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新辅助化疗
  • 2篇影像
  • 2篇肿瘤
  • 2篇化疗
  • 2篇分子
  • 2篇辅助化疗
  • 2篇DCE-MR...
  • 2篇DWI序列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造影
  • 1篇造影剂
  • 1篇乳腺癌术
  • 1篇乳腺癌术前

机构

  • 8篇河北省沧州中...

作者

  • 8篇徐丽娜
  • 6篇唐竹晓
  • 4篇李双标
  • 3篇李莉
  • 3篇陈雯
  • 2篇孙召龙
  • 2篇王浩
  • 2篇詹莹莹
  • 1篇李凤陈
  • 1篇于代友
  • 1篇彭鹏
  • 1篇戴士林

传媒

  • 3篇中国CT和M...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应用DCE-MRI联合DWI序列评估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核磁共振(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评估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病理确诊并治疗的42例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NAC治疗。记录并比较不同检查中患者肿瘤病灶大小、形态及转移情况,并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DCE-MRI联合DWI检查与病理结果相关性程度显著高于B超检查(P<0.05);B超检查诊断出现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31.25%和20.00%;DCE-MRI联合DWI检查诊断出现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46.88%和50.00%,DCE-MRI联合DWI检查诊断出现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B超检查(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序列检查可清晰显示乳腺癌患者NAC治疗前后其病灶情况,且对于其腋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更有利于指导患者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
唐竹晓徐丽娜孙召龙陈雯李瑞南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3.0T MRI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3.0T MRI影像学表现与癌基因指标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记录病灶组织ER、PR、c-erb B-2、p53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MRI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癌基因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112例乳腺癌患者中,71例患者病灶直径≤2cm,病灶多为不规则形,边缘多为分叶或毛刺征,强化方式以非环形强化为主;TIC类型Ⅱ型、Ⅲ型分别为54例、47例。112例乳腺癌患者ER、PR、p53、c-erb B-2阳性率分别为72.32%、74.10%、59.82%、66.96%;ER、PR、p53、c-erb B-2指标在不同直径、外观形态、边缘状态、强化方式、TIC类型中,阳性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直径>2cm、外观形态不规则、非环形强化者ER、PR、p53、c-erb B-2阳性表达率较高,随着TIC分型的上升ER、PR、P53、c-erb B-2阳性表达率也逐渐升高。结论乳腺癌3.0T MRI影像学表现与乳腺癌生物指标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通过分析MRI影像学表现可对患者临床治疗、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徐丽娜唐竹晓李双标徐文丽李莉李瑞南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学表现临床病理特征
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联合DWI序列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肿瘤组织变化应用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2
2022年
目的分析MRI成像动态增强联合DWI序列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中肿瘤组织变化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NAC前行MRI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对56例患者治疗前后肿瘤ADC值、前后、左右、上下直径、总体积进行分析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曲线类型变化。结果NAC治疗后前后、左右、上下直径以及肿瘤总体积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但治疗前后ADC值有所上升,但无明显差异(P>0.05);56例患者NAC治疗前多以TIC曲线以Ⅱ型(12例)、Ⅲ型(44例)为主,治疗后Ⅰ型11例,Ⅱ型14例,Ⅲ型31例,Ⅰ型较之前明显增多,Ⅲ型减少(P<0.05)。结论MRI成像动态增强联合DWI序列检查可直观反映出肿瘤NAC治疗后肿瘤形态学改变及TIC曲线变化,在NAC治疗中肿瘤组织变化应用可行性高。
唐竹晓徐丽娜孙召龙陈雯李瑞南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DWI序列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浸润性乳腺癌MRI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的MRI表现与其分子生物学指标ER、PR、Her-2、Ki-67表达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总结86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术前乳腺MRI检查表现(肿块大小、形态、边缘、强化形式)及其术后肿瘤细胞ER、PR、Her-2、Ki-67表达情况,分析其MRI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肿块大小与Ki-67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病灶形态、边缘毛刺征与PR、E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与Ki-67、Her-2的表达呈正相关;肿瘤强化表现与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与Ki-67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浸润性乳腺癌MRI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MRI动态增强的表现可以揭示肿瘤的生长行为,可以间接评价患者预后,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徐丽娜唐竹晓李双标徐文丽李莉詹莹莹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磁共振成像分子生物学
