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楠
-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间合并感染临床分析
- :老年急性白血病初次诱导化疗期间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相关性分析. 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病房收治的45例初发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分析诱导化疗期间合并感染的发生率、感...
- 张睿娟张楠楠杨林花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医院感染患病率
- 山西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异常控制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2012~2015年山西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监测和控制情况,为实施血液透析持续质量改进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山西省所有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医疗机构网上直报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和血钙、血磷、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等指标。各种相关数据的采集通过全国血液净化病例登记系统完成。相关数据整理后用Excell2003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2~2015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钙、血磷的检测率均偏低,血磷检测率近年来均在40%左右,血钙的检测率波动于35.7%~45.9%;血i PTH检测率更低,但有上升趋势,由8.9%上升至21.2%。以我国《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诊治指导》为标准,2012~2015年血液透析患者中各年度血磷达标者(1.13~1.78 mmol/L)分别占到41.6%、39.8%、40.7%和39.4%;性别分层显示血磷的控制情况女性明显好于男性;年龄分层分析显示年龄越小,血磷的控制越差,50岁以后的患者血磷控制明显改善,血磷的达标率也明显提高。2012~2015年血液透析患者中各年度血钙达标者(2.10~2.54 mmol/L)分别占到42.3%、49.8%、55.4%和56.4%,达标率逐年提高。性别分层显示血钙的控制情况女性略好于男性;年龄分层分析显示30~39岁,50~59岁及>70岁三个年龄段的患者血钙的达标率较高。2012~2015年山西省血液透析患者中,i PTH能控制在150~600 ng/L(达标)的患者分别占到58.3%、52.6%、51.2%和54.6%,各年度变化不明显。结论山西省维持性血透患者血磷、血钙及i PTH的检测率及达标率均偏低,血磷的达标率近年来无明显提高,血钙的达标率近年来逐步改善。
- 李静张楠楠张楠楠程丽娟程丽娟张晓华李荣山
- 关键词:血液透析流行病学
-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期间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初次诱导化疗期间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血液科病房收治的79例初诊老年AL患者临床资料。结果79例老年AL患者,初次诱导化疗期间感染发生率为88.6%(70/79),感染相关的病死率为8.6%(6/70)。70例感染患者中,有明确感染部位者占90.0%(63/70),居前3位的感染部位依次为肺部、胃肠道、血流;共检出病原菌11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42.5%(48/113),革兰阳性球菌占30.1%(34/113),真菌占24.8%(28/113),病毒占2.7%(3/113)。确诊/临床诊断侵袭性真菌病为30.4%(24/79),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混合性感染占34.3%(24/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粒细胞缺乏、急性髓性白血病是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粒细胞缺乏(OR=12.010,95%CI:2.346~107.973,P=0.000);感染组66例患者疾病完全缓解(CR/CRi)率为62.1%(41例),未感染组8例患者CR/CRi率为62.5%(5例),感染的发生不影响CR/CRi率(x2=0.001,P=0.983)。结论老年AL患者初次诱导化疗期间感染发生率高,肺部为最常见感染部位,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多见,且真菌感染率高,粒细胞缺乏增加感染的机会,感染的发生不影响疾病缓解率。
- 张楠楠张睿娟杨林花张耀方田雨露王梅芳董春霞
-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期间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特点及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 张楠楠张睿娟
-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联合WT1检测早期MRD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预后分析
- 张楠楠张睿娟覃艳红徐智芳张耀方任方刚陈秀花杨林花
- 伴严重出血的慢性髓系白血病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1病例资料患者1,男,24岁,主因间断牙龈出血2周,视物模糊4d,发现白细胞增高1d于2015年4月7日入院。体检:腰背部及双下肢皮肤散在片状瘀斑,双侧颈部、锁骨上、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右眼视力减退,胸骨压痛阳性,脾大:Ⅰ线13 cm,Ⅱ线23cm,Ⅲ线+3cm。
- 张楠楠张睿娟王梅芳马艳萍李建兰
- 关键词:出血
- 银屑病相关急性白血病3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 探讨银屑病相关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39例银屑病相关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9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1例,中位年龄42岁(13~76岁),中位银屑病史10年(1~30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23例(59.0%),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3例(33.3%),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3例(7.7%);复发9例,其中APL 4例,AML 4例,B-ALL 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PML-RARα融合基因异构体类型和银屑病史为APL复发患者的影响因素(均P〈0.05),但多因素分析显示两者均不是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银屑病相关APL和AML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96%(22/23)、46%(6/13),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96%、44%,3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77%、38%。结论 银屑病相关急性白血病患者以APL居多,预后较好;银屑病相关AML、ALL患者CR率及长期生存率低,后期应考虑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田雨露张睿娟张楠楠杨林花
- 关键词:银屑病预后
- 2013—2015年山西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5
- 2018年
-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血液透析(HD)是一种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主要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本研究对我省2013年至2015年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发病率及年底点患病率、原发病、透析龄、首次透析血管通路、透析频率等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初步了解山西省血液透析患者现状,对研究危险因素、预后分析等提供数据基础,也为血液净化的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 张楠楠武晴文李静李荣山王利华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慢性肾脏病公共卫生问题终末期肾脏病
- 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期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初次诱导化疗期间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病房收治的2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真菌感染临床特点。结果 2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期间确诊/临床诊断侵袭性真菌病率为25%(50/200),共检出病原菌47株,念珠菌占89%(42/47),居前三位的感染部位是肺部、血流、胃肠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中性粒细胞缺乏是真菌感染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初次诱导化疗期间真菌感染率高,肺部为最常见感染部位,且以念珠菌居多,常发生于老年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
- 张楠楠张睿娟张建华张耀方杨林花
- 关键词:白血病诱导化疗真菌病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50例临床分析
- 2017年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以持续性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出血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部分患者仅有血小板减少而没有出现症状。
- 陈阳王梅芳葛晓燕杨林花安泽峰张楠楠张建华张睿娟康建民
- 关键词: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血小板生成素复治患者巨核细胞脾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