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薇

作品数:14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耐药
  • 3篇血流感染
  • 3篇西格玛
  • 3篇六西格玛
  • 3篇精益
  • 3篇精益六西格玛
  • 3篇杆菌
  • 3篇肠杆菌
  • 2篇血培养
  • 2篇血培养阳性
  • 2篇致病
  • 2篇致病性大肠埃...
  • 2篇实验室
  • 2篇碳青霉烯
  • 2篇青霉烯
  • 2篇微生物实验室
  • 2篇六西格玛管理
  • 2篇耐碳青霉烯
  • 2篇耐药现状
  • 2篇精益六西格玛...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马薇
  • 13篇罗燕萍
  • 13篇叶丽艳
  • 11篇沈跃云
  • 10篇马艳宁
  • 10篇杨继勇
  • 8篇张有江
  • 4篇张永轻
  • 3篇叶坤
  • 2篇张樱
  • 2篇陈刚
  • 1篇王强
  • 1篇郭玲
  • 1篇陈荣
  • 1篇曲芬
  • 1篇王成彬
  • 1篇周光
  • 1篇胡翀
  • 1篇王丽凤
  • 1篇陈琛

传媒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流程优化中的应用
运用精益六西格玛(Lean Six Sigma)管理的方法,采用新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流程(DMAIC),通过对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透过繁杂的问题表象中查找并确定问题根源,依此来改善工作流程、去除浪费,...
叶丽艳张永轻马薇马艳宁沈跃云张樱杨继勇张有江罗燕萍
关键词:精益六西格玛管理
多重PCR方法快速检测血流感染10种常见病原菌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建立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等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快速、高效检测方法,并应用于血培养后病原菌的检测。方法以肺炎克雷伯菌khe基因、鲍氏不动杆菌OXA基因、肺炎链球菌LytA基因、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ddl基因、大肠埃希菌phoA基因、表皮葡萄球菌2312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铜绿假单胞菌ecfX基因、奇异变形杆菌ure基因序列为模板,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多重PCR扩增体系并优化。收集临床血培养报阳标本200份,应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法鉴定,并与传统血培养方法比较。结果多重PCR法可特异性扩增出10种病原菌目标DNA条带,200份报阳样本目标菌阳性预测值为60.5%,除传统血培养有1份漏检外,多重PCR与血培养法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多重PCR方法与传统鉴定方法相比,可大幅度缩短临床培养报阳后鉴定时间,其多种病原菌同时检测的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胡翀胡翀马薇张可昕何赏陈琛曲芬罗燕萍
关键词:细菌鉴定
MALDI-TOF MS在临床曲霉菌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在临床曲霉菌属鉴定中的应用,并评价其鉴定性能.方法 以ITS测序结果为金标准,对解放军总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临床分离的曲霉菌属采用VITEK MS V3.0进行鉴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V3.0数据库(含12种曲霉菌图谱)鉴定了9种曲霉菌,占总体分离菌株的86.24%.VITEK MSV3.0的鉴定符合率为91.49%,未获得结果的占16.51%;菌属符合率为93.62%,其中仅有两株杂色曲霉鉴定到属水平.根据鉴定置信度进行统计,88.30%的菌株获得了99%以上的鉴定率.首次未获得鉴定结果的占13.83%,鉴定错误率3.19%,二次提取后再次进行质谱鉴定未鉴定菌株降低到6.38%,鉴定错误率降到2.13%;结合传统鉴定和VITEK MS鉴定手段,属正确率为98.94%,种正确率为93.62%;其他真菌对曲霉菌鉴定的影响度为0%.结论 MALDI-TOF MS作为传统鉴定方法的有力补充,应用于曲霉菌鉴定给工作带了很多便捷,提高了种水平鉴定准确率,使得真菌实验室鉴定水平得到了提高.
