窒息风险评估+传统救治模式(止血、开放气道、生命体征监护、气管插管、支气管动脉介入手术等);将2018年104例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9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窒息风险评估+MDT救治模式(组建MTD团队,制定日常及紧急情况会诊、急救流程)。采用SPSS20.0软件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的时间、咯血再发生率、咯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的差异性,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U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施MDT救治后,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的时间[100.0(88.5,119.2)h]、咯血再发生率[2.1%(2/97)]、并发症发生率[3.1%(3/97)]、住院时间[(8.8±2.6)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68.0(229.3,300.0)h、14.6%(12/82)、13.4%(11/82)、(15.4±4.3)d](U=131.000,P=0.000;χ^2=8.276,P=0.004;χ^2=5.582,F=0.018;t=31.067,P=0.000)。结论在确保紧急救治的基础上对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实施MDT救治,能明显缩短救治成功的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咯血再发生率,减少咯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加以推广。 李郁如 朱毓萍 周景雯 高颖 王琳关键词:咯血 急救医疗服务 临床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