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霞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军总医院创新培育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舒适护理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2017年
-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在癌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癌痛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癌痛护理措施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程度、暴发痛次数。结果:护理干预7~11天后,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暴发痛次数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癌痛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减轻其疼痛程度、减少暴发痛次数具有显著效果。
- 陈杉杉蔡昌兰李琼王巧珍赵明霞张慧
- 关键词:舒适护理癌痛
- 晕轮效应在宫颈癌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肿瘤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其中宫颈癌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pre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现代医学上常用的置管方法,常...
- 赵明霞
- 关键词:宫颈癌晕轮效应护理干预临床疗效
- 晕轮效应在老年宫颈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晕轮效应在老年宫颈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来我科就诊的老年宫颈癌病人共3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此基础上实施晕轮效应,即将研究组的病人安排在相同的病房,让病人形成互助小组,设立组长及建立微信群,互相监督,护理人员参与随访。观察2组病人PICC的异位拔管率、康复过程锻炼的依从性、敷料更换的频率、上肢肿胀的发生率和伤口出现红肿、湿疹、溃疡的发生率并比较,同时评价病人抑郁、焦虑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病人实施晕轮效应干预后,PICC拔管率、上肢肿胀发生率和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病人的锻炼依从性、敷料的更换频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病人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宫颈癌PICC置管病人实施晕轮效应干预后,能够延长置管的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焦虑、抑郁的情绪,有利于病人的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赵明霞李琼陈杉杉张慧蔡昌兰
- 关键词:晕轮效应宫颈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