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海燕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学位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内皮
  • 2篇丹参
  • 2篇丹参酮
  • 2篇血管
  • 2篇细胞损伤
  • 2篇内皮细胞
  • 2篇内皮细胞损伤
  • 2篇PXR
  • 1篇丹参酮IIA
  • 1篇凋亡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性
  • 1篇新生血管性青...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保护
  • 1篇血管保护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5篇朱海燕
  • 1篇陈志武
  • 1篇高月
  • 1篇马增春
  • 1篇王宇光
  • 1篇肖成荣
  • 1篇汤响林
  • 1篇谭洪玲

传媒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3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丹参酮ⅡA通过激活PXR对H2O2致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 PXR)作为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 NR)超家族成员之一,广泛分布在肝脏、肠、肾脏中,参与体内众多药物代谢酶及转运体的调控,在机体内内源性和...
朱海燕
关键词:丹参酮IIA孕烷X受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心血管保护
文献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感染分析及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系统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患者。随着对MM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诊断标准和预后评估手段的更新,以及新药的不断问世,MM患者的生存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朱海燕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化学疗法免疫功能
文献传递
丹参酮ⅡA(TanⅡA)对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 Ⅱ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所致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预处理细胞24 h再给与4×10-4mol/L H_2O_2处理3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ROS和线粒体膜电位值;高内涵筛选技术检测AIF;Cell Death Detection ELISA试剂盒检测DNA fragment。结果:丹参酮ⅡA(5、10、20×10-6mol/L)可以浓度依赖性的抑制H_2O_2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TanI IA抑制H_2O_2引起的细胞凋亡降低被升高的ROS值,升高H_2O_2抑制的线粒体膜电位。同时可以抑制H_2O_2诱导的AIF的核转移并且H_2O_2引起的DNA fragment具有减轻作用。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减轻H_2O_2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并且主要是通过抑制AIF核内转移实现的。
朱海燕王宇光马增春汤响林谭洪玲肖成荣陈志武高月
关键词:凋亡AIF
丹参酮 IIA通过激活PXR 对H2O2致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朱海燕
文献传递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文献计量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在过去十年中的发展情况,以及国内外研究者对此领域的关注度。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获取2013-2022年间有关NVG的年份、国籍、地域、基金投入、出版物、学术论著以及引文的信息,然后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进行关键词分布、聚类分析及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结果2013-2022年间NVG相关文献共562篇,文献数年度变化不明显,呈现逐年线性增长趋势;562篇文献中,美国作者的发表量最多,共到130篇,占总篇数的23.13%;其次为中国作者,发表量达101篇,占总篇数的17.97%;研究文献语种以英语为主;从2013年开始,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论文排名第1;此外,从2014年开始,JOURNAL OF GLAUCOMA的论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均处于较高水平,总被引频次最高的研究机构为伦敦大学。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作者来自美国,前10名中有6位来自中国。聚类分析显示,高频主题词24个,主要聚类为2个类别,一个是NVG的病因学研究,另一个是NVG的治疗和管理研究。通过关键字网络图以及Overlay图显示,当前的研究重心集中在病因与治疗方面,而抗VEGF的研究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焦点。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显示,引文共聚类于14个共引组。结论NVG研究文献逐年增长,热点话题包括病因学和治疗,而分子机制的研究则有望成为未来NVG研究的重要方向。
朱海燕沙静刘帅帅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内皮生长因子眼内压文献计量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