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敏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白求恩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釉质
  • 4篇釉质表面
  • 4篇人胚
  • 2篇第一恒磨牙
  • 2篇电镜
  • 2篇电镜观察
  • 2篇牙釉质
  • 2篇牙釉质表面
  • 2篇扫描电镜
  • 2篇扫描电镜观察
  • 2篇胚龄
  • 2篇磨牙
  • 2篇恒磨牙
  • 2篇超微
  • 2篇超微结构
  • 1篇超微结构研究

机构

  • 4篇白求恩医科大...

作者

  • 4篇蔡家骏
  • 4篇冯波
  • 4篇程敏
  • 1篇朱虹
  • 1篇朱虹

传媒

  • 2篇全国第四次牙...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人胚第一恒磨牙釉质表面超微结构的研究
<正>本研究用扫描电镜方法观察人胚九月龄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釉质表面结构。结果发现牙冠咬合面发育期牙釉质表面呈蜂窝状结构,孔隙近似六边形,形态规则,排列整齐。这些孔隙是造釉细胞童氏突所在位置。在冠面牙尖区牙釉质尚见有高矿化...
冯波程敏蔡家骏
文献传递
不同胚龄人胚牙釉质表面扫描电镜观察
<正>本文对3—9个月不同胚龄人胚牙釉质表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发育期牙釉质表面为蜂窝状结构,随月龄增加,蜂窝由浅变深,釉柱由圆形向六角形转变;柱间质逐渐增厚。并可见有釉帽、灶孔和絮状区等结构。
程敏冯波蔡家骏朱虹
文献传递
人胚第一恒磨牙釉质表面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用扫描电镜方法观察人胚9月龄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釉质表面结构。结果发现,有三种不同的形态结构,即①蜂窝状区域;②条索状区域;③絮状区域。蜂窝状区域主要位于窝沟底部,絮状结构区域和条索状区域位于窝沟裂隙的两侧。
程敏冯波蔡家骏林兰
关键词:人胚第一恒磨牙釉质扫描电镜超微结构
不同胚龄人胚牙釉质表面扫描电镜观察
1998年
目的:对3~9个月不同胚龄人胚牙釉质表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方法:探讨不同时期牙釉质表面变化的形态学特点。结果:发现发育期牙釉质表面为蜂窝状结构,随月龄增加,蜂窝由浅变深,釉柱自圆形向六角形转变;柱间质逐渐增厚,并可见有釉帽、灶孔和絮状区等结构。结论:六角形的蜂窝状结构可能是釉柱发展的最后阶段,絮状结构区为多个造釉细胞功能紊乱所致,而灶孔的大小与釉质不同发育时期有关。
冯波程敏蔡家骏朱虹
关键词:人胚牙釉质扫描电镜胚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