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电池负极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性能
  • 2篇三维有序大孔
  • 2篇锂离子
  • 2篇锂离子电池
  • 2篇锂离子电池负...
  • 2篇离子
  • 2篇离子电池
  • 2篇负极
  • 2篇大孔
  • 1篇氧化物
  • 1篇碳复合材料
  • 1篇陶瓷
  • 1篇金属
  • 1篇金属氧化物
  • 1篇过渡金属
  • 1篇过渡金属氧化...
  • 1篇复合材料

机构

  • 2篇长安大学

作者

  • 2篇李东林
  • 2篇樊小勇
  • 2篇苟蕾
  • 2篇王艳茹
  • 1篇陈光琦
  • 1篇张巍
  • 1篇孙茹
  • 1篇程旖旎
  • 1篇赵珍珍

传媒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维有序大孔Ni-Co-Mn过渡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被引量:3
2019年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为胶晶模板,溶胶凝胶法辅助制备出三维有序大孔Ni-Co-Mn混合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与相同组份的纳米颗粒相比,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具有大幅度提高的电化学性能。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具有高达1530mAh·g^-1的可逆容量,在1000mA·g^-1的电流密度下纳米颗粒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仅为328mAh·g^-1,而多孔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为876mAh·g^-1,比纳米颗粒材料提高了1.7倍;在100mA·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之后多孔材料的容量保持率几乎接近100%,而纳米颗粒材料仅为42%。这些结果表明,三维有序大孔结构Ni-Co-Mn混合金属氧化物具有较高的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曹婷李东林王艳茹孔祥泽李童心张世龙樊小勇苟蕾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三维有序大孔
三维有序大孔Fe2SiO4/SiO2@C锂离子电池负极纳米玻璃陶瓷-碳复合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
2017年
以聚苯乙烯(PS)胶晶作为铸模,采用纳米铸造工艺及后续煅烧的方法合成了三维有序大孔Fe_2SiO_4/SiO_2@C纳米玻璃陶瓷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溶胶-凝胶工艺产生的凝胶在650℃氩气氛炉中煅烧后,Fe_2SiO_4纳米晶体从含铁元素的SiO_2基玻璃中结晶析出,形成由Fe_2SiO_4纳米晶体、铁离子(Fe3+)修饰的玻璃态SiO_2和非晶碳组成的三维有序大孔纳米玻璃陶瓷。在50 m A·g^(-1)电流密度下进行充放电时,其放电容量可达450 m Ah·g^(-1)以上,电流密度增加到250 m A·g^(-1)时可逆放电容量仍旧稳定地保持在260 m Ah·g^(-1),而具有同样有序大孔结构和含碳量的非晶态SiO_2@C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在50 m A·g^(-1)电流密度时仅为15 m Ah·g^(-1)。这些结果表明,Fe_2SiO_4纳米晶体及Fe^(3+)有助于SiO_2基玻璃陶瓷实现可逆储锂过程。
孙茹李东林陈光琦张巍樊小勇苟蕾王艳茹程旖旎赵珍珍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玻璃陶瓷三维有序大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