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海华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神经内分泌
  • 3篇神经内分泌肿...
  • 3篇肿瘤
  • 3篇内分泌
  • 3篇内分泌肿瘤
  • 3篇间质
  • 3篇间质瘤
  • 3篇分泌
  • 2篇多排CT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肿瘤
  • 2篇体层摄影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肠肿瘤
  • 1篇动态增强MR...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分析
  • 1篇胰腺

机构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邹海华
  • 5篇徐青
  • 4篇余静
  • 4篇施海彬
  • 3篇李燕
  • 3篇戴鑫
  • 1篇李响
  • 1篇曾亮
  • 1篇袁永丰
  • 1篇王成
  • 1篇王兴东
  • 1篇李德龙

传媒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动态增强MRI时间-信号曲线联合形态学分析在直肠癌转移/非转移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时间-信号曲线联合形态学分析在直肠癌转移/非转移淋巴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经病理确诊为直肠腺癌患者的247枚淋巴结(病理确诊76枚为转移淋巴结,171枚为非转移淋巴结)。首次评估,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根据T2加权图像记录淋巴结的短径、形状、边界以及内部信号等形态学特征,对淋巴结是否转移进行判断;再次评估,用后处理软件绘制每个淋巴结的磁共振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分为上升型、平台型以及下降型3种),影像科医师联合时间-信号曲线和形态学特征再次判断每个淋巴结的良恶性。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ROC曲线等方法进行统计。结果:上升型的时间-信号曲线多为转移淋巴结,而下降型多为非转移淋巴结;时间-信号曲线联合形态学特征可以提高对转移淋巴结判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敏感性从70.76%提高至84.21%,准确性从64.77%提高至79.76%)。结论:联合动态增强MRI时间-信号曲线辅助形态学特征诊断直肠癌转移或非转移淋巴结有积极意义。
邹海华戴鑫李燕余静施海彬徐青
关键词:淋巴结直肠癌
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和间质瘤的多排CT表现及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DNET)的CT表现,并与十二指肠间质瘤(DST)进行对照分析,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NET 9例及DST 1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病变CT表现,并对两者的CT表现进行比较。CT影像资料由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年资放射科医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增强模式、强化程度、肿瘤内部钙化、坏死囊变以及坏死所占体积比。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以及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DNET的最大径(2.18±0.75)cm小于DST(3.84±1.70)cm(P=0.012);DNET男性患者多见(6/9),而DST女性患者多见(8/14);DNET(6/9)和DST(9/14)肿块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DNET(8/9)和DST(11/14)肿块多发生在十二指肠降部,DNET(4/9)和DST(9/14)腔外生长多见;DNET肿瘤内部多均匀强化(8/9),DST肿瘤内部均匀强化少见(5/14)(P=0.029);强化程度DNET(6/9)、DST(11/14)二者多呈明显强化;DNET肿瘤内部坏死囊变较少(1/9),DST坏死囊变较多(8/14)(P=0.029),二者坏死部分所占肿块体积比存在差异(P<0.019)。结论DNET多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CT上多表现为较小的圆形、卵圆形肿块,增强后多呈明显均匀强化,肿瘤内部坏死囊变、钙化现象少见。与DST影像学表现在肿块大小、增强模式、肿瘤内部有无坏死囊变以及坏死体积比等方面存在差异。
邹海华宋佳成李燕戴鑫余静施海彬徐青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间质瘤
CT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CT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9月至2016年6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及临床资料,分析病灶的大小、密度、形态、强化程度等CT特点。结果 16例肿瘤均为单发病灶,长径大于2.0 cm,边界清晰,呈均匀低密度影,CT值20~38 Hu,肿瘤呈塑形生长,对邻近血管包绕、推移,但无侵润,3例伴有点状、针尖状、线形钙化(3/16),增强扫描15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15/16),14例静脉期渐进性轻度强化(14/16),强化幅度小于20 Hu。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李响邹海华徐青李德龙王兴东
关键词: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体层摄影技术
CT对胃肠道异位胰腺和间质瘤的鉴别诊断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CT对胃肠道异位胰腺和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0例胃肠道异位胰腺和30例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和CT表现。结果异位胰腺和间质瘤的生长方式、边界、病灶周围胃肠粘膜连续性、强化方式、强化程度、胃内病灶分布位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位胰腺多呈腔内生长、边界清、病灶周围胃肠粘膜连续、中度均匀强化、胃部病灶以胃窦部为多。间质瘤多呈腔内腔外混合生长、边界清者比例更高、病灶周围胃肠粘膜多不连续、明显不均匀强化、胃部病灶以胃体部为多。两者病灶的长径/短径的值、形态、C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比较CT图像中病灶的生长方式、边界、病灶周围胃肠粘膜连续性、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和胃内病灶分布位置能够对异位胰腺和间质瘤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魏赟邹海华余静施海彬徐青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异位胰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少见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诊断(附38例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和总结肺少见神经内分泌肿瘤(TC、AC、LCNEC)的临床及CT征象,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7年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江苏省肿瘤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8例肺少见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其中典型类癌(TC)12例、不典型类癌(AC)11例、大细胞肺神经内分泌肿瘤(LCNEC)15例。结果:(1)临床症状:三组TC患者的发病年龄最轻,LCNEC患者的发病年龄最大(P=0.000);LCNEC多有长期大量吸烟史(P=0.034)。(2)瘤体征象:TC、AC均以中央型多见,TC好发于肺叶支气管,AC好发于肺段支气管;LCNEC以周围型多见,好发于胸膜下肺实质(P=0.000);TC病灶最小,LCNEC病灶最大(P=0.021);TC病灶以圆形或类圆形多见(P=0.032),LCNEC病灶形态多样,更易呈现狭长形改变(P=0.005);TC病灶边缘光滑锐利,LCNEC病灶边缘多有分叶征(P=0.001);TC强化程度最高;LCNEC坏死更多见(P=0.030),强化程度最低(P=0.012)。(3)继发征象:TC较AC及LCNEC更易继发阻塞性肺不张(P=0.009);LCNEC更易出现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P=0.003)及胸膜受累(P=0.000)。(4)伴随征象:LCNEC更易合并弥漫性肺气肿等慢性肺部疾病改变(P=0.019)。结论:肺少见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SCT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曾亮邹海华崔灿王成袁永丰
关键词:X线计算机肺肿瘤神经内分泌瘤类癌
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和间质瘤的多排CT表现及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Duodenal neuroendocrine tumor,DNET)的CT 表现,并与十二指肠间质瘤(Duodenum stromal tumor,DST)进行对照分析,以提高诊断正确...
邹海华宋佳成李燕戴鑫余静施海彬徐青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间质瘤螺旋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