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伟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3篇无取向
  • 2篇取向硅钢
  • 2篇无取向硅钢
  • 2篇硅钢
  • 1篇电工钢
  • 1篇轧带
  • 1篇织构
  • 1篇中间包
  • 1篇乳化液
  • 1篇取向电工钢
  • 1篇无取向电工钢
  • 1篇冷轧
  • 1篇冷轧带
  • 1篇精炼
  • 1篇过滤器
  • 1篇钢表面
  • 1篇包过滤
  • 1篇包过滤器
  • 1篇RH精炼
  • 1篇W300

机构

  • 4篇新余钢铁集团...
  • 2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万伟
  • 3篇余小琴
  • 2篇裴伟
  • 2篇冷烨旻
  • 1篇王华
  • 1篇胥建平
  • 1篇何水金
  • 1篇钟海清
  • 1篇廖德桥

传媒

  • 2篇江西冶金
  • 1篇河南冶金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连铸中间包过滤器在无取向硅钢生产中的应用实践被引量:1
2020年
为解决新钢公司生产的无取向硅钢发生的孔洞缺陷,对连铸中间包钙质过滤器进行了应用试验,介绍了过滤器的使用原理、构造、安装使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应用实践表明:在冶炼无取向硅钢时,中间包采用钙质过滤器可以有效去除钢水中的Al2O3类夹杂物,提高钢水的纯净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硅钢的铁损,且因孔洞缺陷造成的降级率可降低约50%,取得了较好的冶金效果。
余小琴裴伟杨小刚冷烨旻万伟
关键词:无取向硅钢
冷轧带钢表面乳化液残留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被引量:5
2019年
通过观察和分析新钢冷轧带钢表面乳化液斑迹的位置及形貌,探讨了带钢表面乳化液残留的原因,并通过采取优化机架内吹扫喷嘴布局、上防缠导板增加挡水板、维护吹扫设备等措施,使得乳化液残留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卢焱飞钟海清胥建平王华万伟何水金
关键词:冷轧吹扫
50W800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波动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50W800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检测时出现较大的数值波动,在线铁损曲线经常显示头、尾部铁损与钢卷中部有多种不同的变化情形,因此,头、尾部磁性的检测数据很难代表整卷的磁性特征。文中通过对现场磁性能数据的分析和在线铁损曲线的观察以及对3种样品的EBSD织构测定表征,分析总结了50W800电工钢磁性能波动的程度、组织-织构-磁性能的关系、不同类型磁性能的产生原因,结果表明,影响50W800电工钢磁性能最主要的因素是其{111}织构的强度、占比与晶粒尺寸,因此,要尽可能减少{111}织构强度、占比,增大晶粒尺寸。
冷烨旻冷烨旻裴伟余小琴余小琴
关键词:无取向电工钢磁性织构
W300无取向硅钢中大型夹杂物的影响及控制基础研究
2024年
结合扫描电镜、能谱仪和大样电解法解析了W300无取向硅钢中大型夹杂物分布、来源及影响,探讨了基于大型夹杂物控制的冶炼过程碳氧控制范围、最优顶渣成分和成渣路线。研究表明:无取向硅钢中大型夹杂物将引起成品孔洞、线状和表面起皮(翘皮)缺陷。静置时间由16 min提高至25 min,大型夹杂物总量由2.18 mg/10kg降至2.03 mg/10kg,主要类型仍为Al2O3、CaO-Al2O3-(SiO2)、Al2O3-SiO2-MnO和MgO-Al2O3。为实现RH精炼脱碳结束氧位满足150~300ppm要求,转炉出钢碳氧含量应控制在0.04~0.06%和500~650ppm。RH精炼终点最优顶渣成分为:w(CaO)=50~60%,w(SiO2)=0~15%,w(CaO)/w(Al2O3)=1.0~1.5。基于高铝无取向硅钢特点,中间包覆盖剂应选取低二氧化硅体系,连铸过程应考虑更换保护渣操作。
余小琴廖德桥万伟付兵乔家龙
关键词:无取向硅钢RH精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