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萍
- 作品数:24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制约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问题分析
- 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问题.我们只有认清问题、理顺关系,才能准确定位、创新机制,并通过开展系统化、制度化的实践教学,...
- 汪晓萍
- 关键词: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试论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的中国风格
- 2019年
- 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创新性地发展了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运用。在解决了如何评价美、怎样发现美、表现美等基本问题之后,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又以"新"为关键词回答了在文艺实践中如何创造美这一重要问题,以发现美、评价美、创造美建构起了一个完整的颇具中国风格的文艺美学体系。
- 罗曦汪晓萍
- 关键词: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
- 生态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代心理健康观被引量:2
- 2008年
- 受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心理健康观强调人体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谐性,这些关于心理健康的观点,在长期的历史中对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产生环境和传统哲学的影响,这种关于心理健康的生态观也存在某些局限,呈现出静止的、封闭的、单一、单向等特点,但是这些并不妨碍它对我们维护和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 汪晓萍
- 关键词:生态思想心理健康观传统哲学心理平衡
- 邓小平的时空观及对其教育思维方式的影响
- 2004年
- 时空观是指世界的现存状态、联系和发展,“三个面向”是根据教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全面联系把教育放在世界大背景上,放到历史的长河中进行宏观性战略性的考察,蕴涵着邓小平同志丰富的时空观,进而形成了邓小平同志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些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必要的精神动力和思维方式。
- 汪晓萍
- 关键词:时空观教育思维方式
- 论政府在心理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职能
- 2004年
- 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是心理健康的保证。有相当比例的心理问题,如果不从改善心理生态环境入手,就只能作适当调节,而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 汪晓萍
- 关键词:社会公共管理政府贫富差距心理健康教育
- 利用校企合作开展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思考被引量:37
- 2009年
- 利用校企合作开展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之一,是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利用校企合作开展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实践中要确立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和运作机制,使通过双方合作开展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落到实处。
- 刘彤汪晓萍
- 关键词: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校企合作
- 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探讨
- 2006年
- 传统文化将属于该文化体系的独特的为该民族共享的文化特质,通过文化积淀、文化传承等各种途径,作用于个体心理生态系统,通过对个体行为方式、认知方式等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标准观,通过有关自我的概念、认知方式、情绪表达、心理问题及表现形式、对应激的处理方式等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 汪晓萍
-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健康
- 社会建设视野下社区心理健康促进价值探析被引量:6
- 2015年
- 从社会建设的视角重新认识社区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可以清晰看到其作为社会建设的途径之一,是我国社会建设新常态下的新选择;在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社区心理健康促进工作表现出独特的价值,即以修通关系为目标,增进个体心理和谐;以共建美好社区为目标,为社会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并通过各种行动计划的介入,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建设总目标。
- 汪晓萍刘彤
- 关键词:社会建设心理健康促进
- 国际化视野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证研究
- 2012年
- 如何在国际化背景下更有效地进行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要对现状进行了解与把握,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针对性举措。本文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发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已经明显体会到了职业教育国际化给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带来的新要求,但是对如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人才国际化培养中的作用、途径还不是特别清晰,尚需更多的理论指导,也亟待实践探索。
- 汪晓萍陈勇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证研究
- 论大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建设被引量:12
- 2006年
- 大学生心理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生态系统,它由内部、外部、中介三大子系统组成。这三大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依据生态学理论,个体的心理健康就是心理生态系统中各种关系的动态和谐,即心理生态系统各因子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以使系统不断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和谐的过程。高校应从实现心理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高大学生心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行心理生态系统整合三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建设。
- 汪晓萍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