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江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纳米
  • 2篇探针
  • 2篇热治疗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2篇光热治疗
  • 2篇分子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化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荧光
  • 1篇影像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性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机构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张雪宁
  • 6篇李江
  • 4篇吴梦琳
  • 4篇郭琪
  • 1篇赵阳
  • 1篇徐国萍
  • 1篇张恩龙
  • 1篇王凌玮
  • 1篇赵飞翔

传媒

  • 2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颜色判定内吞效率的仿黑色素高效纳米转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颜色判定内吞效率的仿黑色素高效纳米转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纳米生物材料和基因转染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多巴胺盐酸盐溶液与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在冰浴条件下进行一次超声处理,再加入氨水...
李雪吴梦琳张雪宁李江郭琪
应用相对表观扩散系数评估膀胱癌侵袭性及增殖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膀胱癌肌层侵袭性的诊断价值,并评估两者与肿瘤增殖性指标(Ki-67)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06例经病理证实的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测量病灶ADC值,并以闭孔内肌及臀大肌作参照,分别计算rADC1及rADC2。比较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组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组的rADC值与ADC值的差异;并评估两者与Ki-67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IBC组的ADC值、rADC1及rADC2分别为(0.97±0.22)×10^(-3)mm^(2)/s、(0.58±0.14)×10^(-3)mm^(2)/s、(0.64±0.15)×10^(-3)mm^(2)/s,显著低于NMIBC组ADC值、rADC1、rADC2[分别为(1.23±0.25)×10^(-3)mm^(2)/s、(0.81±0.16)×10^(-3)mm^(2)/s、(0.87±0.19)×10^(-3)mm^(2)/s],P值均<0.001。ADC值为1.165×10^(-3)mm^(2)/s时,敏感性为81.3%,特异性为74.6%;rADC1为0.767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1%、83.5%;rADC2为0.851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7%、78.4%。rADC值和ADC值均对膀胱癌肌层侵犯有诊断价值,且rADC值的诊断效能优于ADC值。rADC值及ADC值均与Ki-67表达均呈负相关(r1=-0.509、r2=-0.467、r=-0.339,P值均<0.001),且rADC值与Ki-67指标之间相关性更高。结论rADC值有助于评估膀胱癌侵袭性,并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性,为患者术前肿瘤分期提供一定依据。
丁升吴梦琳郭琪李雪李江武鑫宏张雪宁
关键词:膀胱癌KI-67
荧光可激活型超小粒径金纳米棒分子探针在乳腺癌细胞诊疗一体化中的研究
2016年
目的 制备超小粒径金纳米棒(UGNRs)与荧光素相结合的荧光信号可激活诊疗一体化多功能分子探针,并评估其对肿瘤细胞的光热治疗效果。 方法 采用一步法合成UGNRs,使用巯基乙胺对其进行修饰,利用巯基乙胺的—NH2与羧基化荧光素Cy5的—COOH进行酰胺缩合将两者相连,构建荧光信号可激活的超小粒径金纳米棒(AUGNRs)。使用乳腺癌4T1细胞研究其细胞摄取能力和谷胱甘肽介导成像能力,并应用808 nm激发光照射与AUGNRs共培养的4T1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及钙黄绿素-AM/碘化丙啶(Calcein-AM/PI)染色法观察其光热治疗效果。 结果 成功制备了AUGNRs,其可被4T1细胞快速、高效地摄取,并可产生Cy5荧光信号;其与4T1细胞共培养无明显细胞毒性,在808 nm激光照射下可产生明显的光热效果,有效杀死4T1细胞。 结论 AUGNRs具有荧光可激活性,并可产生显著的光热效果有效杀伤肿瘤细胞。
赵飞翔李江王凌玮武明豪张雪宁
关键词:光热治疗荧光
超小纳米探针用于肿瘤血管生成MR/CT双模态成像的研究
2022年
