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园

作品数:19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结核
  • 13篇肺结核
  • 8篇耐多药
  • 7篇多药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5篇药物性
  • 5篇利奈唑胺
  • 5篇结核患者
  • 5篇抗多种药物性
  • 5篇肺结核患者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耐多药肺结核
  • 3篇恶唑
  • 3篇恶唑烷酮
  • 3篇恶唑烷酮类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结核
  • 2篇糖尿病合并

机构

  • 19篇广州市胸科医...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袁园
  • 18篇冯治宇
  • 18篇邝浩斌
  • 17篇汪敏
  • 16篇张宏
  • 10篇覃红娟
  • 8篇谭守勇
  • 8篇叶锦泉
  • 2篇谢育红
  • 2篇廖雅怡
  • 2篇李艳
  • 2篇梁敏青
  • 1篇方琼
  • 1篇陈玉梅
  • 1篇龚芳
  • 1篇谢艺开
  • 1篇蔡杏珊

传媒

  • 5篇中国防痨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抗结核药物(ATD)引起DIHS致FT1DM患者的病情变化,结合治疗经过等临床资料,总结诊疗方法。结果病例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皮疹、肝功能受损,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完善胰岛功能、胰岛素相关抗体、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检查后确诊为FT1DM,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症状、检验指标改善。结论ATD引起的DIHS可导致FT1DM的发生,出现DIHS时,应注意临床特征变化,完善相关检查,及早诊治。
汪敏吴迪陈泽莹冯治宇袁园张宏黄显林邝浩斌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暴发性1型糖尿病文献复习
糖尿病与肺结核共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肺结核共病(DM-TB)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方法以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广州市胸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和门诊确诊的DM-TB患者1948例,其中筛查出具备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及药敏结果的病例1012例,排除病历资料不完整病例,共获得资料完整病例438例,记录年龄、性别、血红蛋白、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病灶范围、空洞数量、治疗史、痰菌负荷量、利福平耐药。采用描述法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析1012例MD-TB患者对一、二线抗结核药耐药情况。按利福平是否耐药分为利福平耐药(RR-TB)组86例,并从其余利福平敏感的352例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86例作为利福平敏感(RS-TB)组。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将纳入病例的临床特征作为自变量,利福平是否耐药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M-TB患者利福平耐药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12例TB-DM患者利福平耐药率为13.3%,其中初治利福平耐药率6.8%,复治利福平耐药率45.9%,初复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956,P=0.000),耐多药率11.77%,其中初治耐多药率5.5%,复治耐多药率4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468,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治(OR=9.517,95%CI:4.333~20.904,P=0.000)为DM-TB患者发生利福平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增大(OR=0.440,95%CI:0.252~0.771,P=0.004)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DM-TB的利福平耐药患病率偏高,尤其是年轻患者和复治患者。对于DM-TB人群,及时耐药检测能早发现早治疗利福平耐药结核病。
杨子龙袁园汪敏汪敏冯治宇陈玉梅张宏冯治宇黄显林邝浩斌
关键词:糖尿病肺结核利福平耐药
耐多药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4年
耐多药肺结核的诊治是全球结核病控制的重难点问题,若合并糖尿病将进一步加大治疗难度,影响疾病的转归。本例患者自2015年开始,先后经历2次抗结核治疗失败,经过痰培养及药敏检查确诊耐多药肺结核,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的同时加强血糖的管理,最终治愈停药。本病例为耐多药肺结核与糖尿病共病患者的诊治提供了参考。
冯治宇袁园黄显林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耐多药
不同月份痰菌结果对含利奈唑胺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结局预测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估不同月份痰菌结果对含利奈唑胺方案治疗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结局预测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科2014年10月1日—2017年11月1日使用含利奈唑胺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患者,收集不同月份的痰涂片、痰培养结果,通过分析痰菌阴转情况,评价治疗结局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不同月份痰菌结果对于治疗结局的预测效率。结果纳入47例患者中成功治疗40例;失败7例,其中2例死亡;成功率83.0%,十二月末痰培养转预测灵敏度(91.5%)、特异度(88.4%)、阳性预测值(95.0%)、ORC曲线下面积(0.832,P=0.005),优于三月末、六月末、九月末的相关指标,是最优的治疗结局预测指标。结论比较其他月份痰菌结果,十二月末的痰培养阴转能更有效的预测治疗结局。
张宏邝浩斌覃红娟汪敏吴迪陈泽莹袁园冯治宇
关键词:痰涂片痰培养阴转利奈唑胺
利奈唑胺所致4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了解利奈唑胺(Linezolid,Lzd)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科2014年10月1日至2017年3...
张宏邝浩斌覃红娟汪敏袁园叶锦泉冯治宇
关键词:恶唑烷酮类超敏反应利奈唑胺
文献传递
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 A1c)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34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治疗时的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8%,826例)与血糖控制不良组(HbA1c≥8%,140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病原学药敏结果、影像学特点,分析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原学药敏结果及影像学特点。结果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病原学阳性率为81.41%,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的6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空洞率为68.86%,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的5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助于监测和判断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情况。
袁园汪敏冯治宇张宏吴迪陈泽莹黄显林邝浩斌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2型糖尿病肺结核
