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华

作品数:39 被引量:226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显像
  • 7篇护理
  • 6篇正电子
  • 6篇正电子发射
  • 6篇细胞
  • 6篇PET/C
  • 6篇PET/CT
  • 5篇断层显像
  • 5篇肿瘤
  • 5篇细胞肺癌
  • 5篇小细胞
  • 5篇小细胞肺癌
  • 5篇计算机断层
  • 5篇骨转移
  • 5篇非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肺癌
  • 5篇肺癌
  • 4篇脱氧
  • 4篇脱氧葡萄糖
  • 4篇淋巴

机构

  • 31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北海市人民医...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柳州市工人医...

作者

  • 31篇柴华
  • 25篇肖国有
  • 15篇李宁
  • 12篇杨志
  • 11篇陆静佳
  • 10篇方建芸
  • 9篇李党生
  • 6篇杨鸿宇
  • 5篇张雪辉
  • 5篇杨彩娟
  • 3篇陆名义
  • 3篇杨贵生
  • 2篇姚忠强
  • 2篇孔飚
  • 2篇劳永聪
  • 2篇杨晓明
  • 1篇王洪良
  • 1篇姚少红
  • 1篇邓李燕
  • 1篇谢东

传媒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肿瘤学杂志
  • 3篇广西医学
  • 3篇微创医学
  • 3篇中国医药科学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健康之路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1篇201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医学工作人员和受检者辐射防护现状被引量:7
2017年
诊断核医学使用的放射性药物具有电离辐射效应,有可能损害核医学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健康或危及生命。笔者介绍了国内外诊断核医学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并对核医学工作人员和受检者在不同检查项目中的辐射剂量进行重点分析,评估他们的辐射防护状况。笔者分析了近年来核医学辐射防护领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低于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年剂量限值。受检者接受SPECT检查所致的辐射剂量主要来自^99Tc^m标记的单光子放射性药物,接受PET/CT检查所致的辐射剂量绝大部分来自CT扫描,所以选择合适的放射性药物活度和CT采集条件可以显著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李宁柴华肖国有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核医学辐射防护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8)F-FDG PET/CT显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UV max与病灶大小及Ki-67水平的关系,采用协方差分析不同病理参数[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不同病理亚型、不同转移特征乳腺癌患者SUV max的差异。结果乳腺癌病灶SUV max与病灶大小、Ki-67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ER、PR阴性者的SUV max高于阳性者,HER2阴性及不确定者的SUV max低于HER2阳性者(均P<0.05)。4种病理亚型乳腺癌患者的SUV 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Luminal A型的SUV max低于非Luminal A型(均P<0.05)。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者SUV max分别高于无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无远处转移者(均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SUV max增高与乳腺癌侵袭性病理亚型及转移有关,可为乳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
杨志柴华仇冰清韦琳琳罗煜杨彩娟李宁肖国有
Gibbs反思循环联合情景模拟在本科《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Gibbs反思循环模式联合情景模拟方法在本科《医学影像学》教学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9月—2022年1月选取129名广西医科大学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班为单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Gibbs反思循环模式联合情景模拟的教学法,教学任务完成以后比较两组考核成绩以及调查问卷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试验组评估总分为(185.22±22.35)分,高于对照组的(174.82±23.62)分,理论考试成绩试验组为(83.62±6.37)分高于对照组(80.71±6.49)分、技能考核试验组成绩(88.59±6.89)分高于对照组成绩(85.43±7.35)分,课程评价得分(39.08±5.94)分高于对照组得分(35.71±6.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ibbs反思循环模式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本科《医学影像学》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对本科《医学影像学》教育教学深化改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王铮李强谢东肖国有潘海辉杨志柴华马婕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情景模拟本科教学教学改革
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核医学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核医学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4个班本科学生216名,按班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8名。对照组以传统核医学护理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试验组以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法进行,研究时间分别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和2020年4—6月,共8个见习实践教学学时,使用调查问卷和学生考核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并收集整理问卷调查数据及学生考核成绩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是否了解核医学?”“核医学辐射是否可怕?”“核医学护理工作是否重要?”和了解核医学护理辐射防护相关知识,试验组学生成绩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快速抓住学习的重点,掌握学习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值得在核医学护理见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韦红娇郭贵奇陆静佳张实来方建芸何正中柴华仇冰清上官光懂肖国有
关键词:核医学线上教学护理教学
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术前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术前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根治后经病理证实为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个诊断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纵隔淋巴结转移组的淋巴结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纵隔淋巴结短径、糖类抗原153(CA153)与无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示,SUV max≥3.46(OR=3.72,95%CI:0.95~14.55)、淋巴结短径≥7.55 mm(OR=13.49,95%CI:3.27~55.63)、CA153≥16.70 ng/mL(OR=5.09,95%CI:1.08~24.08)是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淋巴结SUV max、淋巴结短径、CA153的AUC比较,Logistic模型AUC最高(AUC=0.84,95%CI:0.75~0.92),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79.1%和78.8%。结论:结合CA153、纵隔淋巴结短径及纵隔淋巴结SUV max建立的Logistic诊断模型,提高了对术前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张涵蒲维维张实来莫少洲仇冰清柴华韦琳琳肖国有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肿瘤标志物
