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霞
- 作品数:54 被引量:185H指数:6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紫杉醇175mg/m2,d1,3h静滴;顺铂25mg/(m2·d),d1-d3,21天-28天为一周期。化疗2周期以上,然后按WHO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CR1例,PR12例,NC14例,PD3例,总有效率43.3%,主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患者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疗效高,毒副作用可耐受的化疗方案,值得推广。
- 苏乌云刘彩霞邢智伟赵海燕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紫杉醇顺铂
-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了解β2微球蛋白(β2-MG)、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的临床检测方法,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门诊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使用免疫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β2-MG、CA153、CEA、CA125水平,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β2-MG、CEA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Ⅲ期患者的CA153水平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患者手术前后β2-MG、CA153和CEA水平相比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β2-MG检测为基准的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联合检测并不能增加乳腺癌临床诊断的特异性。结论虽然4项指标联合检测不能明显提高临床诊断的特异性,但β2-MG、CA153和CEA检测对患者术后随访的意义不能忽视,且CA153检测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 刘彩霞白俊文
- 关键词:乳腺癌Β2微球蛋白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25
- MAGI家族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2017年
- MAGI作为重要的支架蛋白家族,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等生物学过程。随着对MAGI家族的不断深入研究,近年来发现MAGI家族抑制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且其在不同肿瘤中的功能与作用机制已被陆续揭示。全文就MAGI家族成员的结构特征、相关结构域的功能及其在不同肿瘤中发挥的生物学作用与相应分子生物学机制等作一综述。
- 卢佳佳屈婷婷刘彩霞贾淑芹
- 关键词:肿瘤分子机制
- 胃癌组织中PIM-3的异常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研究并分析胃癌组织中PIM-3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2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胃癌组织根治性切除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分别测定PIM-3在50例胃癌组织和及其中25例患者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IM-3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有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癌旁组织中PIM-3的表达阳性率(16%)显著低于胃癌组织(90%);PIM-3的表达与胃癌组织中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转移和静脉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关系不大(P>0.05).结论 PIM-3参与胃癌组织细胞的分化、浸润和转移,促进肿瘤恶化和癌症发展.
- 刘彩霞康世荣
- 关键词:胃癌组织PIM-3
-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与RA发病机制及疾病发生发展的的关系。方法:检测50例RA病人和30例正常人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细胞数(流式细胞术)、类风湿因子及CRP(免疫沉淀法)、ESR(魏氏法),同时记录临床观察项目。结果:(1)活动期RA病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T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CD4+/CD8+比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活动期RA病人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的降低、CD4+/CD8+比值的升高,与缓解期RA病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缓解期RA病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缓解期与活动期RA病人比较,各临床参数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异常细胞免疫状态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CD4+/CD8+比值在RA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肖镇刘彩霞王勇白丽杰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T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
- 组蛋白H3K36甲基化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癌症是全球的主要健康威胁和疾病负担,尽管目前基于基因组学的研究使我们对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表观基因组学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尚有待进一步探索。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作为表观遗传学中重要的调控机制,在转录调控以及染色质重构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组蛋白修饰作为基因转录活性调节剂广泛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的进程中。H3K36作为主要的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位点,含有具催化活性的SET结构域,且利用其含有的SET结构域主要催化组蛋白H3赖氨酸第36号位的甲基化(H3K36me),发挥对靶基因基因转录活性调控作用,其靶基因往往为癌症的驱动因子。近年来研究表明,H3K36甲基化及其甲基转移酶可以促进胰腺癌、肺癌、急性白血病等多种肿瘤的进展及转移。为了分析和探究H3K36甲基化在恶性肿瘤中的背景,本文针对H3K36甲基化修饰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乌日汗刘彩霞
- 关键词:恶性肿瘤组蛋白甲基转移酶表观遗传学组蛋白甲基化
- LncRNA MALAT1通过靶向miR-146a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metastasis-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MALAT1)通过调节miR-146a对胃癌(gastric cancer, G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GC组织和配对正常胃上皮组织,将GC细胞MNK-45分为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 BC)组(未转染)、MALAT1 siRNA-NC组(转染MALAT1 siRNA-NC)、MALAT1 siRNA组(转染MALAT1 siRNA)、miR-146a mimics-NC组(转染miR-146a mimics-NC)、miR-146a mimics组(转染miR-146a mimics)、MALAT1 siRNA+miR-146a inhibitor-NC组(共转染MALAT1 siRNA+miR-146a inhibitor-NC)、MALAT1 siRNA+miR-146a inhibitor组(共转染MALAT1 siRNA+miR-146a inhibitor)。定量荧光PCR(qRT-PCR)检测胃组织或细胞中MALAT1、miR-146a表达量;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RNA pull down实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ALAT1和miR-146a的结合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蛋白及c-Myc、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蛋白表达量。结果 转染MALAT1 siRNA可明显降低MNK-45细胞的MALAT1表达量,敲低MALAT1或过表达miR-146a可降低细胞活力、克隆能力、迁移和侵袭,增加miR-146a表达,降低PI3Kp85α、PI3Kp85β、c-Myc、MMP9蛋白表达量及p-Akt/Akt水平;MALAT1可结合并靶向下调miR-146a表达;低表达miR-146a可逆转敲低MALAT1对MNK-4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效应。结论 MALAT1可能作为ceRNA吸附并降解miR-146a,敲低MALAT1可上调miR-146a表达,并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G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 邢智伟高紫玉高雅楠史雅瑄刘彩霞
- 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4年
- 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治疗模式之后的一种全新治疗手段。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的癌基因及其相关表达产物进行的治疗,是通过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和新生血管形成等多个靶点作用于肿瘤细胞,其特异性较强,不良反应相对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有许多种类,目前投入临床的靶向药物近几十种,正进行临床Ⅰ/Ⅱ期试验的靶向药物超过数百种,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机会。
- 苏乌云木其尔齐慧刘彩霞
-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
- Notch配体JAG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JAG1是Notch信号通路5种细胞表面配体之一,在乳腺癌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JAG1在正常乳腺及乳腺癌中均有表达,且其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有关,不同人乳腺肿瘤细胞系中JAG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也不同。JAG1表达升高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阴性率、脑转移、骨转移呈正相关,提示JAG1是乳腺癌复发和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也是更具侵袭性乳腺癌的特征。此外有研究发现JAG1作为抗肿瘤治疗的靶点具有许多优势,靶向JAG1可能为乳腺癌提供一个更大的治疗窗口,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也是未来探索的方向。
- 孙维廷刘彩霞
- 关键词:乳腺癌侵袭性预后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细胞亚群与Th_1/Th_2细胞因子的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刘彩霞肖镇秦毅强
-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T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