耐多药肺结核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内镜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TB)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内镜特点。方法纳入广州市胸科医院2008年10月1日-2016年6月30日住院的MDR-TB患者248例为研究组,并选取2015年全年住院菌阳非MDR-TB患者274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痰培养结核杆菌及异烟肼和利福平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人口资料。结果 248例MDR-TB患者,支气管镜检查诊断TBTB 175例(70.56%),无TBTB 73例(29.44%)。274例菌阳非MDR-TB患者支气管镜检查诊断TBTB 146例(53.28%),无TBTB 128例(46.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2、P=0.000)。MDR-TB合并TBTB中位年龄32岁,非MDR-TB合并TBTB中位年龄4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 932.00、P=0.001)。在MDR-TB患者中,TBTB侵犯右上支气管75例(42.86%)、左上支气管71例(40.57%),非MDR-TB患者中则为70例(47.95%)和60例(4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4、P=0.786)。MDR-TB患者中TBTB的分型分别是炎症浸润型76例(43.43%)、溃疡坏死型11例(6.29%)、肉芽增殖型13例(7.43%)、疤痕狭窄型72例(41.14%)、管壁软化型3例(1.71%),淋巴结瘘型0例(0.00%),非MDR-TB中,TBTB分型依次是50例(34.25%)、41例(28.08%)、9例(6.16%)、40例(27.40%)、5例(3.43%)和1例(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0、P=0.000)。结论 MDR-TB合并TBTB有较高的检出率,常见青年患者,多侵犯右上支气管和左上支气管,以炎症浸润型和疤痕狭窄型为主,需要重视MDR-TB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
邝浩斌梁敏青袁园谢艺开覃红娟冯治宇叶锦泉张宏谭守勇
关键词:结核抗多种药物性
贝达喹啉联合背景方案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贝达喹啉联合背景方案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广东省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59例耐药肺结核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80例)接受常规背景方案治疗,研究组(79例)在其基础上联合贝达喹啉治疗。于6个月后评估两组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及空洞闭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心电图QTc变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及空洞闭合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ALT、AS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QTcF值升高,心率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QTcF值比对照组高,心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转氨酶升高、白细胞减少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QT间期延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达喹啉联合背景方案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较佳,未引起肝功能指标异常,但QT间期延长发生率较高。
冯治宇邝浩斌邝浩斌张宏汪敏黄显林
关键词:耐药肺结核疗效肝功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相关性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并发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首次在广州市胸科医院结核科住院治疗的951例T2DM并发初治菌阳PTB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抗感染治疗效果。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治疗时是否继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根据入院检查时,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0.8×10^(9)/L与否,分为淋巴细胞计数正常组和低下组。分析NLR与研究对象继发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中继发肺部感染者有524例,占55.10%;感染组病灶范围以5~6个肺野为主(60.5%,317/524),明显高于非感染组(41.0%,175/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87,P=0.000)。感染组NLR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为6.79(5.10,9.70),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01(2.27,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545.00,P=0.000)。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低下者NLR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2.09(8.67,16.05)和4.26(3.71,6.39)]均高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正常者[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5.90(4.71,7.55)和2.97(2.25,3.80)];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低下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6.42(5.01,9.07)×10^(9)/L和3.13(1.88,3.51)×10^(9)/L]均低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正常者[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7.90(6.72,9.27)×10^(9)/L和4.57(3.70,5.40)×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5964.00、1695.50、18697.00、1257.00,P值均为0.000)。结论T2DM并发PTB继发肺部感染患者NLR水平明显升高,且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低下者容易继发肺部感染。
谭守勇袁园邝浩斌龚芳汪敏
关键词:结核糖尿病
营养支持对伴营养不良的肺结核并肺部感染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营养支持与肺结核伴营养不良者并肺部感染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9例伴营养不良的肺结核并肺部感染者随机分组,其中52例在常规抗结核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57例仅给予常规抗结核抗感染治疗为对照组。结果营养支持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48例(占92.3%),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39例(占68.4)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营养支持组患者肺部病灶吸收33例(占63.5%),与对照组患者肺部病灶11例(占19.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营养支持组患者感染控制有效48例(占92.3%),与对照组患者感染控制有效39例(占68.4%)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营养支持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8.67±3.64天,与对照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13.94±5.04天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伴营养不良的肺结核并肺部感染者行常规抗结核抗感染治疗同时予以营养支持可缩短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提高感染治疗有效率。
冯治宇谭守勇章志俊邝浩斌覃红娟叶锦泉袁园汪敏张宏
关键词:结核营养不良营养支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