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欢 作品数:23 被引量:68 H指数:5 供职机构: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张家口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miR-216a通过下调CAPN6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216a(miR-216a)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RCR)法检测组织中miR-216a和钙激活中性蛋白酶6(CAPN6)表达。转染miR-216a模拟物(miR-216a mimic)、CAPN6小干扰RNA(si-CAPN6)或共转染miR-216a mimic与CAPN6过表达质粒(pcDNA-CAPN6)至宫颈癌HeLa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APN6、切割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的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R-216a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t=52.968,P<0.05),而CAPN6 mRNA和CAPN6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值分别为26.622、45.036,P<0.05)。过表达miR-216a降低了HeLa细胞24、48、72h的增殖活力及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提高了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相对表达量(F=11.885~90.813,P<0.05)。过表达miR-216a降低了HeLa细胞中CAPN6 mRNA和CAPN6蛋白相对表达量(F值分别为58.990、156.82,P<0.05)。下调CAPN6降低了HeLa细胞24、48、72h的增殖活力及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提高了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相对表达量(F=42.390~241.912,P<0.05)。过表达CAPN6可逆转过表达miR-216a对HeLa细胞增殖、凋亡及凋亡蛋白的影响。结论miR-216a在宫颈癌组织中低表达,过表达miR-216a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其可能是通过靶向下调CAPN6表达发挥作用。 张贤雨 马欢 宋凤丽 张志林关键词:宫颈癌 增殖 凋亡 TRIM14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023年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14(TRIM14)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收集40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及癌旁正常宫颈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TRIM14基因表达。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将TRIM14小干扰RNA(si-TRIM14)转染至HeLa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MT相关蛋白和单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MPK)/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TRIM14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宫颈组织(P<0.05)。与si-NC组比较,si-TRIM14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迁移率、侵袭细胞数目均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升高,N-cadherin、Vimentin、Snail1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si-TRIM14组细胞中p-AMPK/AMPK比值高于si-NC组,pmTOR/mTOR比值低于si-NC组(P<0.05)。结论:TRIM14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干扰TRIM14表达可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抑制EMT,进而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张贤雨 马欢 张志林关键词:宫颈癌 迁移 食管癌根治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对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食管癌根治术后49例ARF患者和97例非ARF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并比较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ARF的因素。绘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因素预测食管癌根治术后ARF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和最佳截断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管癌根治术后ARF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语言软件4.0“rms”包构建预测食管癌根治术后ARF的Nomogram模型,分别采用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对Nomogram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对其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长、吸烟史、肺部手术史、吻合口瘘、胸腔粘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长的AUC分别为0.761、0.692、0.71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4.00岁、38.15 g/L、3.08 h。年龄(>54岁)、血清白蛋白水平(<38.15 g/L)、手术时长(>3.08 h)、吸烟史(有)、肺部手术史(有)、吻合口瘘(有)、胸腔粘连(有)是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ARF的独立危险因素。Nomogram模型预测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ARF的C指数为0.725(95%CI:0.640~0.772),阈值>0.21。校准曲线显示观测值与预测值之间保持较好一致性。Nomogram模型提供临床净收益并高于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Nomogram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可为食管癌根治术后ARF的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 马欢 任志慧 杜辉 李倩 李晓媛 田龙关键词:食管癌根治 ARF 食管癌根治术 列线图 模型构建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1-2023年住院患者阿片类药物应用情况分析及评价 2024年 目的:分析2021—2023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促进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1-01—2023-12月住院患者的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用Graph Pad Prism 8对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量、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销售金额、日均费用(daily drug cost,DDC)和排序比(B/A值)、科室分布和疾病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采用Graph Pad Prism 8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系数β评估药物使用情况随年份变化。