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娇阳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脓毒
  • 2篇肺炎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调节性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升压素
  • 1篇血管升压素类
  • 1篇血肿
  • 1篇血肿量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阳性菌
  • 1篇医院死亡率
  • 1篇远期
  • 1篇乳酸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机构

  • 6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6篇余娇阳
  • 3篇张俭
  • 1篇方强
  • 1篇戴海斌

传媒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炎症因子、乳酸、和肽素及免疫功能的变化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炎症因子、乳酸、和肽素及免疫功能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8例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n=56)和死亡组(n=32),另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对象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乳酸(LACT)、和肽素及T细胞亚群。结果死亡组的PCT、CRP、IL-8、LACT、和肽素水平高于存活组与对照组,存活组的PCT、CRP、IL-8、LACT、和肽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IL-10、CD3^+、CD4^+、CD4^+/CD8^+水平低于存活组与对照组,存活组的IL-10、CD3^+、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死亡组的炎症因子、乳酸、和肽素及免疫功能最不理想,监测上述指标可能为评估预后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沈业周张俭余娇阳吴晓梁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炎症因子乳酸和肽素免疫功能
CRRT治疗感染性急性肾损伤最佳时机探讨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感染性急性肾损伤的最佳时机,以期为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规范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数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ICU住院且资料齐全的接受CRRT治疗的感染性急性肾损伤患者120例,按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诊断标准分为Ⅰ、Ⅱ、Ⅲ期组。比较各组的住院病死率和肾功能恢复率,并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及CRRT治疗后48 h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氧合指数(OI)、平均动脉压(MAP)、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需要血管活性药物例数。结果 3组患者病死率和肾功能完全恢复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4、22.200,均P<0.05)。Ⅲ期病死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肾功能完全恢复率显著性低于Ⅰ期和Ⅱ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均P<0.017)。Ⅰ期和Ⅱ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4.09,均P<0.05);Ⅲ期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OI、MAP、Scr、BUN、需要血管活性药物例数指标无显著性变化(t≤1.61,均P>0.05)。结论 CRRT治疗可明显改善KDIGO标准分期Ⅰ、Ⅱ期患者的预后,而对Ⅲ期患者预后影响不大,故临床上必须重视CRRT时机的选择。
余娇阳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肿量及远期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观察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早期血肿量及远期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为指导SICH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96例SICH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9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入院后第1、3、7天及对照组体检当日血清CRP水平,计算观察组脑出血量,并于出院1年后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的小、中和大出血量组分别有45、34和17例。观察组入院后第3天的CRP水平最高,达到(7.84±1.16)mg/L,第7天时降低,为(7.13±1.13)mg/L,但仍高于第1天的(5.27±1.1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366,P<0.001)。入院后第1、3天,不同血量组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后第1、3和7天,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组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神经功能缺损中型组和重型组均高于神经功能缺损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与SICH患者早期血肿量及远期神经功能缺损有一定的联系,血清CRP水平升高提示患者血肿量更大,患者发生远期神经功能缺损的风险可能增加。
余娇阳戴海斌
关键词:C反应蛋白自发性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
脓毒性休克患者对特利加压素反应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对特利加压素反应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儿茶酚胺治疗并加用特利加压素治疗至少6 h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对特利加压素的反应性将其分为反应者或无反应者,分析加用特利加压素前的一些临床指标与患者对特利加压素反应性的关联。结果最终共纳入13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包括60例(45.45%)反应者与72例(54.54%)无反应者。与反应者相比,无反应者具有更高的ICU病死率与院内病死率(ICU病死率:20.00%比72.22%,χ2=35.734,P<0.001;院内病死率:81.67%比94.44%,P=0.028),以及更高的血乳酸中位数(2.73 mmol/L比5.22 mmol/L,Z=3.18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加用特利加压素前的血乳酸水平是患者对特利加压素无反应的影响因素(比值比1.130,95%可信区间1.05~1.23,P=0.002)。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加用特利加压素前的血乳酸水平预测无反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661。结论血乳酸水平可能对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对特利加压素反应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余娇阳
关键词:血管升压素类医院死亡率ROC曲线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微小RNA-155和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及意义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微小RNA-155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脓毒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分为脓毒症组62例,脓毒症休克组18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微小RNA-155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氧合指数和血乳酸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外周血微小RNA-155及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结果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氧合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氧合指数明显低于脓毒症组而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微小RNA-155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微小RNA-155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微小RNA-155和CD4^+CD25^+Treg细胞呈高表达,且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
沈业周余娇阳周飞张俭
关键词:脓毒症CD4^+CD25^+调节性T细胞
不同起始剂量替考拉宁对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起始负荷剂量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入住我院ICU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替考拉宁进行治疗,观察组起始剂量为800 mg,每天2次,对照组起始剂量为400mg,每天2次,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水平、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80例重症肺炎患者共分离出革兰阳性菌86株,构成比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43.0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6.74%)、肠球菌属(17.44%)。治疗前,两组的WBC、CRP、PC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s>0.05);治疗后,两组的WBC、CRP、PC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82.50%,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62.50%,两组细菌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00mg起始负荷剂量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较好,细菌清除率更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沈业周张俭余娇阳方强
关键词:替考拉宁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