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平
- 作品数:116 被引量:317H指数:7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重读柔石的《二月》——兼谈经典重读的原则和方法
- 2013年
- 近些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一个明显的倾向:研究澡题的选取越来越走向边缘化和细碎化。翻开本学科的权威刊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你会看到多数文章研究的是边缘性的作家作品、边缘性的文学史问题、边缘性的文献史料考释,以及细碎化的问题。有些作家与作品、现象与问题都是名不见经传的,甚至闻所未闻。
- 王卫平张英
- 关键词:经典重读《二月》柔石作家作品边缘性边缘化
- 当代小说中的“孤独者”精神基因被引量:3
- 2005年
- 王卫平石金焕
- 关键词:《孤独者》当代小说《彷徨》知识分子形象阿Q
- 接受与变形——曹禺剧作的主观追求与观众的客观接受被引量:4
- 1994年
- 在现代戏剧界,最让人羡慕的莫过于曹禺了.当他23岁的时候就完成了他的轰动于世的杰作——《雷雨》,从此曹禺就象一颗闪亮的新星活跃在话剧战线上,并成为戏剧界的泰斗.还让人羡慕的是曹禺的剧作特别是他前期的剧作几乎每一个都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效应,久演不衰,历久弥新,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剧作家象曹禺那样拥有如此众多的读者、观众和研究者.然而,也没有哪一个剧作家象曹禺的剧作那样在接受中带有那么多的误读、曲解乃至批评.也就是说,剧本的主体精神,主观追求与观众的客观接受、认同机制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有很大的距离,观众所理解所接受的意义也并不一定就是剧作者的主观意向.这种情况在他早期剧作的接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这里仅就《雷雨》,《日出》和《原野》的主观追求与观众的客观接受加以探讨.
- 王卫平
- 关键词:《原野》《日出》曹禺剧作接受者观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 作为鲁迅研究者的茅盾
- 2024年
- 茅盾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理论家、批评家、革命作家,还是一位出色的鲁迅研究家:对于鲁迅研究,他独具慧眼,高起点开局;在发现鲁迅上,他目光如炬,具有远见卓识;在理解鲁迅上,他拨开迷雾,消除了疑虑;在弘扬鲁迅精神上,他自觉担当,传承了鲁迅精神,具有开拓意义和深远影响。这些成就充分体现了茅盾具有惊人的艺术直觉、高超的文学感受力和极强的作品判断力,这也正是一位批评家和研究者最可贵的品格和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王卫平
- 关键词:艺术直觉
- 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的鲁迅研究(1991—2018)被引量:1
- 2018年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从1991年设立以来,发展到今天,已有27年的历史,从立项数量到资金投入都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成为推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鲁迅研究的梳理以及与其他作家研究立项的对比,我们清楚地看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的鲁迅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作家个案研究中独领风骚。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鲁迅研究的实绩、走向、热点以及问题,可以说它是鲁迅研究的一个晴雨表,从看可以出中国鲁迅研究的特殊地位和伟大意义。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学者对鲁迅的高度认同。通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拉动,催生了一批鲁迅研究的高端成果,培育了一批鲁迅研究的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
- 王卫平
- 关键词:鲁迅研究实绩
- 《子夜》及茅盾短篇小说的讽刺形象和讽刺艺术被引量:1
- 2020年
- 从讽刺形象和讽刺艺术切入茅盾文本,分别探讨《子夜》的“新儒林”人物和讽刺、属于讽刺小说的短篇佳作和带有嘲讽意味的短篇小说,可以看到,茅盾虽不是讽刺家,讲讽刺文学一般讲不到茅盾。但茅盾并非没有讽刺艺术,也并非没有讽刺作品。《子夜》里就有讽刺形象的塑造和讽刺艺术的呈现;短篇小说中不仅有地道的讽刺小说,也有不少带有讽刺笔法和嘲讽意味的小说。茅盾塑造了一些鲜活的甚至不朽的讽刺形象。以往我们对此重视不够,研究不够,这是需要“补课”的。此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多面的茅盾,认识讽刺幽默的茅盾。当然,茅盾的这类作品不一定是经典(能成为经典的可能是少数的几篇),也有一些局限或者缺陷,但作为研究是不应该遗漏的,况且也有值得珍视、值得肯定和赞赏之处。
- 王卫平
- 关键词:小说讽刺艺术
- 鲁迅精神文化资源的正面价值和当代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当今社会,在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众多问题,这时,重温鲁迅,重提鲁迅的精神文化资源,珍视鲁迅的精神文化资源,无疑有益于我们对当今社会和文化的深刻理解,有益于探讨解决当下问题的途径,也有益于我们对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国学"的承传,从而进一步繁荣当今的文化、文学和学术事业。然而,仍有人在网络上大谈"鲁迅是思想文化的负面资源",流传甚广,因此,必须加以澄清,重提和珍视鲁迅精神文化资源的正面价值、当代意义,以正视听。鲁迅的精神文化资源是博大精深的,限于篇幅,我们主要从鲁迅精神、鲁迅的思想文化、鲁迅的文学和学术等三个方面的主要领域进行论述,并力图揭示出它的正面价值和当代意义。
- 徐立平王卫平
- 关键词:文化
- 从发现到遗忘——文学风景的产生与遗失被引量:2
- 2015年
- 风景描绘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下的文学创作中,它却越来越少。通过对于风景的探讨,探讨什么样的风景才算是文学意义上的风景,以及文学中的风景到底是如何产生。首先它必须来自于现实世界中的风景,然后经过作家的审美观照,并以细微的感觉体味出它的深层意蕴,最后要经过一番哲理提升方成文学风景。在钢筋水泥日渐锁闭人类期求远望的双眼的今天,将风景在文学史、文化史中记录在案是当代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指出新世纪文学中风景的遗忘不仅仅是一个艺术问题,同时是一个关乎人类生存大计的现实问题。
- 王卫平陈广通
- 关键词:风景文学风景遗忘
- 切实的思索 积极的建构——读《温儒敏论语文教育》
- 2011年
- 温儒敏教授是我极尊崇的学界同行、先辈,他所发表的每一篇论文,出版的每一部专著,我都是要认真拜读的,且受益匪浅。不仅如此,我还把它们推荐给我的硕士生、博士生们。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的会长,又多年执掌北大中文系,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驾车就熟,成就斐然。
- 王卫平
- 关键词:语文教育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研究会博士生中文系
- 论穆时英农村反抗题材小说创作的发展与流变——以《南北极》与《中国行进》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穆时英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在抒写都市生活的同时也创作了一定数量的反映下层人民反抗斗争的作品,如《南北极》,特别是《中国行进》的新近发现,改变着穆时英只写新感觉主义的都市小说的定评。但在穆时英研究中,他的农村反抗题材小说往往被他的都市风情小说所遮蔽、所忽略。有鉴于此,本文试从情节模式、人物塑造、艺术特征三方面对《南北极》与《中国行进》中涉及到底层人民反抗的篇目做一比较,进而分析穆时英在创作此类小说时的发展与变化。
- 王卫平杨程
- 关键词: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