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定量指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2021—2023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共涉及13种药物。2021—2023年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 mg)、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布桂嗪注射液、阿桔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消耗量始终处于前5位;口服剂型、注射剂型和贴剂使用量逐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 mg)消耗比值呈上升趋势。2021—2023年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 mg)、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布桂嗪注射液DDDs值始终处于前3位;除磷酸可待因片、盐酸吗啡片、盐酸布桂嗪片,其他药物DDDs处于上升趋势(β>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1—2023年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 mg)、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销售金额始终位于前5位,除磷酸可待因片、盐酸吗啡片、盐酸布桂嗪片,其他药物销售金额处于上升趋势(β>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1—2023年所有药物DDC呈上升趋势,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 mg)DDC值始终处于60元以上。2021—2023年盐酸布桂嗪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磷 王泽宇 王禹 乔廷廷 马欢 郝秀轻 郑茂东 颜娟关键词:阿片类药物 镇痛 合理用药 预防性延伸野放疗联合同步化疗与盆腔野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比较预防性延伸野放疗联合同步化疗与盆腔野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给予观察组预防性延伸野放疗联合TP方案(紫杉醇+顺铂)同步化疗,给予对照组盆腔野放疗联合TP方案同步化疗。在同步放化疗结束后4周,评价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癌胚抗原、糖类抗原50(CA50)]水平。统计两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LN)控制率。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CCA、癌胚抗原和CA5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其他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3年无进展生存率、PALN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3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盆腔野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相比,预防性延伸野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可以更好地改善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PALN控制率,远期疗效好,但增加了骨髓抑制的发生风险,两种疗法的近期疗效相当。 张贤雨 马欢 郝晓慧 刘晓玉 原娜 席强 张志林关键词:局部晚期宫颈癌 同步化疗 疗效 瑞贝生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癌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瑞贝生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74例高危型HPV感染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88)与B组(n=86)。A组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瑞贝生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HPV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为68.60%(59/86),显著高于A组的51.14%(4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HPV转阴率为88.37%(76/86),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72.73%(6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总生存率为90.70%(78/86),高于A组的80.68%(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9.74±2.12)个月,高于A组的(15.31±1.0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贝生联合同步放化疗可有效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可提高高危型HPV感染转阴率,并延长生存期。 马欢 张贤雨 张飞 李锦秋 张志林 卢秀荣 原娜 郝晓慧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宫颈癌 直肠癌患者BRMS1mRNA、PTN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及多效生长因子(PTN)在直肠癌患者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73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收集肿瘤组织及肿瘤旁(距离直肠癌组织5 cm以上)的正常直肠粘膜组织,分别作为直肠癌组(n=73)和癌旁组(n=73)。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研究BRMS1mRNA、PTNmRNA对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结果直肠癌组BRMS1mRNA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低,PTNmRNA阳性率较癌旁正常组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高分化、淋巴结无转移、Ⅰ+Ⅱ期、无血性转移、浸润深度未及浆膜、肿瘤距肛缘距离≤7 cm者BRMS1mRNA表达水平较组织中低分化、淋巴结转移、Ⅲ+Ⅳ期、血性转移、浸润深度达浆膜、肿瘤距肛缘距离>7 cm者高,PTNmRNA阳性率水平较组织中低分化、淋巴结转移、Ⅲ+Ⅳ期、血性转移、浸润深度达浆膜、肿瘤距肛缘距离>7 cm者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中低分化、浸及浆膜、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BRMS1mRNA低表达及PTNmRNA阳性表达为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RMS1mRNA高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长于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MS1mRNA、PTNmRNA在直肠癌患者中呈异常状态,并与患者预后生存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分子标志物和肿瘤治疗的潜在的靶点。 