原发性宫颈NK/T细胞淋巴瘤继发周围神经淋巴瘤病1例
202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宫颈NK/T细胞淋巴瘤(NKTCL)继发周围神经淋巴瘤病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诊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宫颈NKTCL病人诊治9个月期间的临床资料及CT、MRI、^(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人以阴道流液为首发症状入院。治疗前CT检查发现宫颈明显增大,呈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大小约8.4 cm×6.8 cm×8.3 cm,密度均匀;MRI显示宫颈肿物T_(1)WI呈等信号、FS-T_(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相应ADC图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累及阴道上段,双侧髂血管旁见多发淋巴结影;PET/CT显示宫颈肿物及左侧髂血管旁淋巴结代谢异常增高。治疗中PET/CT显示病灶代谢明显降低,范围明显缩小,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治疗后继发周围神经淋巴瘤病,PET/CT显示颈椎C2/3水平右侧神经根和大腿左侧坐骨神经走行区域可见新发高代谢病灶,颈椎C2/3神经根处病灶穿刺病理结果为NKTCL浸润。结论原发性宫颈NKTCL的典型影像表现为病灶体积较大、代谢较高,但质地均匀,宫颈黏膜完整。影像学检查在治疗前评价、精准分期、疗效评估、复发监测及指导穿刺部位的选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庞丁华肖国有柴华
关键词:子宫肿瘤NK/T细胞淋巴瘤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血清PSA水平与SPECT骨显像分级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关系及诊断价值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与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骨显像分级的关系及两者在前列腺癌(PCa)患者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4例PCa患者的SPECT骨显像特征和血清PSA水平。结果:54例PCa患者SPECT骨显像中,骨转移发生率为66.67%(36/54),其中单发病灶3例,骨转移部位以脊柱、骨盆最常见。PCa骨显像阳性组与阴性组血清PS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92,P<0.05)。PSA≤10μg/L的7例患者中,仅有1例发生骨转移(14.29%),PSA>100μg/L的15例患者均出现骨转移。SPECT骨显像分级与血清PSA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748,P<0.05)。以PSA>20μg/L作为临界值,骨转移诊断的准确性最高(85.1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89%、77.78%。结论:SPECT骨显像分级与血清PSA高度相关,PSA水平随着骨显像分级升高而升高;当PCa患者PSA水平>20μg/L时,应行核素骨显像检查以提高PCa骨转移的检出率。
廖光星冷志欣韦琳琳张雪辉杨志李宁杨贵生柴华李党生肖国有
关键词:前列腺癌骨转移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18)F-FDG PET/CT检查质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18)F-FDG PET/CT检查质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质量及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显像剂外漏(P=0.017)、注射次数(P=0.042)、肠道摄取增高(P=0.046)、声带摄取增高(P=0.037)、眼肌摄取增高(P=0.027)、全身肌肉摄取增高(P=0.037)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在^(18)F-FDG PET/CT显像检查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检查质量和图像质量,使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获益,值得推广。
陆静佳张实来韦红娇杨志李宁柴华刘子雅杨彩娟方建芸肖国有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肿瘤患者图像质量
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瘤的护理干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瘤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骨转移瘤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为A组、B组、C组,各组为30例,A组采用放射性核素89SrCl2进行单独治疗,B组采用唑来膦酸进行单独治疗;C组采用放射性核素89SrCl和唑来膦酸进行联合治疗,并且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三组患者的镇痛疗效、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SAS评分、SDS评分)。结果:(1)C组治疗有效率(94%)明显高于A组(50%),同时明显高于B组(60%),P<0.05。(2)C组治疗有效率(94%)明显高于A组(50%),同时明显高于B组(60%),P<0.05。结论:89SrCl: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瘤具有明显的疗效,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镇痛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李妹英甘海洁劳永聪陆静佳方建芸李宁廖光星杨贵生柴华李党生
关键词:唑来膦酸骨转移瘤护理干预
甲状腺癌^(131)I清甲治疗前后Tg及TgAb测定值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131)I清甲治疗后随访中甲状腺球蛋白(Tg)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变化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80例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或次全切术加淋巴结清扫术后实施^(131)I清甲治疗前1d和治疗后7d及治疗后半年Tg和TgAb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Tg阳性组37例患者治疗前1d和治疗后7d的Tg和TgAb水平明显高于^(131)I清甲治疗半年后和对照组的Tg和TgAb水平,而治疗后半年的Tg和TgA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g阴性组43例患者治疗前1d和治疗后7d的Tg和TgAb水平明显高于^(131)I清甲治疗半年后和对照组的Tg和TgAb水平,而清甲治疗后半年的Tg和TgA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治疗后有30例患者Tg水平转阴,转阴率81.08%。Tg水平和TgAb水平间无明显相关性(r=-0.068,P>0.05)。术前阳性组缓解率(81.08%)低于阴性组(90.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P=0.73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Tg水平和TgAb水平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下降趋势越明显。^(131)I清甲治疗后加强对Tg和TgAb水平的监测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杨晓明张雪辉陆名义蒋玉强陈小慈柴华肖国有
关键词:甲状腺癌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31I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