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杨

作品数:17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骨折
  • 7篇手术
  • 6篇术后
  • 6篇老年
  • 5篇护理
  • 4篇髋部
  • 4篇康复
  • 4篇老年髋部
  • 4篇骨折患者
  • 4篇关节
  • 3篇置换术
  • 3篇日常生活活动
  • 3篇日常生活活动...
  • 3篇生活活动能力
  • 3篇髋部骨折
  • 3篇外科
  • 3篇老年患者
  • 3篇老年髋部骨折
  • 3篇股骨
  • 3篇并发

机构

  • 17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叶杨
  • 12篇陈和珍
  • 11篇淦细红
  • 7篇朱菁菁
  • 6篇夏玉秀
  • 5篇徐朗朗
  • 4篇王谊
  • 2篇朱华美
  • 2篇张倩倩
  • 2篇潘璇璇
  • 1篇木冬妹
  • 1篇邵胜敏
  • 1篇王鉴顺
  • 1篇胡丹红
  • 1篇陈星星
  • 1篇洪静
  • 1篇杨玉玲
  • 1篇张春梅

传媒

  • 3篇中国乡村医药
  • 3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脉冲电导联合康复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联合康复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手术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观察的TKA患者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给予骨科常规护理,积极指导患者术后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对患肢使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进行理疗。对2组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术后静息疼痛及运动疼痛评分在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静息疼痛及运动疼痛评分在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均为观察组的数值低于对照组;且以上两种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处理因素与时间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 <0.05)。提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1~8天内静息痛及运动痛的评分成降低趋势,且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2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数值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处理因素与时间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 <0.05)。提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5、8天膝关节活动度随时间呈增大趋势,且增大幅度高于对照组。结论:TKA围手术期运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和康复锻炼干预,能缓解术后患肢早期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促进术后康复。
叶杨曹谨茹郑文浩
关键词:围手术期康复锻炼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温州市某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研究,统计患者术后谵妄发病率,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1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谵妄39例,发病率26.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75岁(OR=7.683)、受伤至手术间隔时间>3 d(OR=7.831)、夜间平均睡眠时间≤5 h(OR=4.137)、全身麻醉(OR=5.023)、麻醉时间≥2 h(OR=5.960)、术中出血量≥300 mL(OR=5.458)、术后低氧血症(OR=12.794)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发病高危因素(P<0.05)。结论高龄、全身麻醉的股骨颈骨折后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是谵妄发病的高危人群。受伤后尽快安排手术、增加睡眠时间、缩短麻醉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预防术后低氧血症等措施有助于减少术后谵妄发生。
叶杨淦细红潘璇璇蔡程芳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谵妄
自助式下肢功能锻炼鞋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
2019年
目的探讨自助式下肢功能锻炼鞋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行T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自制下肢功能锻炼鞋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对掌握功能锻炼指导所需的时间、进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掌握功能锻炼指导所需时间(4.3±1.5)min,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P<0.01)。观察组中27例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高,对照组15例依从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115.3±11.3)°,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结论使用自助式下肢功能锻炼鞋可以帮助老年TKA患者更快掌握功能锻炼方法,提高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提高术后康复锻炼效果,促进患肢功能早日恢复。
陈和珍夏玉秀朱菁菁叶杨蔡程芳张倩倩淦细红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依从性
髋关节翻修术后并发脑脂肪栓塞综合征1例的回顾与反思
2025年
文章回顾脑脂肪栓塞患者1例的初期表现及诊断经过,ICU及神经内科会诊均首先考虑急性脑卒中,缺血性可能性大;左侧全髋关节翻修术后第2 d,患者呈浅昏迷状态,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1.5 U,复查血红蛋白有所提升,但血小板计数仍呈下降趋势,结合患者髋关节翻修术,考虑脂肪栓塞可能;术后第4 d患者胸前区可见散在针样疑似出血点,左前臂显现瘀斑,结合患者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动态变化和皮肤出血点,诊断脂肪栓塞综合征明确。除予甲波尼龙对症治疗外,辅以磺达肝葵钠预防血栓、胞磷胆碱营养神经、阿托伐他汀钙降脂等,积极高压氧治疗。1个月后,患者神志转清,能简单交流,四肢肌力改善,康复疗程满予出院。
叶杨陈和珍朱华美邵胜敏王谊
关键词:脂肪栓塞综合征脑脂肪栓塞磁共振成像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地时间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 了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地时间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41例,行髋关节置换63例,内固定手术78例,调查患者术后下地时间及术后半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比较两种...
淦细红蔡程芳陈和珍朱菁菁叶杨夏玉秀徐朗朗
关键词: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住院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50例,最终收集资料141例,记录其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行走时有无辅助器具、家庭照顾者、复查情况,评估患者术后半年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以上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受年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行走辅助器的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5,95%CI:1.010~1.124,P=0.020)、手术方式(OR=2.900,95%CI:1.200~7.008,P=0.018)、术后并发症(OR=6.366,95%CI:2.592~15.632,P〈0.001)、下地时间(OR=2.684,95%CI:1.133~6.359,P=0.025)、行走辅助器(OR=5.796,95%CI:1.542~21.780,P=0.009)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年龄越大、行切开内固定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下地时间超过3个月、行走时不使用辅助器具都会影响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护理人员应针对危险因素给予积极预防和干预.
淦细红朱菁菁蔡程芳叶杨夏玉秀徐朗朗陈和珍王谊
关键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外科手术髋部骨折
基于格林模式的分阶段康复护理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 探讨基于格林模式的分阶段康复护理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能改善骨盆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以2021年7月—2022年7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伤骨科住院治疗的6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22年10月—2023年12月住院治疗的71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采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分阶段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骨盆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住院期间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62(9.7%),观察组为1/7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9,P=0.033)。出院前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骨盆功能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骨盆功能恢复状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格林模式的分阶段康复护理可缩短骨盆骨折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骨盆恢复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叶杨陈和珍王谊王鉴顺
关键词:骨盆骨折
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41例作为研究样本,以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张倩倩淦细红叶杨陈和珍朱菁菁蔡程芳
创伤开放性骨折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29例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9年
多重耐药菌指对临床使用的3类及以上抗菌药同时出现耐药的细菌。创口创面激发多重耐药菌感染后,对一、二、三线抗菌药的疗效不明显,创面组织持续坏死,感染蔓延,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1]。在创伤骨科,多重耐药菌使创伤治疗更有挑战性,相应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科收治创伤开放性骨折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29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一般资料 29例患者中,男20例,女9例;年龄29~64岁,平均43岁。足部多发骨折10例(34.5%),胫腓骨骨折、踝关节骨折各7例(各24.1%),跟骨骨折3例(10.3%),骨盆骨折、肘关节骨折各1例(各3.4%)。
叶杨淦细红蔡程芳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开放性骨折创伤骨科精心护理并发创面组织
老年髋部骨折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方式对其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术前生活能自理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41例,行髋关节置换63例,内固定手术78例,调查两组患者术后下地时间及半年后日常生...
淦细红蔡程芳叶杨夏玉秀徐朗朗朱菁菁陈和珍王谊
关键词:髋部骨折手术方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