马欢 焦英华 李曙光 张贤雨 魏玉磊 田桂英 卢秀荣 原娜关键词:直肠癌 BRMS1 PTN 病理参数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21在宫颈癌放化疗疗效及预后中的作用分析 2024年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中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21(de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ADAM21)的表达,探讨其对宫颈癌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基于GEO数据库中数据集GSE56303、GSE56363宫颈癌放化疗疗效及TCGA数据库宫颈癌预后差异基因的筛选,获得差异基因ADAM21和磷酸脱氢酶样(phosducin like,PDCL)2。经GEPIA、TIMER、OncoLnc数据库验证ADAM21和PDCL2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住院的宫颈癌放化疗患者109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癌及正常组织中ADAM2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结果]数据集GSE56303和GSE56363和TCGA数据库的共有差异基因为ADAM21和PDCL2。经GEPIA、TIMER、OncoLnc数据库验证,ADAM21高表达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均<0.05)。ADAM2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30%(57/109)和34.30%(34/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ADAM21阳性和阴性组相比,在FIGO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109例患者放化疗有效率为72.48%,ADAM21阳性表达者放化疗有效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56.14%vs 90.38%,P<0.001)。随访截止至2023年1月31日,总生存率为65.14%,中位生存时间为33.77个月。与ADAM21阳性者相比,其阴性表达者的总生存率显著降低(57.89%vs90.3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DAM21蛋白、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放化疗疗效均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P均<0.05)。[结论]ADAM2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升高,ADAM21阳性表达者放化疗疗效和总生存率显著性降低。ADAM21可能是影响放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因素。 马欢 张飞 张贤雨 李锦秋 原娜关键词:宫颈癌 生物信息学 术前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回顾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术前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9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n=30)给予术前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B组(n=30)仅给予术前调强放疗治疗,C组(n=30)给予替吉奥化疗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血清TPS、CYFRA21-1水平变化情况,1年、2年、3年复发、转移、生存率,保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总有效率86.68%显著高于对照B组的46.67%和C组的50.00%,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三组TPS、CYFRA21-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TPS、CYFRA21-1水平均显著下降,且A组低于B组和C组(P<0.05);三组患者1年、2年复发、转移情况无显著差异;A组3年复发、转移情况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三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A组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三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A组保肛率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采用术前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疗效好于术前放疗。 马欢 焦英华 李曙光 张贤雨 魏玉磊 田桂英 卢秀荣 原娜关键词:局部晚期直肠癌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舒芬太尼诱导宫颈癌细胞自噬和凋亡并抑制癌细胞恶性增殖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宫颈癌细胞SiHa自噬、凋亡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舒芬太尼梯度浓度(3.125、6.25、12.5、25、50、100、200、400、800 nmol/L)作用下宫颈癌细胞SiHa细胞活力,选取4个舒芬太尼作用浓度(0、25、50、100 nmol/L)处理SiHa细胞24 h,采用流式细胞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iHa细胞凋亡及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LC3水平,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Beclin1、ATG7与增殖、凋亡相关蛋白P21、Survivin水平,采用RT-PCR检测细胞增殖相关基因Ki67、PCNA表达水平。结果随着舒芬太尼处理浓度的增加,SiHa细胞活力逐渐降低。50、100 nmol/L舒芬太尼处理下SiHa细胞的LC3Ⅱ/LC3Ⅰ、Beclin1、ATG7水平显著高于0 nmol/L舒芬太尼处理,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50、100 nmol/L舒芬太尼处理下LC3荧光信号高于0 nmol/L舒芬太尼处理,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50、100 nmol/L舒芬太尼处理下SiHa细胞凋亡高于0 nmol/L舒芬太尼处理。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50、100 nmol/L舒芬太尼处理下SiHa细胞克隆形成率降低,Survivin水平与Ki67、PCNA表达水平降低,而P21水平升高。结论舒芬太尼对宫颈癌细胞自噬、凋亡有促进作用,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可能与调节细胞自噬、凋亡、增殖相关蛋白或基因水平有关。 张贤雨 马欢 宋凤丽 刘晓玉 李植燕 原娜 郝晓慧 张志林关键词:宫颈癌 舒芬太尼 细胞自噬 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