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光冲
- 作品数:13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密闭式导管吸痰联合纤支镜吸痰法在治疗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中临床应用价值
- 2012年
- 目的:比较密闭式导管吸痰联合与不联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治疗脑出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度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并肺部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并观察其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中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密闭式导管吸痰联合纤支镜吸痰能显著降低肺部感染,且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居来提·阿不都克热木廖光冲阿娜尔汗·热合曼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脑出血肺部感染
- 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口愈合和换药的影响
- 2014年
- 气管切开术作为一种急救技术用以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氧循环,曾挽救了许多生命.但由于病人本身存在严重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分泌物污染切口等原因往往引起气管切口的感染,常见于气管切开后6-9天.切口感染后周围皮肤会出现红、肿、痛、分泌物多、湿疹,发热,不仅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治疗费用,还增长了死亡率,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临床常将纱布裁剪成倒“Y”或“E”字形,纱布易形成碎屑和线头脱落[1].重要的是脱落的线头和碎屑很可能是造成患者肺部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降低肺部感染,本研究对敷料进行精心设计、合理裁剪,气管切口保留碘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龚彩虹袁国祥廖光冲刘文静张萍赵建春
- 关键词:切口愈合护理干预换药ICU呼吸道分泌物气管切口
- 乳腺癌术后并发淋巴回流障碍的预防及治疗现状被引量:5
- 2010年
-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上肢淋巴水肿在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和(或)淋巴结区域放疗后的发生率为10%-35%,这不但会造成患侧上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而且还会继发严重感染,甚至致残,影响患者自理能力,易产生自卑心理,降低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力求确定一种最佳方法,现综述如下:
- 廖光冲吕书勤陆明
-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淋巴回流
- 雾化吸入不同剂量盐酸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不同剂量盐酸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9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观察A组(n=30)与观察B组(n=30)。对照组采用阿米卡星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3 mL盐酸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观察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6 mL盐酸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B组和观察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对照组,且观察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A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PaO_(2)均升高,且观察B组和观察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B组高于观察A组(P<0.05),PaCO_(2)均降低且观察B组和观察A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B组低于观察A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表达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WBC、GRA、PCT、CRP、ESR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B组和观察A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B组高于观察A组(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雾化吸入盐酸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效果显著,但采取6 mL剂量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生娣陈淼廖光冲袁国祥王铁柱
- 关键词:雾化吸入阿米卡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消水糊联合口服中药治疗乳癌术后
- 目的:采用临床随机开放试验研究,通过比较消水糊外敷联合中药内服与单用口服中药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评价消水糊临床应用价值,以期寻求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理想的方案。
方法:将...
- 廖光冲
-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
- 文献传递
-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脾多肽对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及呼吸动力学指标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脾多肽对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及呼吸动力学指标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1-2023.12收治的88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为4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营养支持、解痉、吸氧、化痰、机械通气、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脾多肽。对比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呼吸动力学指标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治疗后,两组T细胞亚群指标均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脾多肽可改善重症肺部感染临床疗效,减轻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呼吸动力学,提升免疫功能。
- 马晶陈淼廖光冲张岩鹏龙训辉
- 关键词:支气管镜肺泡灌洗重症肺部感染免疫功能
- 消水糊外敷治疗乳癌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观察
- 目的:采用临床随机开放试验研究,通过比较消水糊外敷联合中药内服与单用口服中药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评价消水糊临床应用价值,以期寻求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理想的方案。方法:将50例乳...
- 廖光冲
- 关键词:术后上肢水肿
- 文献传递
- GCS评分联合血清TSPO、RANTES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短期死亡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联合血清转位蛋白(TSPO)、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去骨瓣减压术(DC)后短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2例接受DC的sTBI患者,根据30 d(短期)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计算GCS评分和检测血清TSPO、RANTES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CS评分和血清TSPO、RANTES水平对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102例sTBI患者DC后30 d死亡率为30.39%(31/102)。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GCS评分降低,血清TSPO、RANTES水平升高(P<0.05)。死亡组合并多发伤、受伤至手术时间≥6 h、瞳孔散大、颅内血肿量≥40 mL、中线移位≥5 mm比例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手术时间≥6 h、瞳孔散大、中线移位≥5 mm、TSPO和RANTES升高为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评分增加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CS评分联合血清TSPO、RANTES预测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大于GCS评分和血清TSPO、RANTES单独预测(P<0.05)。结论:GCS评分和血清TSPO、RANTES水平与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独立相关,GCS评分联合血清TSPO、RANTES预测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价值较高,可能成为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辅助预测指标。
- 生娣陈淼廖光冲王铁柱袁国祥
-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和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评估效能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和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KL-6)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评估效能。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氧合指数(PaO_(2)/FiO_(2))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选120例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ANGPTL4和KL-6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ANGPTL4和KL-6与APACHEⅡ评分、PaO_(2)/FiO_(2)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血清ANGPTL4联合KL-6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评估效能。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血清ANGPTL4、KL-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ANGPTL4、KL-6的表达水平在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越严重,升高越明显(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ANGPTL4、KL-6的表达水平与PaO_(2)/FiO_(2)呈负相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4联合KL-6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入院28d内死亡的敏感度为90.14%、特异度为65.74%,AUC为0.900。结论:血清ANGPTL4、KL-6表达水平升高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增大密切相关,两者联合在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 马晶王英龙训辉张岩鹏廖光冲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净化时机选择对治疗期间微循环系统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究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净化时机选择对治疗期间微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和分级(RIFLE)标准将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分为1期(A组,n=56)、2期(B组,n=70)、3期(C组,n=74),所有患者皆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观察不同时期治疗前后微循环的变化。结果:三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在性别、年龄、空腹血糖浓度、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评分、体温、心率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微血管流动指数低于B组和C组,而灌注血管比例、灌注血管密度及总血管密度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患者血液流态积分、襻周状态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而襻顶血管直径显著大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在RLFLE诊断标准1期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血液净化,可以明显地改善治疗效果,促进微循环系统的恢复。
- 谢谦生娣廖光冲陈健张岩鹏
- 关键词:脓毒症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