叶丽艳王强沈跃云叶坤马薇陈刚杨继勇罗燕萍
关键词:曲霉菌属光谱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2008—2016年某医院耐碳青霉烯肠杆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了解2008—2016年我院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控制和治疗此类细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对上述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15-M100的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和结果分析。结果 2008—2016年我院自临床标本中共检出CRE菌株703株,CRE率检出率为3.1%,并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肺炎克雷伯菌537株,大肠埃希菌59株,肠杆菌属47株。标本来源最多为呼吸道标本(44.2%),且其分离率最高(5.0%),病房来源最多为监护病房(45.2%);分离率最高的科室是呼吸监护室(26.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RE对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0.3%、53.1%和69.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80%。其中,肺炎克雷伯菌较其他菌种的耐药性高,除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庆大霉素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94%。结论 CRE菌株的分离数量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并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医疗机构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以遏制此类菌株的大范围播散流行。
叶丽艳马艳宁沈跃云马薇张有江杨继勇罗燕萍
关键词:碳青霉烯肠杆菌科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应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优化血培养阳性标本处理流程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通过优化血培养阳性标本处理流程来缩短阳性血培养检验结果回报时间.方法微生物科于2015年1月26日在细菌室启动了血培养阳性标本处理流程优化项目,将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应用于微生物学检验流程管理中.收集了项目启动日前后各约两个月中共124份血培养阳性且为肠杆菌科细菌的TAT数据,分析项目启动前的数据的TAT中位数、均值、标准差等数据分布特点及基准Z值、过程性能指数、百万出错机会等流程能力指标,并对TAT进行分解为六个时间段进行分析,找到流程改进的重点及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整改措施,对血培养检验流程实施优化再造.本项目应用MiniTab17.0统计软件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及双样本t检验.结果项目实施后,血培养平均周转时间由改进前的77.10h缩短至改进后的64.03h,改进后平均周转时间比改进前缩短了13.06h(16.94%),过程性能指数由0.49提高到0.88;基准Z值由1.48提高到2.63;改进后,除血培养的阳性报警时间外,其余的分解时间段均值在项目实施后均较实施前明显缩短.结论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应用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减少了等待时间,大大缩短TAT,使得工作效率和流程性能大幅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叶丽艳马艳宁马薇沈跃云张永轻杨继勇张有江罗燕萍
关键词:血培养肠杆菌科
北京某医院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流行及耐药现状
叶丽艳马艳宁沈跃云马薇张有江杨继勇罗燕萍
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在葡萄球菌菌血症中的临床诊断效能评价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所致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各科病房送检的血培养结果为葡萄球菌属阳性的患者临床资料和TTP。将所收集病例依据临床体征、检验结果等特征分为SA组、CoNS污染组、CoNS感染组,其中SA组依据耐药特征又分为甲氧西林耐药组(MRSA组)和甲氧西林敏感组(MSSA组),分析TTP对不同组病例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共收集葡萄球菌属阳性患者临床资料921份,其中CoNS污染组(n=596)、CoNS感染组(n=259),MSSA组(n=36)和MRSA组(n=30)。TTP在CoNS污染组、CoNS感染组、MSSA组与MRSA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表明TTP cut-off值为20.95h时预测CoNS感染和CoNS污染的灵敏度为0.93,特异性为0.90;15.55h预测SA感染和CoNS感染的灵敏度为0.70,特异性为0.82;14.70h预测MRSA和MSSA的灵敏度为0.80,特异性为0.92。结论 TTP对于早期判断葡萄球菌属菌血症的存在与否以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崔博沛叶丽艳马薇沈跃云赵乾罗燕萍
关键词:血培养葡萄球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216例混合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分析医院住院患者发生混合血流感染的病原学特点、耐药性及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8月-2015年12月发生混合血流感染21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及微生物检查结果进行数据收集,应用Whonet5.6进行耐药分析。结果混合血流感染的发生以外科为主占40.28%,其中肝胆外科占19.91%;共分离442株病原菌,依次是111株肠球菌属,占25.11%、83株大肠埃希菌,占18.78%、69株肺炎克雷伯菌,占15.61%;病原菌组合有45种,以6种组合为主;大肠埃希菌未出现碳氢酶烯类耐药菌株,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14%;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30.00%;鲍氏不动杆菌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达80.00%以上;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3.45%,粪肠球菌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混合血流感染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组合中病原菌的耐药性合理选用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严格监测药物敏感性。
叶丽艳袁培马艳宁沈跃云张永轻马薇罗燕萍
关键词:血流感染耐药分析
品管圈助力医技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被引量:3
2017年
在医技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创建积极向上的科室文化,有效提高医技人员工作效率、医疗服务质量和临床满意度等。对医技品管圈开展情况进行介绍,通过微力圈、闪电圈、同心圈3个案例介绍了其开展实效。指出在医技品管圈开展过程中,选定合适的主题十分重要,应科学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注重激发员工自动自发的精神潜力等。
马薇叶丽艳马艳宁叶坤张有江杨继勇罗燕萍
关键词:品管圈医技科室质量管理
2008-2016年某医院耐碳青霉烯肠杆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分析
叶丽艳马艳宁沈跃云马薇张有江杨继勇罗燕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