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绵羊红细胞引起小鼠IgM反应与血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关系被引量:7
- 1992年
- 甲状腺激素对免疫的影响已有一些报道,而某些甲状腺疾病也存在着免疫调节的异常,表明免疫反应可影响甲状腺功能。为弄清甲状腺激素与免疫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研究了不同甲状腺机能状态小鼠免疫反应的差异以及这种免疫反应对血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反馈性影响,并对免疫反应中IgM的生成量与血中T_3、T_4含量进行相关分析,以探索甲状腺激素与免疫反应间的相互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试剂L-甲状腺素钠盐(L-T_4,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丙基硫氧嘧啶(PTU,50mg/片,西德);T_3、T_4放射免疫分析测定盒(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
- 黄玲李子瑜
- 关键词:红细胞甲状腺激素免疫反应IGM
- 甲状腺激素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2生成的影响被引量:2
- 1991年
- 给小鼠用丙基硫氧嘧啶(PTU)抑制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以制备实验性“甲低”小鼠模型。该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及白细胞介素II(IL-2)的生成均明显低于对照小鼠,给“甲低”小鼠补充不同剂量的L-T_4后,其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随血中T_3、T_4水平的恢复呈剂量依赖性增强,当剂量过大(10mg/kg)时,血中T_3、T_4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此时,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反而下降。将正常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加入L-T_2(10^(14)~10^(-6)或L-T_4(10^(-12)~10^(-4)均可剂量依赖性地促进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分别在10^(-10)M及10^(-2)M时达最大效应,剂量进一步增加,增殖反应反而下降,这与体内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在加了L-T_4且经48小时培养的脾淋巴细胞上清液中未检出T_3,表明L-_4不需转变为T_3即可发挥作用,即T_3、T_4均能直接影响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本实验结果证明甲状腺激素在体内外均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其机制与促进IL-2生成有关。
- 黄玲李子瑜徐叔云陈敏珠
-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白细胞介素2
- 诺氟沙星胶囊的电导滴定法测定被引量:6
- 1999年
- 使用电导分析法测定药物含量时有报道[1~3]。本文采用该法测定了诺氟沙星(1)胶囊的含量,结果与中国药典95版法接近。该法无刺激性物质逸出,无乙酰化弊病。与分光光度法[4,5]相比更简便。1仪器与试药DDS-11AT型电导率仪(上海雷磁仪器厂);50...
- 鲁传华赵贤普黄玲
- 关键词:诺氟沙星胶囊
- 甲状腺激素对神经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 1991年
- 制作实验性甲高和甲低动物模型及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实验,研究了甲状腺激素对脑化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1)甲状腺激素可改变脑GABA,谷氨酰胺,ANP及RNA的含量和β-Adr R的Bmax,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并进而改变外周器官的活动,如改变水盐代谢及生殖功能等;(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增细淋巴细胞上β-Adr R的Bmax。而用SRBC引起小鼠产生免疫反应的过程中也可反馈性地使小鼠血清中T_4、T_3含量减少,抗体产生最多时,T_4、T_3含量降至最低。
- 李子瑜黄玲
-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小鼠
- 甲状腺素对小鼠IgM的产生及淋巴细胞上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影响被引量:4
- 1990年
- 本文利用实验性“甲高”和“甲低”小鼠模型,观察了甲状腺素(L-T4)对绵羊红细胞(SRBC)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 IgM 的影响。并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了不同甲状腺机能状态的小鼠在免疫反应过程中,脾淋巴细胞上 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dr.R.)的密度及亲和力的变化。结果发现,用 SRBC 免疫后第3—5天,甲高小鼠脾细胞产生的 IgM 及脾淋巴细胞上β-Adr.R.密度的增加均明显高于对照小鼠(P<0.01),甲低小鼠则相反,其 IgM 的生成及脾淋巴细胞上β-Adr.R.密度的增加均明显低于对照小鼠(P<0.01),受体亲和力不随小鼠甲状腺机能状态及免疫状态的改变而改变(P>0.05)。以上结果提示,L-T_4能促进小鼠对SRBC 的免疫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淋巴细胞上 β-Adr.R.的密度变化有关。
- 黄玲李子瑜徐叔云陈敏珠
- 关键词:IGM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