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珠海市393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型
- 马廷和黎瞳刘婷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孟鲁司特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IL-17、IL-23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孟鲁司特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白细胞介素IL-17、IL-23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1月1日—2019年9月1日收治的11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研究,按照红蓝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7、IL-2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A、IgE、C3、C4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孟鲁司特钠应用于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可有效改善IL-17、IL-23、IgA、IgE等水平,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刘婷王峰谢永武
- 关键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过敏性紫癜
- 青少年X连锁凋亡抑制因子缺陷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 分析X连锁凋亡抑制因子(XIAP)缺陷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例XIAP缺陷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男性患儿,5岁5个月起病,以反复发热、皮疹伴淋巴结、肝、脾肿大及炎症性肠病为主要表现.13岁经基因检测确诊为XIAP缺陷.患儿3号外显子XIAP基因移码突变888_892del,导致氨基酸改变p.K299Lfs*8.检索文献,未发现相同基因位点报道.结论 XIAP缺陷属于免疫失调性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临床缺乏特异性,及时进行基因检查有临床意义.
- 刘婷谢永武曾萍方建培
-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炎症性肠病
- 春季高峰期儿童肺炎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其相应治疗对策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春季高峰期儿童肺炎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将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于2016-03—2016-04间收治的20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痰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肺炎支原体检测、肺炎衣原体检测明确患儿的发病原因,并进行治疗。结果 200例患儿的病原阳性率为49.0%(98/200),其中病毒感染所占比例为63.3%(62/98),细菌感染所占比例为18.4%(18/98),支原体感染所占比例为13.3%(13/98),衣原体感染所占比例为5.0%(5/98)。病毒感染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细菌感染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衣原体感染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病毒感染是春季高峰期儿童肺炎感染的主要原因,根据发病原因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对患儿实施治疗,是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关键。
- 谢春奇刘婷
- 关键词:儿童肺炎春季发病原因
- 基于人口学特征的健康教育在学龄前哮喘反复发作儿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用基于人口学特征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反复发作学龄前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因哮喘反复发作来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220例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110)与对照组(n=110).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对症治疗,在此期间对对照组患儿家长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采用基于人口学特征的健康教育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及其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中年龄<3岁患儿的TPTEF/TE和VPEE/VE均高于对照组患儿中年龄<3岁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中年龄为3~6岁患儿的R5、R20、R5-R20、X5和Fres均高于对照组患儿中年龄为3~6岁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的一年内,观察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基于人口学特征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哮喘反复发作学龄前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减少其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
- 谭娴玲刘婷雷辉邹商群陈宏君
- 关键词:健康教育学龄前儿童哮喘
- 114例中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的淋巴细胞亚群特征及治疗后随访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中重度疾病活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的淋巴细胞亚群临床特征,并比较治疗6个月后的相应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14例中重度疾病活动SLE患儿临床资料,主要分析其免疫学指标及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结果。根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分为中度活动组及重度活动组,比较组间有无差异,并将组间治疗6个月后的SLEDAI、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及免疫学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114例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0.56±2.65)岁,女∶男=3.56∶1,SLEDAI评分为(15.21±3.95)分,其中、中度活动组49例,重度活动组65例。疾病重度活动组的补体C3及C4均明显低于中度活动组(P<0.05),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结果显示,中度活动组的NK细胞(CD16+CD56+)计数明显高于重度活动组(P<0.05),重度疾病活动组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中度活动组(P<0.05)。治疗6个月后的SLEDAI评分与首诊比较明显降低(P<0.05),IgG、IgA、IgE水平均明显减低(P<0.05),C4、CD8^+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增高(P<0.05),CD19^+B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减低(P<0.05)。结论免疫学指标联合淋巴细胞亚群分类能部分反映SLE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SLEDAI在指导临床治疗及分级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值得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 刘婷孙广超曾华松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细胞亚群
- 学龄前儿童支气管肺炎引起的反复喘息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支气管肺炎引起反复喘息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3月诊治的学龄前支气管肺炎患儿78例进行研究,收集患儿病史,根据患儿是否反复喘息发作分为A组(支气管肺炎引起反复喘息发作,26例)和B组(支气管肺炎未引起反复哮喘发作,52例),通过问卷、查阅病历资料等,收集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和相关危险因素资料,分析影响学龄期儿童支气管肺炎引起反复喘息发作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肥胖、支气管肺炎发作频次、吸烟环境、居住城市、早产、孕期使用抗生素、孕期母体吸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肥胖(OR=3.164,P<0.05)、支气管肺炎发作频次(OR=2.164,P<0.05)、吸烟环境(OR=2.558,P<0.05)、居住城市(OR=3.160,P<0.05)、早产(OR=2.412,P<0.05)、孕期使用抗生素(OR=2.229,P<0.05)、孕期母体吸烟(OR=3.115,P<0.05)为影响学龄期儿童支气管肺炎引起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学龄前儿童支气管肺炎引起反复喘息发作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针对相关影响实施预防性干预,对降低喘息发生风险有重要价值。
- 雷辉谭娴玲刘婷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支气管肺炎喘息
- 潮气呼吸肺功能在反复喘息婴幼儿疾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在反复喘息婴幼儿疾病控制及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院儿科门诊因反复喘息就诊的婴幼儿60例根据哮喘预测指数(API)分为API阳性组(n=30)和API阴性组(n=30),比较其临床表现、首诊肺功能的差异,并根据不同组别定期测量肺功能,比较治疗后的变化。结果:API阳性组患儿的个人过敏性疾病及过敏性家族史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PI阴性组,但两组均高于健康人群(P均<0.05)。API阳性组的首诊肺功能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达峰容积比(VPEF/VE)明显差于API阴性组(P<0.05)。治疗1月、3月后肺功能指标均有改善,其中TPTEF/TE及VPEF/VE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月及12月相比肺功能有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潮气呼吸肺功能联合哮喘预测指数在反复喘息婴幼儿的诊治和疾病管理中有较大应用价值。
- 刘婷谭娴玲雷辉黄春平邹商群
- 关键词:潮气呼吸肺功能反复喘息婴幼儿
- 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二例
- 2023年
- 分析我科近期诊断的2例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儿科医师诊治水平。
- 娜斯曼·尼加提刘婷婷刘婷段丽谢春奇王峰谢永武
- 关键词: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贫血腹痛儿童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