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清
-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状腺癌大小及位置对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诊断准确率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结节的大小、位置对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US-FNA)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7例甲状腺癌患者共87个结节术前US-FNA的资料,以BSTC分级>Ⅳ级作为US-FNA诊断甲状腺癌标准,根据US-FNA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是否相符,将结节分为A组(相符组)和B组(不相符组)。比较两组结节的最大径及结节浅部距甲状腺浅部被膜距离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获得结节最大径及距甲状腺浅部被膜距离的截断值。结果 US-FNA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率为79.31%(69/87)。A组结节最大径为(1.63±0.58)cm,B组为(1.01±0.42)cm;A组结节距甲状腺浅部被膜距离为(4.15±1.83)mm,B组为(7.86±2.0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根据ROC曲线分析,结节最大径的截断值为1.05cm,结节距浅部被膜距离的截断值为6.1mm。结论甲状腺癌的大小及位置均可影响US-FNA诊断准确率。
- 孙永清刘利平赵育芳陈武杨永生崔荣荣刘静静王潇婧樊文文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活组织检查
- 超声造影联合细针抽吸活检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27
- 2018年
-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US-FNA)、超声造影(CEUS)及二者联合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61个结节术前US-FNA及CEUS资料,US-FNA以Bethesda System分类≥Ⅳ作为恶性诊断标准,CEUS以均匀低增强、不均匀低增强、早期低增强为恶性诊断标准。将结节依据最大径分为大结节组(最大径〉1.0cm)和小结节组(0.5cm〈最大径≤1.0cm),评价CEUS、US-FNA及两种方法联合对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在诊断大结节方面,CEUS、US-FNA及二者联合的敏感性分别为88.0%、81.3%、94.7%,特异性分别为88.5%、100%、88.5%。CEUS与USFNA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1),两种方法联合的敏感性高于US—F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在诊断小结节方面,CEUS、US-FNA及二者联合的敏感性分别为52.4%、78.6%、92.9%,特异性分别为94.400、100%、94.4%。US-FNA的敏感性高于CEUS,两种方法联合的敏感性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最大径〉1.0cm的甲状腺结节,应用CEUS与US-FNA的敏感性无差异,两种方法联合的敏感性较US-FNA高;对于0.5cm%最大径≤1.0cm的结节,US-FNA的敏感性高于CEUS,两种方法联合的敏感性更高。
- 孙永清刘利平史艳平赵育芳王潇婧魏玲玲樊文文
- 关键词:超声造影活组织检查针吸
- 超声及超声造影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点,结合临床特征及CT表现,旨在提高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 对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临床特征、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2.25,平均年龄(30.92±12.41)岁,超声表现肿块最大径3.0-16.8 cm,7例形态规则,12例边界光滑,12例包膜完整,12例为囊实性混合回声,8例可见少许血流信号,3例可见钙化,1例主胰管扩张。3例超声造影中,2例包膜完整,病灶实性区增强早期有等增强表现,其内无回声区不增强。结论 常规超声能较准确地判断肿瘤内部囊实性成分及血流情况,超声造影病灶实性区增强早期有等增强表现,其内囊性区始终无增强,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及CT表现,有助于超声医师对SPTP的诊断。
- 潘燕刘利平赵育芳李廷廷孙永清张秀秀王潇婧
-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超声超声造影CT
- 探讨超声造影对胆囊腺肌症的诊断价值
-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胆囊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5 例怀疑胆囊占位性病变患者行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本组65 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胆囊腺肌症15 例,胆囊癌25 例...
- 张秀秀刘利平赵育芳张扬苗燕陈娟孙永清
- 关键词:胆囊腺肌症超声造影二维超声
- 超声造影联合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的患者122例共157个甲状腺结节的检查资料,分析图像特征进行常规超声TI-RADS分类,根据CEUS增强模式,将造影后结节重新进行T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CEUS后TI-RADS分类与单纯常规超声TI-RADS分类的诊断效能。结果:甲状腺结节CEUS后TI-RADS分类曲线下面积(AUC=0.900)大于单纯常规超声TI-RADS分类(AUC=0.808)。单纯常规超声TI-RADS分类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6%(80/98)、67.8%(40/59)、76.4%(120/157)、80.8%(80/99)、68.9%(40/58),CEUS后TI-RADS分类诊断分别为98.0%(96/98)、78.0%(34/59)、90.4%(142/157)、88.1%(96/109)、95.8%(46/48),CEUS后TI-RADS分类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单纯常规超声TI-RADS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0,P<0.001)。结论:CEUS联合TI-RADS分类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比单一常规超声TI-RADS分类高。
- 潘燕刘利平刘静静孙永清王潇婧张肖琴
- 关键词: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双功能甲状腺结节诊断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