目的制备靶向肿瘤血管生成的MR/CT双模态纳米探针t金@谷胱甘肽@钆(tAu@GSH@Gd),探讨其性能及用于活体MR/CT成像的潜能。方法以GSH为模板包载Au和Gd原子,共价偶联靶向多肽环状天冬酰胺-甘氨酸-精氨酸(cNGR)构建纳米探针tAu@GSH@Gd。建立荷乳腺癌(EMT-6)BALB/c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3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u@GSH@Gd纳米粒子)和实验组(tAu@GSH@Gd纳米探针),每组10只,经尾静脉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行MR、CT成像及生物分布研究,根据小鼠肿瘤部位及主要脏器相对MR信号值与相对CT值评价成像效果和生物分布。成像实验后,取出小鼠肿瘤组织进行银染,研究Au@GSH@Gd纳米粒子及tAu@GSH@Gd纳米探针在肿瘤血管生成部位的聚集。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tAu@GSH@Gd纳米探针水合粒径为(6.40±0.22)nm,T1弛豫效率为(36.91±0.07)mmol·L^(-1)·s^(-1),体外MR/CT成像效果良好。荷瘤小鼠注射tAu@GSH@Gd纳米探针后2 h,肿瘤MR/CT成像均明显强化,24 h达峰值,相对MR信号值由给药前的1.04±0.12增至1.84±0.26(t=12.61,P=0.006),相对CT值由给药前的1.01±0.04增至1.95±0.05(t=15.34,P=0.004)。对照组小鼠给药后16 h,肿瘤强化达峰值,相对MR信号值为1.50±0.06,相对CT值为1.53±0.10,均低于实验组(1.84±0.26和1.95±0.05;t值:5.35和16.46,均P<0.05)。生物分布结果显示,大部分tAu@GSH@Gd纳米探针经肾代谢。组织银染验证了该纳米探针对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作用。结论制备的tAu@GSH@Gd纳米探针具有肿瘤血管生成靶向和MR/CT双模态成像功能,为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像学评估提供了新的设计理念和基础。
李雪吴梦琳郭琪李江武鑫宏赵训晓张雪宁
关键词: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聚多巴胺多功能纳米造影剂在肿瘤分子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2022年
开发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低毒性的多功能纳米造影剂,使其能精准定位肿瘤,实时反映肿瘤生物学信息,是推动肿瘤分子影像技术发展、实现肿瘤早期及精准诊疗的核心。聚多巴胺(PDA)纳米材料是一种结构与天然真黑素极其相似的仿生材料,其聚合方法简单,可通过金属配位、π-π堆积、静电吸附等多种方式实现造影组件及靶向配体等功能分子的可控组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展现出巨大的临床转化潜力,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分子影像的临床前研究。综述了PDA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功能化修饰和组装策略及其在肿瘤分子影像学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有助于推动其在肿瘤分子影像领域中的应用。
李雪吴梦琳郭琪李江张雪宁
关键词:仿生材料
前列腺癌靶向磁共振成像和光热治疗的实验研究
2017年
目的:制备多功能诊疗纳米探针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偶联蛙皮素(USPION@Bn),并评估其用于活体前列腺癌(PCa)磁共振(MR)成像和MR介导下的光热治疗(PTT)的可行性。方法:USPION与Bn共价连接制成纳米探针USPION@Bn,并检测其毒性。MR观察对比PC-3细胞分别与USPION@Bn、USPION共培养后的增强效果。采用Calcein-AM/PI染色评估PC-3细胞与USPION@Bn共培养后经波长808 nm、功率5.0 W/cm^2的激光照射5 min的PTT效果。荷人前列腺癌裸鼠模型经尾静脉注射USPION@Bn,MR监测成像效果并测量肿瘤区T2WI信号强度(SI)。每天用808 nm、5.0 W/cm^2的激光照射荷瘤裸鼠(实验组:经尾静脉注射USPION@Bn,对照组:仅激光照射)的肿瘤部位10 min,连续14 d,监测肿瘤体积变化。结果: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纳米探针USPION@Bn。其与PC-3细胞共培养后,较USPION能明显降低细胞SI(15.36±9.13 vs 219.36±12.25,P<0.001),且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具备USPION@Bn处理和激光照射的PC-3细胞出现明显的死亡。荷瘤裸鼠注射USPION@Bn后肿瘤组织的SI值随时间延长而降低,10 h肿瘤区域SI下降至0 h SI的52%,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81.60±41.60 vs 723.40±44.17,t=12.19,P<0.001)。活体肿瘤PTT实验显示,激光照射后实验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56±0.06)cm^3 vs(2.39±0.11)cm^3,t=-42.32,P<0.001]。结论:USPION@Bn可作为一种有效的MR成像对比剂进行PCa的特异性靶向成像,同时可在MR成像的介导下进行体内肿瘤的PTT,抑制肿瘤的生长。
李江张恩龙赵阳徐国萍张雪宁
关键词:前列腺癌蛙皮素光热治疗裸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