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芳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8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居民消费率、财政政策与社会稳定关系探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和社会矛盾突出的双重困境。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模型表明:我国居民消费率与收入之间存在单向递减关系;居民消费率与收入之间存在单向递减或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关系时,采用"劫富济贫"的再分配财政政策,可有效提高居民消费率,同时可促进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向橄榄形转变;财政支出中,保障性支出占比越多,收入分配能力越强;直接财政收入占比过多的收入结构和投资性支出占比过多的支出结构,既不利于促进居民消费率水平提高,也不能优化社会收入结构。由此,财政政策实施中,有效降低居民的税负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性支出比例,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
- 黎藜杨文芳
- 关键词:财政政策居民消费经济增长
- 重庆市化石能源消耗的CO_2排放及其峰值测算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运用实测法对重庆市CO_2的排放量、排放强度和排放源进行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将STIRPAT拓展模型应用于重庆市化石能源消耗的CO_2排放峰值的测算.结果表明:(1)伴随着重庆市经济的高速增长,重庆市CO_2排放量急剧增加,重庆的经济发展还是粗放型增长;(2)历史渊源(重工业基地)和国家发展战略(东部优先发展)决定了重庆市的碳排放强度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3)大量的煤炭消费是CO_2的主要来源,其平均贡献率高达82.33%;(4)按照当前发展趋势,重庆市的CO_2排放峰值将在2025-2045年期间出现;(5)产业转型和碳排放强度对峰值的出现具有显著影响,经济发展中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对碳排放强度的控制,会推动峰值提前到来.反之,则会导致重庆市碳排放峰值出现时间后延.
- 范登龙黄毅祥蒲勇健杨文芳
- 关键词:CO2排放
- 在险现金流在国际资源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鉴于净现值法等在能源项目投资风险测试中存在的不足,文章借鉴VaR(Value at Risk)的思想,提出把CFaR(Cash Flow at Risk)运用于国际能源项目投资风险评价中。通过研究发现:相比净现值等方法,CFaR更能真实反映投资项目的风险状况,更切合实际,有利于投资者进行决策。
- 范登龙刘宝发杨文芳
- 人口增长、城市化对CO_2排放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基于1998-2007省际面板数据,利用STIPAT模型,就人口增长、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变动等因素对CO_2排放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地区,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发达城市,体现出很强的后工业化时代特征,人口增长是其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城市化水平提高和工业化水平的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不明显。东部和中西部省份来说,处于工业化推动的城市化阶段,能源强度的增加、城市化水平和工业水平的提高均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正影响,人口增长对东部二氧化碳排放有显著正的影响,而对中西部省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
- 杨文芳
- 关键词:人口增长城市化面板数据
- 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与中国服务业发展被引量:3
- 2015年
- 加入WTO以来,我国凭借自身廉价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生产分工中的制造环节,成为"世界工厂",但是,我国在制造这一环节处于国际生产分工价值链中的最低点,陷入悲惨的"低端锁定"。本文应用1997—2012年的全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国际外包使得我国的垂直专业化指数不断提高,降低了制造业与国内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度,因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并没有有效地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提高了我国第二产业生产率,阻碍了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服务业生产率的超越,从而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增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 杨文芳刘海泳
- 关键词:服务外包产业关联效应生产率效应
- 我国卫生资源的省际分布与利用效率研究被引量:25
- 2010年
- 对我国卫生资源地区分布的均衡性和公平性进行对比研究,用DEA(Data Envelope Analysis)测算我国地区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就影响我国卫生资源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卫生资源总量在各省间分布公平,但是区域之间利用效率差别很大,东部利用效率最高,中部其次,西部最低。在影响我国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和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支出均对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有积极影响,而医疗机构强度有负面影响。
- 杨文芳
- 关键词:卫生资源公平DEA
- 国际生产分工、环境规治与中国工业污染:——基于联立方程模型GMM估计方法的经验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基于环境政策内生模型,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应用GMM估算方法,以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环境指标,就国际分工、环境规治对我国工业污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生产分工有助于清洁生产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使用,从而技术效应对于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有积极作用。同时,国际生产分工使得我国产业结构陷入低端过度制造业的陷阱,从而促进了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增加。我国环境管理机构采取的税收政策和污染治理措施,都有助于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减少,由于排污费过低,未能有效增加排污成本,使得污染治理效应高于环境税收效应。因此,促进产业服务业化,提高在国际生产分工地位,加强排污税收力度,是减少我国工业污染的关键。
- 杨文芳刘海泳
- 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对中国的劳动需求效应分析——基于制造业转移承接国的视角被引量:8
- 2010年
- 从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国角度,借鉴Falk等提出的标准劳动需求方程模型,基于中国2002—2007年25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对中国劳动需求的总量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促进了劳动需求总量的增长,但其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其中,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技术行业和出口导向型行业的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对中国劳动需求的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资本密集型行业和进口替代型行业的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对劳动需求的增长存在负面效应。因此,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消除行业就业壁垒和促进人力资本升级是中国深化国际分工的关键所在。
- 杨文芳方齐云
- 人口增长、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以CO_2排放为例被引量:4
- 2012年
- 基于1978—2007中国宏观经济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回归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实证分析了人口增长、城市化水平、人均GDP和能源强度对CO2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总量、城市化水平、人均GDP和能源强度与CO2排放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长期来看,人口总量对CO2排放量的影响最大,城市化水平其次,人均GDP最小。短期来看,能源强度和人均GDP对CO2排放波动影响较大,而人口总量和城市化水平影响不显著。
- 杨文芳王唯薇
- 关键词:人口增长城市化误差修正模型
- 应用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被引量:5
- 2015年
- 实践教学是培养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关键。以重庆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从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四个方面阐述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考与实践。
- 杨文芳
-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