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玲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修复外科
  • 1篇修复外科手术
  • 1篇修饰
  • 1篇血管
  • 1篇眼眶
  • 1篇眼眶骨
  • 1篇眼眶骨折
  • 1篇眼睑
  • 1篇眼睑成形术
  • 1篇眼睑疾病
  • 1篇手术
  • 1篇皮瓣
  • 1篇皮瓣修复
  • 1篇人骨形态发生...
  • 1篇重组人骨形态...
  • 1篇重组人骨形态...
  • 1篇组织工程化
  • 1篇睑成形术
  • 1篇颞浅血管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郑永欣
  • 2篇李玲
  • 1篇王明睿
  • 1篇王安民
  • 1篇王静
  • 1篇田妮

传媒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饰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眼眶骨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眼眶骨折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体外构建以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为种子细胞、可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为载体、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为生长因子的组织工程化骨,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植入PLGA/rhBMP-2复合物)和实验组(植入组织工程化骨),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及眼眶外观、CT影像学和组织学变化.结果 术后所有动物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和眼球凹陷.CT三维成像显示术后3个月实验组的缺损范围[(25.1±6.8) mm2]小于对照组[(55.3±7.7)mm2];术后6个月,实验组的眼眶骨折缺损消失,而对照组仍存在.组织学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即可观察到实验组植入区边缘植入物开始缓慢吸收,少量成骨细胞沿支架长人材料内,而对照组未观察到;术后3个月可见实验组形成条带状新生骨长入将其分割包绕呈交叉排列,材料降解吸收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实验组植人材料完全被降解吸收,同时被新生骨组织取代,植入物与自身骨组织紧密结合,融为一体.而对照组仅部分降解吸收.结论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饰的组织工程化骨具有较强的传导成骨和诱导成骨活性,生物相容性好,材料可完全降解,为骨组织取代,对眼眶骨折缺损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田妮郑永欣王静李玲王明睿王安民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眼眶骨折
应用颞浅血管蒂组织皮瓣修复下眼睑缺损
2009年
目的探讨颞浅血管蒂组织皮瓣在修复下眼睑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6月至2007年10月对本院8例下眼睑缺损患者行带有颞浅血管蒂组织皮瓣修复缺损,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周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测量和比较。并术后随访。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与眼睑皮肤颜色、质地和外形相近。患者术后BUT[(9.50±2.61)S]较术前[(4.35±2.46)s]延长;术后泪液分泌量[(10.86±.40)mm]较术前[(4.50±1.78)mm]明显增多,均P〈0.05。术后角膜荧光素染色点明显减少(均P〈0.05)。8例患者眼睑外观和功能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颞浅血管蒂组织皮瓣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带有颞浅血管蒂的皮瓣转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下眼睑缺损的方法。
王静郑永欣李玲
关键词:眼睑成形术外科皮瓣修复外科手术颞浅血管眼睑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