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红英
- 作品数:15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液透析患者非计划性结束透析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发生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的47例次(47例)患者为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组,采取1个病例匹配3个对照法选取计划性结束透析的141例次(141例)患者为计划性结束透析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饮水过多、服用降压药、采用无肝素透析、护理人员上机前未进行健康教育、未严格执行如厕管理规范及未定时监测凝血6项为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10~7.124,P<0.05,P<0.01)。列线图模型验证显示,C-index=0.775,AUC=0.814。结论患者非计划性结束透析危险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针对危险因素实施精准干预,尽量减少或避免患者非计划性结束透析,以保障血液透析治疗效果。
- 秦婷汪红英余燕婷李雪娇刘立林刘静
- 关键词:血液透析降压药无肝素透析健康教育列线图
- 血液净化中心高危险药物管理的经验及体会
- 通过高危药品药学知识的培训,建立病区高危药品清点帐目本,责任落实到人,定人定期检查,将药品定位、定数,严格交接。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护理人员取药、配置均落实双人复核,增强了护理人员对病人安全...
- 刘静汪红英
- 关键词:血液透析用药安全
- 超声引导微波热消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热消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腺瘤增生的临床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例MHD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共32枚腺体在局部麻醉下经超声引导行微波热消融治疗,观察消融前后血清全段甲状旁腺(i PTH)、钙及磷水平,并评价瘙痒、骨痛等伴随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消融相关的副作用。结果:10例患者术后即刻、1 d、1周、2周、1个月、3个月的血清i PTH及钙磷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 PTH下降率>30%共10例,占100%;2例术前血清i PTH达4 000 pg/ml以上,术后仍处于较高水平,但骨痛、瘙痒等症状明显缓解;2例术后3个月血清i PTH上升至600 pg/ml以上,经活性维生素D等药物治疗后下降至300 pg/ml以下。2例(20%)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均于1个月内缓解;所有病例均无气管、食管、血管及颈部肌肉损伤,未发生感染。结论:经超声引导微波热消融治疗MHD患者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短期疗效确切、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新方法。
- 高占辉肖磊娟冯均才孙艳华刘静汪红英王霄剑艾敏姚志勇季大玺
- 关键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超声引导
- 远红外线治疗对特殊人群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比较远红外线治疗与未治疗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尤其对老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患者内瘘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肾脏科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0日行自体腕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91例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行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分为对照组45例(未行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和远红外线组46例(术后24 h行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2组术后12周内瘘临床成熟率和动静脉内瘘血流量。每组患者再分为不同亚组,根据年龄分为老年(≥60岁)和青中年(<60岁),根据原发病分为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和非高血压肾病,比较远红外线组与对照组不同亚组间12周后内瘘血流量。结果远红外线组内瘘临床成熟率高于对照组(97.1%vs 84.3%,P<0.05)。术后12周远红外线组内瘘血流量([575.9±8.5)mL/min]较对照组[(541.6±75.5)mL/min]明显增加(P<0.01)。远红外线组老年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高血压肾病患者内瘘血流量([540.8±50.7)mL/min、(549.3±68.1)mL/min、(565.6±40.3)mL/min]均较对照组[(480.7±51.9)mL/min、(497.3±47.9)mL/min、(505.6±40.3)mL/min]明显增加(P<0.01)。结论远红外线治疗能提高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动静脉内瘘临床成熟率,提高术后12周内瘘血流量,尤其对老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患者内瘘血流量改善明显。
- 余燕婷王霄剑张天艳刘威高占辉刘静季大玺汪红英
-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终末期肾脏病远红外线治疗血液透析
- 降低血液净化中心患者单人次医疗垃圾重量的研究与应用
- 探讨垃圾规范化管理在降低血液净化中心患者单人次医疗垃圾重量的应用效果.将医疗垃圾分类以及集中处理的措施有效实施,提升医院工作人员及患者、家属的相关知识水平,加大监管力度,节约科室支出,避免医疗垃圾的错放以及处理不当,为医...
