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英洁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土壤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凋落物分解
  • 1篇演替
  • 1篇演替阶段
  • 1篇养分
  • 1篇影响及作用
  • 1篇优势种
  • 1篇土壤养分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暖
  • 1篇区域分异
  • 1篇温带森林
  • 1篇小叶章
  • 1篇理化性
  • 1篇理化性质
  • 1篇环境因子

机构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密苏里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篇张英洁
  • 3篇靳英华
  • 3篇许嘉巍
  • 1篇贺红士
  • 1篇尹海霞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退化中的长白山西坡灌木苔原优势种分布差异被引量:6
2017年
长白山苔原带植被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灌木苔原中灌木植物分布范围萎缩,重要值下降。通过样方调查数据,分析灌木苔原中优势种的变化,灌木分布格局和灌木群落结构特征沿海拔的差异,旨在揭示长白山灌木苔原退化的区域差异,为明确其退化机理提供基础数据。研究表明:(1)长白山西坡灌木苔原退化严重,多种草本植物已经侵入,并成为优势种。目前7个优势种中灌木仅占2席,草本植物占据5席,与1979年的样方调查结果相比灌木优势种的数量和地位都明显下降。7个优势种均为聚集分布,各优势种分布呈现斑块化、分离化,统一的灌木苔原面临解体;大部分灌木苔原群落中,出现了草本层,苔原带下部灌木苔原中草本层高于灌木层,物种组成和群落形态接近草木苔原。(2)灌木在各海拔均仍有广泛分布,但其空间分布格局明显不同。在海拔2300m以下,灌木的分布产生较强的聚集现象,特别是在海拔2100m以下这种聚集分布现象更为突出;在海拔2300m以上灌木的聚集程度较弱。(3)长白山西坡灌木苔原退化的区域分异明显,在海拔2100m以下灌木苔原退化严重,成为草-灌苔原;在海拔2100—2300m之间,灌木苔原退化较严重,成为灌-草苔原;在海拔2300m以上,退化较轻,仍为灌木苔原。由此推断,长白山西坡灌木苔原的退化机理应包括两个方面:草本植物入侵,种间竞争导致灌木退化,以及环境变化导致灌木退化,二者皆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结果。
靳英华许嘉巍王绍先王嫒林张英洁金慧赵莹刘丽杰尹航贺红士
关键词:优势种区域分异
长白山苔原带小叶章上侵对凋落物分解、土壤养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导致许多低海拔的植物成功上侵到高海拔的生态系统,进而对凋落物分解产生明显的影响。而凋落物分解的微小变化都将对大气中CO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及土壤C储量产生显著影响,并可能导致全球气候的进一步变化。苔原生态系统...
张英洁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土壤养分气候变暖
基于地形因子的长白山高山苔原土理化性质空间差异被引量:14
2017年
为说明长白山高山苔原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差异,并为反演长白山高山苔原变化过程提供基础数据,在长白山苔原带选取132个土壤采样点,提取海拔、坡度、坡向、坡位4个地形维度;测定13项土壤理化指标,对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及因子分析;对土壤理化指标与地形维度进行回归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1)长白山高山苔原土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均较高,有机质含量为22.96%;土壤偏酸性,p H平均值为4.86;去除砾石后土壤颗粒组成中,粉粒含量最高,沙粒次之,黏粒再次。各理化性质指标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经过因子分析,将13个理化性质转化为无机养分供应因子、颗粒组成因子、有机养分供应因子。(2)海拔主要影响土壤的养分供应因子,包括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在研究区海拔范围内(2049~2239 m),与养分含量呈正相关;坡度主要影响土壤的有机养分供应因子,与养分含量呈负相关;坡位主要影响颗粒组成因子。(3)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坡度、坡向、坡位4个地形因子能解释42.8%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第一轴解释了28.2%的变化信息,第二轴解释了14.6%的变化信息。在长白山苔原带,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异的主要地形因子是海拔和坡度。
刘羽霞许嘉巍靳英华朱瑞帅牛莉平王嫒林张英洁
关键词:理化性质地形因子
温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下的土壤CO_2排放通量昼间变化被引量:13
2017年
采用时空替代法,在长白山北坡分别选取了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演替序列的5个不同阶段:草地、灌木林(幼龄林)地、白桦林地、阔叶杂木林地和红松阔叶林地,进行土壤CO_2排放通量昼间变化野外同步观测研究,旨在揭示温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下的土壤呼吸CO_2排放过程的差异,探究其与温度、湿度、土壤理化性质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温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下的土壤CO_2排放通量具有统一性,均为大气CO_2的源,这种统一性确保了小的时段(如昼间)观测能通过换算,实现CO_2排放量的估算。(2)CO_2排放通量的昼间排放都呈现出明显的单峰型,峰值在13:00—15:00左右,草地和灌木林地的峰值大概在13:00左右,明显提前于白桦林地、阔叶杂木林地和红松阔叶林地(14:00—15:00左右)。红松阔叶林地的土壤呼吸有明显的滞后性特征,峰值在15:00左右,比其他几个样地明显推迟。(3)土壤CO_2排放通量平均值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草地(2.760μmol m^(-2)s^(-1))、灌木林地(2.854μmol m^(-2)s^(-1))、白桦林地(3.048μmol m^(-2)s^(-1))、阔叶杂木林地(3.696μmol m^(-2)s^(-1))、红松阔叶林地(4.61μmol m^(-2)s^(-1))。随着温带森林演替的正向进行,土壤CO_2排放通量依次增大,次序为草地<灌木林地<白桦林地<阔叶杂木林地<红松阔叶林地。(4)环境因子中,0—5 cm土壤温度与土壤CO_2排放通量相关系数最高,土壤温度监测对土壤CO_2排放量的估算作用明显。
牛莉平许嘉巍靳英华尹海霞王嫒林刘羽霞张英洁
关键词:环境因子温带森林演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