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霞

作品数:5 被引量:63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人际
  • 2篇人际交往
  • 2篇社会
  • 2篇社会性
  • 2篇社会性别
  • 2篇教育
  • 2篇婚恋
  • 2篇婚恋观
  • 2篇交往
  • 1篇大学生
  • 1篇德生
  • 1篇调适
  • 1篇动机
  • 1篇心理援助
  • 1篇虚拟社会
  • 1篇院校
  • 1篇职校
  • 1篇职校女生
  • 1篇职业院校
  • 1篇职业院校女生

机构

  • 3篇南开大学
  • 3篇天津职业技术...
  • 1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天津市委党校

作者

  • 5篇王晓霞
  • 2篇关茹萍
  • 1篇元青
  • 1篇赵德华

传媒

  • 1篇职教论坛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5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被引量:47
2002年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是以网络为中介进行的 ,它与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显然不同 ,开放、自主、平等、间接、匿名等是其突出特征。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 ,也带来诸如人际交往失范、人际情感疏远和人际信任危机等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重视网络人际关系的调适 ,从普遍交往伦理规范的确立、法规的建设、教育与监控、心理援助、个人自我调整等方面对网上交往行为加以约束和调整 ,以促进虚拟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 。
王晓霞
关键词:虚拟社会人际交往伦理规范人际情感心理援助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留德生与中国文化对德传播被引量:2
2013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留德学生通过翻译、著述、讲学、举办文化展览等多种渠道,向德国传播了中国的传统学术、音乐和现代社会科学,展示了中国人的良好形象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一战后中德关系的改善和留德教育的发展为留德生对德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基本前提,大力宣扬中国文化是留德生的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责任,20世纪上半叶德国中国学的发展及德国知识界对中国文化的强烈兴趣,为中国文化的对德传播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元青王晓霞
关键词:文化传播
网络人际交往动机探析被引量:14
2005年
一种全新的人类交往模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诞生。对网上交往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是必须对网上交往动机进行探求。网民之所以热衷于网上交往,是由于网上交往可以充分展示、实现自我,能够满足现实社会所无法满足的各种欲望,并为人们寄托、宣泄情感提供平台,能够自主地扮演角色和转换角色,可以自主地归属自己所心仪的群体,能够随心所欲地谈情说爱。正是复杂多样的交往动机交织在一起,构筑了多彩的网络交往世界。
赵德华王晓霞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网络交往动机
当代职校女生婚恋观的误区及成因
2016年
当代职校女生的婚恋观存在着功利化、现实化、理想化的误区。这种现象是社会转型的现实、新式媒体的广泛应用、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自我认同焦虑等原因造成的。
关茹萍王晓霞
关键词:女大学生婚恋观社会性别教育
当代职业院校女生婚恋观的误区及引导被引量:1
2016年
当代职业院校女生的婚恋观陷入了功利化、现实化、理想化的误区。要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需要加强社会性别化过程的引导、社会性别的教育、将"社会性别纳入到主流决策"中。
关茹萍王晓霞
关键词:职业院校女生婚恋观社会性别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