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玲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常州市德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康复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1篇导尿
  • 1篇动机
  • 1篇延续性
  • 1篇置换术
  • 1篇智慧化
  • 1篇神经源
  • 1篇神经源性膀胱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人工全髋关节
  • 1篇人工全髋关节...
  • 1篇人工全髋关节...
  • 1篇髋关节
  • 1篇髋关节置换
  • 1篇髋关节置换术

机构

  • 4篇常州市德安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杨玲
  • 2篇何俊
  • 1篇谈雪梅
  • 1篇邓丽云
  • 1篇张艳

传媒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水柱法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测定的膀胱安全容量与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输尿管反流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背景脊髓损伤(SCI)患者易并发神经源性膀胱,而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因操作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及可重复性等优势而广泛用于评估SCI患者膀胱功能。目的分析经水柱法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测定的膀胱安全容量与SCI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输尿管反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7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SCI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46例,采用水柱法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测定患者膀胱安全容量,并进一步通过膀胱尿道造影术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输尿管反流。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平面、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最大膀胱压力、灌注方式、膀胱安全容量及漏尿/自排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CI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发生输尿管反流的影响因素。结果膀胱尿道造影术检查结果显示,在46例患者中,发生输尿管反流13例(2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IA分级A级(完全性脊髓损伤)〔OR=32.753,95%CI(1.332,805.642)〕、膀胱安全容量<300 ml〔OR=15.943,95%CI(1.707,148.919)〕是SCI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发生输尿管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SIA分级A级(完全性脊髓损伤)、膀胱安全容量<300 ml是SCI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发生输尿管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
蒋晓敏纪婕钱雪杨玲张艳汤燕周莉
关键词:脊髓损伤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康复护理应用动机式访谈的效果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康复护理应用动机式访谈的效果。方法将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增加动机式访谈护理。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4周后的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康复自我效能、髋关节功能(Oxford HipScore,OH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干预前康复训练依从性各维度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较干预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自我效能、OHS、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康复自我效能和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较干预前明显增高、OHS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高或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机式访谈可明显提升THA老年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与康复自我效能,同时促进了患者髋关节功能与生活能力的改善。
徐雯婕杨玲谭明敏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康复护理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患儿的康复治疗及社区智慧化延续性云康复模式的分析与思考被引量:1
2021年
背景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SCA-2)儿童期发病者十分罕见,目前除药物对症治疗外,积极进行康复治疗是尽可能维持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目的分析1例SCA-2患儿康复治疗过程及其社区智慧化延续性云康复模式,为SCA-2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2018年收治的1例SCA-2患儿的临床资料、康复治疗策略及社区智慧化延续性云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患儿经院内系统康复治疗30 d后协调、平衡、进食、步行能力等明显改善,日常生活基本自理;经社区智慧化延续性云康复治疗1年后,患儿记忆力、注意力出现下降趋势,但协调、平衡、转移、进食、步行能力无明显退步,且能完成室内10 m步行,日常生活基本自理,坚持日常校园生活,家庭支持和社会服务保障在持续完善中。结论本例患儿经院内精准化评估、院内系统康复治疗、社区智慧化延续性云康复治疗后协调、平衡、进食、步行能力等明显改善,日常生活基本自理;社区智慧化延续性云康复模式可能是社区医师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及终身性疾病患者康复治疗的新模式。
钱雪庄任何俊杨玲
关键词: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康复病例管理
ICF理念下膀胱管理对间歇性导尿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及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理念下膀胱标准化管理方案在间歇性导尿患者出院准备度中的应用效果,为有效指导临床决策、促进患者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优化出院指导质量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8月在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因脊髓损伤所致间歇性导尿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便利数据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最终收集到有效数据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膀胱管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基于ICF理念的膀胱标准化管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出院准备度、自我效能水平,并调查2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膀胱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出院准备度总分为92(87.50,96.00)分,对照组为80(78.00,84.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为(86.58±5.49)分,对照组为(74.87±7.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自我膀胱管理知识掌握与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分别为(63.17±1.79)分、(83.21±4.0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2.52±3.23)分、(66.57±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CF理念的膀胱标准化管理方案可以提高间歇性导尿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膀胱管理能力,以获得最佳的出院准备度,促进患者完成从医院专业照护到自我照护的顺利过渡,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改善出院后生活质量。
钱雪杨玲王洁谈雪梅邓丽云何俊
关键词:间歇性导尿脊髓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