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士超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荧光
  • 2篇氮掺杂
  • 2篇荧光共振能量...
  • 2篇荧光猝灭
  • 2篇猝灭
  • 2篇共振能
  • 2篇二胺
  • 2篇掺杂
  • 1篇氮化碳
  • 1篇乙二胺
  • 1篇游离氯
  • 1篇蔗糖
  • 1篇尿素
  • 1篇柠檬
  • 1篇柠檬酸
  • 1篇邻苯
  • 1篇邻苯二胺
  • 1篇核黄素
  • 1篇苯二胺
  • 1篇HG2

机构

  • 3篇闽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张士超
  • 2篇黄浩
  • 1篇翁文
  • 1篇邹丽玲
  • 1篇翁文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化学试剂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氮掺杂碳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游离氯检测中的应用
2017年
以蔗糖和尿素为前驱体,在油酸介质中通过溶剂热法一步合成了氮掺杂碳纳米粒子,量子产率为15.1%。基于次氯酸对氮掺杂碳纳米粒子的快速、高选择性猝灭,建立了定量测定水中游离氯含量的新方法。次氯酸浓度在0.05~25.00μmol/L范围内与氮掺杂碳纳米粒子的荧光猝灭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23 nmol/L。本方法可应用于实际水样中游离氯含量的测定。
黄庭庭邹丽玲赖雪婉黄浩张士超郭嘉庆翁文
关键词:蔗糖尿素荧光猝灭游离氯
氮掺杂碳纳米粒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测定核黄素
2017年
以柠檬酸和乙二胺为前驱体,在油酸介质中通过微波辅助法一步合成了氮掺杂荧光碳纳米粒子,量子产率达41.5%。碳纳米粒子与核黄素可发生有效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基于此建立了一种定量测定核黄素含量的新方法。测定核黄素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20μg/m L,检出限为68.5 ng/m L。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实际样品中核黄素含量的测定。
张士超林晨韵黄浩郭嘉庆黄庭庭冼嘉琪翁文
关键词: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核黄素乙二胺柠檬酸
荧光氮化碳纳米粒子的合成、表征及应用
荧光氮化碳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环境毒性低、荧光量子产率较高、稳定性良好和生物相容性优异等特点,使其在新型生物传感器开发、生物细胞成像、离子或有机物分析测定和光学器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一直是人们广...
张士超
关键词:邻苯二胺荧光猝灭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