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楠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1篇蛋白
  • 1篇蛋白S
  • 1篇电图
  • 1篇电子监护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肥厚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分析
  • 1篇血清
  • 1篇易栓症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期
  • 1篇胎儿
  • 1篇胎儿电子监护
  • 1篇胎儿监护
  • 1篇胎儿监护仪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5篇王楠
  • 3篇王妍
  • 2篇赵扬玉
  • 2篇崔鸣
  • 2篇张舒
  • 1篇倪胜莲
  • 1篇李楠
  • 1篇孙丽杰
  • 1篇高炜
  • 1篇郭丽君
  • 1篇刘国莉
  • 1篇邢丽莉
  • 1篇李智飞
  • 1篇许琦

传媒

  • 2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自噬与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被引量:3
2016年
自噬自噬(autophagy)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自体吞噬(selfeating)。20世纪50年代比利时科学家Christian de Duve在电镜下观察到自噬体(autophagosome)结构,从而提出"自噬"概念。自噬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一种高度进化保守的分解代谢机制,是大量降解和回收利用胞质成分的保守过程,并产生氨基酸、核苷酸及腺苷三磷酸(ATP),实现营养物质再循环,维持自身稳定。
王楠崔鸣张舒
关键词:自噬心肌肥厚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DCD5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王楠张舒孙丽杰郭丽君高炜崔鸣
腹电式动态胎儿监护仪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3年
目的评价腹电式动态胎儿监护仪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于2022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招募130例妊娠晚期孕妇,采用腹电式动态胎儿监护仪和传统胎心监护仪分别进行监护,比较两组胎心数据一致性、胎心监护图形临床判读结果符合率、宫缩信号的一致性、母体心率一致性数据点,以及腹电式动态胎儿监护仪与多普勒胎儿监护仪的一致性、连续性及完整性。结果130例孕妇中,因器械缺陷等因素剔除15例(11.54%,15/130)。129例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中,平均胎心数据一致性占比为95.18%(95%CI:94.21%~96.15%);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中,平均胎心数据一致性占比为95.15%(95%CI:94.18%~96.12%)。FAS和PPS中,胎心监护图形判读符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78.26%和78.76%(95%CI:70.29%~86.23%;70.78%~86.74%);两种监护仪器械平均宫缩信号的一致性分别为80.00%vs 80.00%(95%CI:74%~87%;73%~87%);母体心率一致性占比平均分别为98.46%和98.45%(95%CI为96.73%~100.18%;96.71%~100.19%)。使用设备(3±1)d内患者无局部皮肤皮损或过敏反应等不良事件。结论与传统的多普勒胎儿监护仪比较,腹电式动态胎儿监护仪有效性高,安全可靠,可实现24 h长时间胎儿监护,可以有效判断胎儿宫内情况。
许琦王楠邢丽莉倪胜莲刘国莉王妍
关键词:胎儿心电图胎儿电子监护胎儿心率形态学分析
蛋白S缺乏症与产科并发症研究现状被引量:9
2018年
妊娠期妇女血液系统呈生理性的高凝状态,以减少分娩相关的出血并发症。易栓症是一种异常的高凝状态,蛋白S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易栓症。研究发现蛋白S缺乏症与产科不良妊娠结局,如复发性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死胎等有着密切联系,但对于孕期蛋白S缺乏的检验指标和正常参考范围,存在着较大争议,本文对蛋白s缺乏症与产科不良妊娠结局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王楠王妍赵扬玉
关键词:易栓症
妊娠期急性复杂性阑尾炎诊断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复杂性阑尾炎(CAA)的诊断特征。方法对2007年8月至2018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并且病理明确诊断的127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UCAA)组和CA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本组127例患者中CAA占37%。CAA组患者出现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的阳性比例均高于UCAA组患者。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症状开始到入院时间和外周血WBC计数临界值分别为15.5 h和17.11×10^(3)/mm^(3)时,诊断CAA的敏感性分别为76.6%和57.4%,特异性为75.0%和82.5%。症状开始到入院时间≥15.5 h(OR=8.435,95%CI:2.933~24.262)和外周血WBC计数>17.11×10^(3)/mm^(3)(OR=5.215,95%CI:1.626~16.729)是判断就诊时为CA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期阑尾炎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但CAA临床表现更重,当症状开始到入院时间超过15 h和外周血WBC计数超过17.11×10^(3)/mm^(3)时应高度怀疑CAA。
王楠李响李智飞李楠赵扬玉王妍
关键词:阑尾炎妊娠白细胞计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