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军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英美文学
  • 2篇文学
  • 1篇读者反应论
  • 1篇英国文学
  • 1篇英美文学教学
  • 1篇英美文学教学...
  • 1篇英美文学作品
  • 1篇英语
  • 1篇英语专业
  • 1篇英语专业高年...
  • 1篇英语专业高年...
  • 1篇手法
  • 1篇年级
  • 1篇年级学生
  • 1篇伪装
  • 1篇文学教学
  • 1篇文学教学改革
  • 1篇文学理论
  • 1篇文学评论
  • 1篇小说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篇王军
  • 1篇章艳

传媒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同济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谈文学理论应用力度与英美文学教学改革
2002年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阶段开设的重点课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英美文学教学往往显得于简单化,机构化和程式化,学习的学习十分被波。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必须加强文学理论枯文学作品阅读,分析和评论写作过程中的应用力度,使英美文学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王军章艳
关键词:文学理论文学教学教学改革英国文学美国文学
论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伪装与反伪装被引量:4
2001年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文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作品。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在小说中极力描绘了社会现实中的混乱和伪装,同时他在语言上也相应运用了精湛的伪装技巧。他的小说在内容与形式上、主题与表现手段上都和谐地统一了起来,从而超越了社会、超越了种族而获得了普遍性意义。
王军
关键词:伪装文学评论《看不见的人》小说艾里森表现手法
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以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为例被引量:4
1999年
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本文通过比较新旧两种阅读模式,指出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作出积极有效的反应,从而提高他们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王军
关键词:读者反应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