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琼
-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奥司他韦联合痰热清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80例RSV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痰热清组和奥司他韦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奥司他韦静脉滴注,痰热清组同时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疗程5~7 d,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及治疗效果。结果痰热清组患者的发热、咳嗽、喘憋、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奥司他韦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痰热清组的呼吸频率(RR)、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值低于奥司他韦组患儿(P<0.05),每公斤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值(TPTEF/TE)、达峰容积比值(VPTEF/VE)、白细胞介素-2(IL-2)测定值高于奥司他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痰热清组的疗效优于奥司他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司他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RSV肺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 李林祖黄诚花梁秀琼吕波
- 关键词:奥司他韦痰热清注射液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 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大剂量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以2009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46例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3例)采用大剂量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退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肾损害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而且不增加额外的用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李林祖黄诚花梁秀琼
- 关键词: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地塞米松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肺通气功能检查60例慢性咳嗽患儿结果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肺通气功能检查在慢性咳嗽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60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儿童的资料作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时间用力呼出气体容量(FEV1)、最高呼气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速(FEF25%~75%),同时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FVC、FEV1、PEF、PEF25%~75%观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观察指标明显改善,较干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咳嗽患儿,肺通气功能检查对早期诊断明确病因、有效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 李林祖黄诚花梁秀琼
- 关键词:慢性咳嗽儿童肺通气功能
- 小儿支气管哮喘尊医行为的健康宣教指导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通过社区随访完善健康宣教内容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尊医行为的积极指导,并对影响该疾病的不良因素给予及时的干预与引导,通过正确的健康指导,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方法对我院2006~2007住院患儿出院后转入社区,随机分为两组,单数为对照组和双数为实验组,通过电话随访及24小时电话咨询,特殊病例上门服务,每周定时电教视频,发放宣传单张,鼓励患儿家属间的经验交流,定期回院复查及开座谈会和专业知识讲座等措施及时给予家属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健康指导。结果通过正确指导患儿家属,明显降低了发病的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以上健康行为指导及不良行为的干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相关知识能正确掌握,从而降低发病率和并发症,对患儿的生长发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刘月花林雅徐仕芬陈海波梁英妹张碧云梁秀琼陈艳红
- 关键词:护理干预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疗效。方法:使用普米克令舒对56例有喘息症状的支气管肺炎(排除支气管哮喘),同时设立对照组对68例有喘息症状的支气管肺炎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能有效缓解喘息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可作为佐治婴幼儿喘息的主要药物。
- 何海燕吕波莫伟雄杨美霞梁秀琼
- 关键词: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婴幼儿喘息
- 肺炎支原体导致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针对由于肺炎支原体所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儿童在临床当中体现出来的特征展开分析和总结。方法随机在2013-02—2016-02期间于儿科当中就诊的患有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当中择取80例,总结患儿的年龄情况、临床体征情况、胸扫结果、肺部功能、实验室检查等临床特征,并做以分析。结果在发生了肺炎支原体造成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当中,患儿性别上没有明显的差异。(1)年龄上,1岁~6岁的儿童比例最大,为58.75%(47/80);(2)临床体征上,发生咳嗽的占97.5%(78/80)、发生异常发热的占80%(64/80)、发生喘息的占56.25%(45/80),且婴幼儿出现喘息的概率明显高于年龄较大的患儿(P〈0.05);(3)合并CP(即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患儿占60%(48/80)、合并病毒感染的患儿占27.5%(22/80);(4)经过肺功能检测,有85%(68/80)患儿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气道阻塞症状,且有36.25%(29/80)患儿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的情况。结论由肺炎支原体造成的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呈现出了非常显著的低龄化、且以异常发热、喘息、咳嗽等作为主要的临床特征,在合并感染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气道阻塞症状或者高反应性,需要临床医师加以重视。
- 李林祖黄诚花吕波梁秀琼
- 关键词: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
-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和尿路感染的关系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2年收治的3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资料,对其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在本组患儿中,合并尿路感染者20例,占66.7%,易肠道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最为常见,患儿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明显,在血尿、高血压、浮肿等方面无特殊表现;经临床干预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易并发泌尿系感染,要做到早诊断并对症治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李林祖黄诚花梁秀琼
- 关键词:急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感染临床疗效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