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管癌的危险因素与发病机理研究现状探析
- 由于胆管癌的发病率较低,且较为分散,病因学研究很困难,临床上暂时无公认的明确癌前病变和病因。现在国内外较为公认的胆管癌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分为强相关因素及弱相关因素,其中强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Caroli ...
- 何嘉琦蔡建华张统一刘猛朱荔勇
- 关键词:胆管癌
- 胆囊癌合并急性胆囊炎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胆囊癌合并急性胆囊炎(AC)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到2019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1例胆囊癌合并AC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65±12)岁;18例合并胆囊结石。根据胆囊炎症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和中度组,分析胆囊炎症程度、手术方式等对生存的影响。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13例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确诊,另外8例为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术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9例。术后病理分期示0-Ⅰ期3例,Ⅱ期6例,Ⅲ期11例,Ⅳ期1例。剔除Tis和T1a患者,轻度组中位生存期38个月,中度组18个月,轻度组总体生存率优于中度组(χ^2=5.615,P<0.05)。行胆囊癌根治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LC患者为5个月,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术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优于LC患者(χ^2=8.412,P<0.05)。结论胆囊癌合并AC老年患者多发,胆囊炎症的严重程度和术式与预后相关。术中积极送冰冻病理学检查,建议非Tis和T1a患者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术。
- 何嘉琦朱荔勇蔡建华张统一刘猛王巍
- 关键词:胆囊肿瘤外科手术
- 动脉优先入路处理胰腺钩突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动脉优先入路处理胰腺钩突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采用动脉优先入路处理胰腺钩突的LPD治疗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58±10)岁。患者术前CT及MRI检查诊断胰头或壶腹占位性病变;肿瘤直径<4 cm,无明显血管受侵犯表现,无远处转移。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术中离断钩突时优先处理肠系膜上动脉(SMA),沿SMA根部右侧缘用超声刀骨骼化约3 cm,在SMA后方分离钩突系膜,然后将肠系膜上静脉推向左侧,自下向上完整游离钩突。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LPD,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72)min,术中钩突系膜离断处理时间(34±9)min,术中出血量(255±183)ml。术后病理示所有标本切缘均阴性,清扫淋巴结(14±8)枚。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其中B级胰瘘2例,胃瘫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腹腔出血1例,经开腹手术止血治愈。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在LPD中,采取动脉优先入路处理胰腺钩突安全、可行,该方法可使钩突完整切除,保证了肿瘤的根治性切除。
- 梁贇王巍姜翀弋何嘉琦蔡建华唐文皓涂彦渊王伟艺袁祖荣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胰腺钩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