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珊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心率
  • 1篇心率变异
  • 1篇心率变异性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密度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炎症因子表达
  • 1篇溶栓
  • 1篇溶栓治疗
  • 1篇时间窗
  • 1篇体积
  • 1篇器官
  • 1篇器官功能
  • 1篇器官功能障碍

机构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苏州市广济医...

作者

  • 2篇刘金之
  • 2篇司志华
  • 2篇徐珊
  • 1篇杨倩倩
  • 1篇戴宏伟
  • 1篇刘杰
  • 1篇林艳
  • 1篇王爱华
  • 1篇贺燕
  • 1篇李进

传媒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急性脑血管病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内毒素、炎症因子表达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ACVD)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人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和神经功能、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心率变异性(HRV)等指示,监测其与腔隙性脑梗死病人和健康人对比研究,明确ACVD致MODS时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筛选ACVD致MODS病人MODS组、腔隙性脑梗死病人(腔梗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于发病24 h、72 h、7 d、14d空腹取血送检血常规、肝肾功能,同时采用改良基质显色法试验测定血清内毒素含量,酶标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的表达;90例受试者各时相点评定心率变异性(HRV)、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APACHEⅡ、药物治疗调查表,对比分析。结果MODS组与腔梗组、对照组相比,MODS组各时相点白细胞(WB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内毒素、TNF-α表达及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HRV的低/高频段功率比(LF/HF)均显著高于腔梗组和对照组(P<0.01);MODS组各时相点低频段功率(LF)、高频段功率(HF)均显著低于腔梗组和对照组(P<0.01);MODS组各时相点内毒素、TNF-α与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外周血WBC、ALT、AST、Cr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内毒素、TNF-α与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外周血WBC、ALT、AST、Cr测定值呈正相关。结论 ACVD致MODS病人均出现严重的内毒素血症、炎症因子高表达及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失衡,其疾病严重程度与内毒素、TNF-α的高表达有关。
李进温莉莉戴宏伟司志华刘金之徐珊叶体辉贺燕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内毒素心率变异性
超时间窗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体积、微血管密度及黏附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超时间窗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体积、微血管密度(MVD)及黏附因子(ICAM-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梗死组、4.5 h溶栓组和6 h溶栓组,每组动物随机分为3个亚组,分别于1、3、7 d时取脑。采用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梗死灶周围微血管密度,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梗死灶周边ICAM-1、VCAM-1 mRNA表达量。结果 4.5 h和6 h溶栓组各时间点脑梗死体积较梗死组明显缩小(P均<0.01),随着溶栓时间延长,梗死体积逐渐增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3 d,4.5 h和6 h溶栓组M VD表达较梗死组增加(P均<0.05),7 d时明显增加(P均<0.01)。4.5 h和6 h溶栓组M VD随溶栓时间延长M VD逐渐增加,7 d较3 d增加明显(P<0.05),但两溶栓组在1、3、7 d时M 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4.5 h和6 h溶栓组ICAM-1、VCAM-1 mRNA表达量1 d开始升高(P<0.01),3 d达高峰(P<0.01),7 d仍高于对照组(P<0.01),4.5 h和6 h溶栓组各时间点ICAM-1、VCAM-1 mRNA表达量较梗死组明显降低(P均<0.05),随着溶栓时间延长,ICAM-1、VCAM-1 mRNA表达量均进一步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时间窗溶栓可降低急性梗死灶体积,增加梗死灶周围微血管密度,降低免疫黏附因子的表达,为临床脑梗死超时间窗的溶栓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林艳刘金之刘杰杨倩倩司志华徐珊王爱华
关键词:脑梗死溶栓时间窗微血管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