- 汪红英王红艳王笑笑
- 关键词:血液净化中心垃圾分类
- 主护护理模式在CRRT护理人力的运用与探讨
- 探讨科学有效调配护理人力,实现肾内科高危病房主护护士承担危重患者CRRT护理工作,对病人提供连续、全程的照护,保证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CRRT是肾脏病房危重病人常用的治疗方法,其护理模式复杂多样,经近一年的高危病房主...
- 刘静汪红英方萌
- 关键词: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 1例严重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 报道1例严重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经1个月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日常生活能自理,病情好转出院,行门诊规律透析治疗。
- 秦秀兰汪红英
- 关键词:严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护理干预
- 基于肿瘤病人PICC导管相关血栓形成影响因素的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以肿瘤病人PICC导管相关血栓形成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为基础的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肿瘤科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7月—2022年6月和2022年7月—2023年6月于我院肿瘤科进行PICC置管的化疗病人分别为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组,对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并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PICC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对照组病人予以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采用以对照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为基础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肿瘤分期、血栓史、是否合并糖尿病、导管末端位置以及D-二聚体水平是肿瘤科病人PICC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抗凝药物的使用是保护性因素。预见性护理组4.17%发生PICC置管相关血栓,明显低于对照组(30.83%);预见性护理组病人护理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9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分期、血栓史、是否合并糖尿病、导管末端位置以及D-二聚体水平是肿瘤科病人PICC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使用抗凝药物是保护性因素。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基础的预见性护理不仅能够降低病人血栓的发病率,同时能够提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黄明辉汪红英李卉青宋媛谢蓝珠刘玲李桂丽刘婷婷梁端慧
- 关键词: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血栓形成预见性护理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与手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7
- 2017年
- 目的动静脉内瘘(AVF)狭窄发生率高,选择外科手术会造成患者血管资源耗竭,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可以保留可供造瘘的血管资源,但选择PTA或外科手术尚无更明确的界定。文中通过比较PTA和内瘘切除重建手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AVF狭窄的疗效,旨在寻找合适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0日南京明基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AVF狭窄的46例患者。包括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者为PTA组(22例),内瘘切除重建手术者为手术组(24例)。比较2组临床一般情况,术后6个月通畅率,总体通畅时间,以及手术不良反应。结果 PTA组内瘘血管狭窄个数较手术组增多[(2.78±1.43)vs(1.67±0.7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6个月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8)。PTA组内瘘血管共狭窄57处,其中吻合口12处狭窄(21.05%),狭窄程度平均为79.3%;内瘘静脉流出道43处狭窄(75.44%),平均狭窄程度为84.26%。PTA组3例患者发生肱动脉穿刺部位血肿,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吸收痊愈。手术组1例术中发生轻度渗血,处理后好转;术后4例有术侧手背轻度肿胀,逐渐好转;2组不良反应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3处及3处以上的多处狭窄优先选择PTA治疗,通畅率相当的同时可以更好的保留血管资源。
- 余燕婷高占辉赵刘兵肖磊娟郑志波朱润章汪红英吕献军季大玺
- 关键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动静脉内瘘通畅率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躯体衰弱合并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躯体衰弱合并认知障碍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南京市某2所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69例老年患者。使用临床衰弱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筛查有无身体衰弱和认知障碍,将参与者分为4组:正常组、仅有躯体衰弱组、仅有认知障碍组、衰弱合并认知障碍组。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探讨老年MHD患者躯体衰弱合并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269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躯体衰弱总的检出率为39.8%,认知障碍的总检出率为62.8%,仅有躯体衰弱的检出率7.1%,仅有认知障碍的检出率27.9%,躯体衰弱合并认知障碍的检出率34.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握力(OR=0.829,95%CI:0.736~0.933,P<0.01)、抑郁得分(OR=3.201,95%CI:2.028~5.054,P<0.001)、社会隔离得分(OR=0.788,95%CI:0.703~0.883,P<0.001)、查尔森合并症指数(OR=2.677,95%CI:1.528~4.688,P<0.001)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躯体衰弱合并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上应关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社会隔离、握力、查尔森合并症指数情况,早期识别与干预,延缓身体功能衰退,提高生存质量。
- 苑影影汪红英刘静陈静周怡易梦廷王雪菲莫永珍
- 关键词:老年血液透析认知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