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空调压缩机制冷量测量及其不确定度分析被引量:19
- 2004年
- 对空调用压缩机制冷量的测试原理及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引起测试不确定度的因素及评定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 赵军朋张薇王智忠束鹏程
- 关键词:空调压缩机制冷量不确定度测量方法
- 双管路燃气热泵(GEHP)系统仿真与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通过建立双管路燃气热泵(GEHP)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制热工况下系统的环境特性及部分负荷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双管路燃气热泵的一次能源利用率(PER)随转速升高而降低,即具有良好的部分负荷特性。对双管路GEHP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
- 崔国栋张薇赵远扬李连生束鹏程
- 关键词:热工学燃气热泵仿真余热回收
- 旋叶式汽车空调压缩机制冷剂替代及其测试系统研究
- 本文对搭建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制冷测试系统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系统工作过程稳态分布参数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对模型进行了迭代计算求解.在系统充注CFC12和HCFC134a的情况下分别对旋叶式压缩机中低转速下的变转速性能...
- 张薇王智忠李连生束鹏程
- 关键词:汽车空调制冷剂压缩机测试系统
- CO_2涡旋压缩机动力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通过对动盘和十字滑环所构成的力系进行分析,建立了CO2涡旋压缩机样机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全局牛顿法进行数值求解。在三种压缩机转速下,计算了十字滑环和曲柄销受力随主轴转角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主要运动部件的摩擦功耗随主轴转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提高,十字滑环受到的最大作用力分别为:21.07N,25.71N和30.81N,曲柄销受到的最大作用力分别为899.89N,1045.34N和1133.51N,主轴承的耗功百分比增加。在所计算的工况范围内,动静盘间的耗功是最大的机械摩擦损失来源,占到了总摩擦损失的45%左右,其次是主轴承耗功,占到了总摩擦损失的33%左右,十字滑环的耗功所占比例非常小,仅为0.23%左右。
- 郝璟瑛王智忠赵远扬李连生张薇卜高选
-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CO2涡旋
- 工质替代对压缩机环状阀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2003年
- 对制冷压缩机的气阀采用不同工质时的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气体密度的差异是导致气阀运动规律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样工况下 ,高密度气体需要匹配较大的弹簧力。更换工质后 ,可以通过调整气阀的刚度。
- 郭蓓张薇李连生束鹏程
- 关键词:工质气阀压缩机
- 余热直接利用型燃气机热泵变转速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针对带有直接利用余热装置的燃气机热泵系统发动机的变转速特性,在搭建的余热直接利用型燃气机热泵系统实验台上,对发动机转速为1 400~2 000r/min的燃气机热泵系统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转速的增加,一次能源利用率(PER)呈现先平缓增加后快速下降的趋势,当转速在1 400~1 800r/min的范围内时,PER值维持在1.34以上,变动幅度仅为2.3%,说明在此转速范围内且满足负荷的情况下,系统运转更为高效;在实验参数范围内,系统平均余热利用率达到83.5%,余热在制热量中的份额随转速的提高持续增加;低转速下余热份额减少,但此时较高的制热性能系数(COP)会补偿这一缺失,使得系统在1 400r/min附近的PER最高。该结果可为研究发动机余热的有效回收、利用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参考。
- 张薇彭学院尤利超王涛
- 关键词:燃气机热泵余热利用变转速
- CO_2涡旋制冷压缩机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0年
- 分析了国内外在CO2涡旋压缩机泄漏、润滑、整机性能方面所取得的理论与试验研究成果,指出径向泄漏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压缩腔喷油、轴向柔性机构等解决措施,并预测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郝瑛李连生赵远扬张薇
- 关键词:CO2涡旋压缩机制冷
- 高压叶片泵流体泄漏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针对以水作为介质的叶片泵内部泄漏的分析,建立了泄漏模型,分析了各泄漏通道的几何特点、运动特征和压差与泄漏量之间的关系。模拟各个泄漏通道的泄漏量,将计算的容积效率与试验测得的容积效率进行了比较,对各个泄漏通道的泄漏流量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影响容积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为叶片泵的设计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海竹卢勇张薇束鹏程
- 关键词:叶片泵数学模型容积效率
- 一种新型涡旋型线的几何理论研究被引量:12
- 2003年
- 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型线,由大圆弧、小圆弧和直线交替构成,称为双圆弧加直线单元组合型线,简称AAL型线,并建立了该型线的基本几何理论,推导了工作腔容积.分析结果表明:该型线与渐开线相比具有较大的有效容积比和较小的内容积比,吸气增压效果明显,使得压缩过程趋于平缓,有利于减缓气体力对主轴的冲击;设计加工也较方便,在相同的排气量下具有较小的外径尺寸.可见,采用AAL型线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涡旋压缩机的性能.
- 王国梁李连生张薇束鹏程
- 关键词:涡旋机械型线工作腔
- 采用对称圆渐开线加直线修正涡圈始端型线的研究被引量:7
- 2001年
- 为了提高涡旋机械的整机性能 ,采用对称圆渐开线加直线的方法对涡圈始端型线进行了修正 .建立了对称圆渐开线加直线修正的几何理论 ,推导了啮合阶段的排气腔容积的计算公式 .研究结果表明 :涡圈始端采用对称圆渐开线加直线修正时 ,动、静盘涡圈仍能保证正确地啮合 ;涡圈始端对称圆弧修正是对称圆弧加直线修正的特例 。
- 王国梁郭蓓李连生张薇束鹏程
- 关键词:涡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