膀胱憩室癌的CT表现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膀胱内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膀胱憩室癌患者的CT资料,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密度、形态、边界、转移或侵犯以及强化特点、憩室颈部的肿块范围、憩室的数量。结果CT表现特征为憩室内结节或肿块,呈宽基底或部分带蒂,CT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影或混杂密度影,局部可见钙化,增强扫描结节或肿块呈不均匀中度强化,延迟扫描可见对比剂大部分充填。结论CT对膀胱憩室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对膀胱憩室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浩陈雯李凤陈于代友徐丽娜
关键词:膀胱肿瘤憩室体层摄影术
乳腺癌MRI诊断与Ki-67、P53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与Ki-67、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仅使用MRI进行诊断,观察组使用MRI联合Ki-67、P53免疫组织学测定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对乳腺癌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检查准确率为85.96%,观察组检查准确率为90.38%,两组患者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诊断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71.67%,观察组患者诊断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86.67%,两组患者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观察组患者的MRI评分与Ki-67、P53进一步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MRI评分与Ki-67、P53均呈现正相关性(P<0.05)。结论MRI评分与Ki-67、P53表达呈正相关性,三者联合可提高检测准确度,并且能使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显著提高。
徐丽娜唐竹晓詹莹莹李双标戴士林马红玉
关键词:乳腺癌KI-67P53敏感性
子宫输卵管造影的耐受性及相关疼痛的评估被引量:7
2018年
近年来,女性不孕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了国内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女性不孕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输卵管源性不孕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首要原因,大概占20%~35%^([1])。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不孕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它可以提供由输卵管和子宫引起不孕的原因,指导临床进一步的诊治^([2])。
王浩彭鹏徐丽娜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造影HSG造影剂耐受性
基于DWI和DCE-MRI的影像特征对四种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24
2021年
目的: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动态增强MRI(contrast-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的影像特征对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triple negative,TN)四种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98例,所有患者行DWI及DCE-MRI扫描,后行乳腺癌手术行病理分子分型鉴定。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各变量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分析并建模,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对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检验。结果:患者分子病理分型Luminal A型32例,Luminal B型45例,HER-2过表达型10例,TN型11例。ADC、IER值在鉴别乳腺癌分子分型时AUC<0.07,诊断效能较低;影像学特征鉴别分子分型时,显示DCEbior3.13correlation鉴别Luminal A型乳腺癌AUC=0.732;ADCrbio1.11sumvariance鉴别Luminal B型乳腺癌AUC=0.722;鉴别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ADCLG2.5min AUC=0.747;鉴别TN时5个影像学特征AUC均> 0.70。鉴别Luminal A和非Luminal A型的模型为0.005×ADCrbio1.11sumvariance+0.032×DCEbior3.13correlation-0.273;鉴别Luminal B和非Luminal B型的模型为-0.008×ADCrbio1.11sumvariance-0.003×DCErbio3.13variance+3.204;鉴别TN和非TN的模型为-0.163×DCELG2.5autocorrelation+8.904,各个鉴别诊断的AUC分别为0.787 6、0.744和0.773。经Hosmer-Lemeshow检验各模型P值均> 0.05,各个模型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论:MRI影像学指标ADC、IER值鉴别乳腺癌分子亚型价值有限,DWI和DCE-MRI相关影像学特征鉴别乳腺癌分子亚型有一定价值。
徐丽娜唐竹晓李双标李莉徐文丽李瑞南
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分子亚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