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瀛
-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供体肝脏静态低温保存液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肝移植技术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器官保存技术的应用与创新。静态低温保存是目前肝移植供体保存最常用的方法,UW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被认为是静态低温保存液的金标准,而随着HTK、CE、IGL-1等保存液的出...
- 许瀛
- 肝移植术后结核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18年
- 目的总结肝移植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措施和治疗方法,分析结核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生存及预后情况,为肝移植术后结核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结核组(21例)和对照组(84例)。分析肝移植受体发生结核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情况。结果结核组21例,男19例,女2例;平均年龄(47.9±8.1)岁;移植术后确诊结核感染中位时间为10个月(0.7~182.4个月);2例患者因肝功能衰竭和肝癌复发死亡。单变量分析表明ABO血型相容不相同、T-BIL≥51μmol/L、SCr异常、腹水、术后细菌或真菌感染、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术后平均住院日等指标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BO血型相容不相同的肝移植(P=0.011,OR=14.316,95%CI:1.845~111.080)、SCr异常(P=0.005,OR=8.353,95%CI:1.928~36.184)、术后平均住院日(P=0.022,OR=1.032,95%CI:1.005~1.060)、CMV感染(P=0.008,OR=10.348,95%CI:1.820~58.836)是肝移植术后发生结核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ABO血型相容不相同、SCr异常、术后平均住院日较长、CMV感染是活动性结核感染的高危因素,肝移植术前应对潜伏性结核行感染筛查,确诊患者应术前进行抗结核治疗。
- 许瀛刘晋宁王鑫何莉蔡宝云林栋栋
- 关键词:肝移植结核
- 肝移植合并结核感染的诊疗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近年来,国内外已公认肝移植是治疗各类终末期肝病的最佳选择。若肝移植患者合并结核感染,则术后患者活动性结核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都将显著升高。终末期肝病及肝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由于合并结核感染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细胞免疫学检测方法敏感性下降、抗结核药物与免疫抑制剂间的相互作用等原因,使得这类患者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加困难。因此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术前进行预防性治疗,降低抗结核药物与免疫抑制剂间的相互影响,将有助于优化诊疗方案,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 许瀛臧运金林栋栋
- 关键词:肝移植结核病
- 供体肝脏静态低温保存液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许瀛林栋栋
- 肝移植合并结核感染患者的诊疗进展
- 许瀛臧运金林栋栋
- 欧洲肝肠移植协会(ELITA)《肝移植候选者及受者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共识》被引量:1
- 2018年
- 本文介绍了欧洲肝脏和小肠移植协会(ELITA)2017年发表的关于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肝移植候选者及受者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共识,提供了一系列详细的处理方法和建议,有助于临床医师的使用。
- 许瀛林栋栋卢实春
- 关键词:抗病毒药物小肠移植肝移植受者
- 公民器官捐献供者感染现状与应对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分析器官捐献供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应对措施,为感染供者的器官安全应用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93例器官捐献供者的资料,总结其感染特点并采取加强供体感染监测和早期积极预防或治疗的措施。结果 93例供体共分离出50例菌株,检出率最高的为铜绿假单胞菌12例(24%)和多重耐药菌株11例(22%)。梅毒抗体阳性4例,EB病毒感染2例,丙肝抗体阳性1例,HBsAg阳性1例。结论供体感染具有发生率高、耐药菌检出率高、耐药菌引发供体来源感染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应对供、受者严密监测并早期预防或治疗,完善以器官捐献为中心的信息共享来降低供体来源感染的风险。
- 何莉林栋栋刘晋宁王鑫许瀛
- 关键词:器官捐献
- 肝移植术后结核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 许瀛林栋栋
- 感染性供者器官安全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应用感染性供者器官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供、受者临床资料。根据供者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部位将受者分为3组,血流感染组(供者非耐药菌感染,16例)、非血流感染组(供者血流以外部位存在感染,20例)和未感染组(31例)。比较3组受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包括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手术时间、无肝期、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观察受者术后1、3、7、14、21 d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恢复情况;记录受者肝移植术后1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观察受者术后感染指标恢复情况,包括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降钙素原(PCT)。记录受者限制级别抗生素应用率及应用时间。结果3组受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受者术后各时间点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血流感染组受者术后3、7 d的NE%明显高于非血流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受者(均为P<0.05),血流感染组受者术后3、7、14 d的PCT明显高于非血流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受者(均为P<0.05)。血流感染组受者的限制级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时间均明显高于或长于非血流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受者(均为P<0.05)。结论在尽早应用抗生素的前提下,应用非耐药菌血流感染或其他局部感染捐献者的供肝是安全的。
- 何莉栗光明林栋栋刘晋宁王鑫许瀛
- 关键词:器官捐献肝功能恢复耐药菌感染
- 供肝静态低温保存液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 2016年
- 目前供者器官由于冷藏保存所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将会影响肝移植受者的预后,避免或减少这种损伤可提高移植后器官的功能和受者的生存期。现有两种方法可减轻移植器官缺血再灌注所致的损伤:(1)应用器官保存液冷藏保存器官;(2)应用机械灌注法保存器官。
- 许瀛李宁林栋栋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器官保存液肝移植受者供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