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盛昌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农业
  • 2篇教育
  • 1篇心理
  • 1篇心理适应
  • 1篇心理适应性
  • 1篇性教育
  • 1篇院校
  • 1篇中国报刊
  • 1篇融资
  • 1篇融资方式
  • 1篇社会
  • 1篇社会适应
  • 1篇社会适应性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旅游
  • 1篇剩余劳动力
  • 1篇剩余劳动力转...
  • 1篇师院
  • 1篇适应社会
  • 1篇适应性

机构

  • 4篇绥化学院
  • 3篇绥化师范专科...

作者

  • 7篇郭盛昌
  • 2篇张淑花
  • 2篇王茵
  • 2篇吴波
  • 1篇周利军
  • 1篇李丽
  • 1篇高兴
  • 1篇贾凤梅

传媒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人文地理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1997
  • 1篇199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师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现状调研分析
2004年
通过对当前高师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可知与非高师毕业生比较,高师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更适应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心理适应能力,但创新能力较差,取得突出成就的较少。因此。
吴波王茵郭盛昌
关键词:高师毕业生教育工作适应性
异地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模式被引量:8
1997年
本文阐述了异地开发在农业方面的4点作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3种基本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指出异地开发是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模式,它具有投入小、见效快、收益大的特点。建议政府组织开展有关实施异地开发的政策和措施等问题的研究,把异地开发工作引向深入。
郭盛昌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农业经济
寒地黑土地域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优势研究——绥化市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方略(一)被引量:7
2005年
郭盛昌贾凤梅高兴张淑花李丽
关键词:农业生态旅游旅游业发展黑土地物质文明
新升本科高师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案初探被引量:2
2004年
本文以绥化学院和相同层次的高师院校为例 ,特别是研究了绥化学院的通识性教育 ,为高师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的改革 ,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参考模式 ,一个可操作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方案。
王茵吴波郭盛昌
关键词:高师院校课程设置本科性教育
BOT—黑龙江农业强省建设中的重要融资方式
1996年
本文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引资利用划分四个层次,通过对引资利用的效益分析,指出BOT引资方式是在业强省建设中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重要融资方式,建设加强对BOT融资方式的研究,为农业强省建设服务。
郭盛昌
关键词:农业生产投入农业建设
黑龙江省城市生态建设差异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选择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3方面指标构建了城市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城市生态建设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各城市生态建设程度差异很大;针对各城市生态建设现状,提出了黑龙江省城市生态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张淑花周利军郭盛昌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
中国报刊生产的空间特征与区域发展趋势预测
1997年
报刊的出版发行工作的效果与报刊生产地的空间区位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地理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见诸文字的还不多见,这一研究领域急待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报刊生产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了报刊生产的空间功能类型区;进行了报刊生产的区域发展趋势预测。
郭盛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