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管支气管软化症误诊为支气管哮喘1例被引量:3
- 2010年
- 患者,女,56岁。因发作性喘息5年余,再发2d,于2010年1月9日收入呼吸科。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偶尔咳嗽,咯少量白色泡沫痰,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予以解痉平喘,抗感染治疗(具体治疗不详),症状可缓解。
- 李志莹宋冰陈济明黄立霞陈升汶黄平陈延伟
-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支气管哮喘误诊
- T细胞异常活化及亚群失衡与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表现的相关分析
- 2003年
- 黄慧陈升汶傅应云邱晨陶维华吴福成韩雪梅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稳定期
- 葡萄球菌属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监测被引量:20
- 2003年
-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葡萄球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受试菌为临床分离的 2 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75 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采用Kirby 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为 32 .4 % ,万古霉素对MRSA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敏感率 10 0 % ;MRSA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低于 5 0 %。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对青霉素敏感率为 10 .0 % ,对多数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率 >90 % ,对红霉素、克拉霉素的敏感率为 4 0 %左右。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CNS)对多数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低于 5 0 % ,无万古霉素耐药株 ,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SCNS)对多数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70 %。结论 :MRSA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 。
- 杨健陈升汶吴伟元何林卢月梅
- 关键词:抗生素葡萄球菌耐药性
- 深圳市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的现状与变迁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调查 1998~ 2 0 0 0年深圳市人民医院常见致病菌流行分布、耐药性现状与变迁。方法 采用 2 1种抗菌药物纸片 ,Kirby -Bauer琼脂扩散法测定医院分离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10 72株细菌中 6 82株 ( 6 3 4% )革兰阴性菌 ,390株 ( 36 6 % )革兰阳性菌。 2 0 0 0年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阳性率分别是 43 2 %和2 9 3 % ;与 1998年相比较大肠杆菌产ESBL阳性率明显增加。 3 4%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 1998~ 2 0 0 0年连续 3年监测中 ,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性增加 ,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 6 1 9%~73 .9%。 2 8.6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5 8.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甲氧西林耐药株 ,但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 本地区常见致病菌耐药性较严重 ,故在临床使用抗生素时 ,应注意细菌耐药性现象 。
- 陈升汶杨健何林卢月梅
- 关键词:耐药性细菌抗生素
- 革兰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分析-发现四种新基因
- 陈升汶卢月梅张阮章王沙燕何林穆雪鵾钱春莲吴劲松李勇
- 该研究应用PCR及DNA测序技术对深圳地区200多株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基因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所有产ESBLs菌株TEM、SHV及CTX-M基因,同时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10多种常用抗生素对所有产ESBLs菌的最低...
- 关键词:
-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测序新基因
- SHV-59型β-内酰胺酶的克隆与表达
- 2009年
- 目的构建SHV-59型β-内酰胺酶的表达载体。方法抽提菌株的质粒,应用PCR扩增SHV-59基因全长编码序列,扩增产物经Nde I、Xho I酶切后连接至pET-26b(+)表达载体,重组质粒经酶切及DNA测序确证后,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超声破碎法提取表达蛋白产物,检测其活性,等电聚焦电泳检测蛋白的等电点(PI)。结果PCR扩增获得879 bp的产物,重组表达载体经Nde I、Xho I酶切及DNA测序后表明,目的基因已成功接入表达载体,重组菌的粗提物经头孢硝噻吩检测显示具有β-内酰胺酶活性,表明载体[pET-26b(+)/SHV-59]构建成功。目的等电点为7.6。结论β-内酰胺酶SHV-59在原核表达细胞中实验了基因重组表达,为进一步分析酶的特性提供条件。
- 卢月梅张阮章王沙燕胡玉华穆雪鵾何林陈升汶
- 关键词:Β-内酰胺酶原核表达等电聚焦电泳
-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难治性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灌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灌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2周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灌洗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76.67%,致病菌清除率为86.61%,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40.74%,致病菌清除率为45.45%,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安全有效。
- 李志莹宋冰陈济明杜秀芳陈延伟黄平陈升汶
- 关键词: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难治性肺部感染
- 哮喘患者呼吸道基底膜厚度检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测量正常人和哮喘患者呼吸道基底膜厚度 ,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 ;并探讨哮喘患者呼吸道基底膜厚度的改变情况。方法 对哮喘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行黏膜活检 ,将标本制作成超薄切片 ,HE染色和PAS染色 ,光镜下测定呼吸道基底膜厚度。结果 HE染色和PAS染色哮喘患者呼吸道基底膜厚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但同组之间两种方法示基底膜厚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E染色和PAS染色都可用于测定基底膜厚度 ,但如果观察细胞结构 。
- 崔曼丽陈升汶邱晨陶维华吴福成陶瑜
- 关键词:哮喘纤维支气管镜黏膜支气管哮喘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弥漫肺泡出血一例
- 2009年
- 患者女,26岁,因咳嗽、咯血痰、发热2个月,加重伴呼吸困难1周,于2008年7月2日入院。5月起无诱因咳嗽、咯血痰、发热,偶胸闷,无胸痛、气促、盗汗,当地医院拟诊为“急性支气管炎”,予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1周前症状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发热达40.3℃,遂到我院就诊,门诊以“肺部感染”予抗感染治疗,但症状继续加重,咯血、不能平卧,遂收入院。患者起病以来精神、
- 傅应云何正强穆雪鹍李亚珍韩雪梅杨蓬陈升汶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肺泡出血抗感染治疗弥漫急性支气管炎疗效不佳
- 胃肠手术后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PP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2例胃肠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PPC组和非PPC组,比较两组患者66个观察项目的差异性,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6例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2%(206/85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31个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51)、伴存呼吸疾病(OR=2.942)、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OR=0.977)、术前抗生素使用时间(OR=1.068)、术中气管插管时间(OR=1.003)、保留鼻胃管时间(OR=1.05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OR=1.939)为发生PPC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术前伴存呼吸疾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术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术中气管插管时间、保留鼻胃管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的胃肠手术患者易发生肺部并发症。
- 李志莹宋冰陈济明杜秀芳陈升汶黄平
- 关键词:术后肺部并发症胃肠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