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南海北部海洋气象调查研究——2004年9月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海洋气象观测意义及数据采集成果被引量:3
- 2005年
- 李超张燕王东晓
- 关键词:东亚季风海洋气象嫩江流域天气灾害气候灾害南海北部
- 南海南部陆坡区生态要素垂向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物理环境的关系
- 2014年
- 利用2004年5月"实验3"号船在南海南部陆架区观测站(109°40′E,06°05′N)连续48h观测得到的温度、溶解氧浓度、叶绿素浓度数据,分析了观测点的叶绿素和溶解氧的垂向分布、日变化特征及其同水温和盐度等物理环境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叶绿素和溶解氧垂向分布与温度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盐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溶解氧和叶绿素的日变化与温度和盐度的相关性则不显著,跃层深度和海流等对溶解氧的日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 张燕何蕾殷克东姜玥璐姚景龙王东晓
- 关键词:日变化叶绿素
- 2004年秋季冷空气活动对南海海表温度的影响被引量:7
- 2006年
- 利用航次观测和网上的有关资料对南海2次强度不同的冷空气活动及其对南海SST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9月22日弱冷空气过程南下速度慢,在陆地上变性较明显,未造成南海SST的明显变化;而10月2日前后的强冷空气过程南下速度快,陆地上变性比较弱,造成南海SST明显下降。通过对南海海表热收支分析,发现南海北部SST下降主要是冷空气造成净热通量急剧增加,海洋失去热量,而南部SST下降可能是南部海面气旋式风应力引起的下层冷水上涌。初步解释了2004年秋季冷空气活动对南海SST的影响。
- 李超张燕王东晓
- 关键词:冷空气活动EKMAN抽吸
- 春季南海西部暖涡及南部暖水的初步观测研究
- 南海地处热带季风区,其上层海洋热力状况对局地气候系统变化和海洋环流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遥感海表面高度距平场(SSHA)上每年春季3-5月份在南海西部越南沿岸准定常出现的,具有暖涡特征的海面...
- 张燕
- 关键词:日变化海洋热力学
- 2006年夏季珠江口外海域船基海气通量观测资料质量评估被引量:4
- 2008年
- 2006年夏季在珠江口外海域进行了143个站位的海气通量船基观测。设计了一个剔除船速的滤波器及资料处理程序,对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通过对垂向观测风速的平均值、湍流功率谱、观测通量值的计算,得出该次观测方法是不可取的。设备安置在船舷外,气流绕过船体时形成上升气流并干扰了湍流场,测得的垂向平均风速不为零,一般存在0.2—1.0m.s-1的垂向平均风速,无量纲湍流功率谱在惯性次区不符合f-2/3次律,通过涡动相关法计算的动量通量远大于块体动力学公式的计算结果。今后的船基通量观测需要选取好设备安装位置及安装高度。
- 夏华永张燕段存志
- 关键词:珠江口海气通量涡动相关法滤波器
- 2006年夏、冬季珠江口附近海域水文特征调查分析被引量:18
- 2011年
- 根据珠江口外沿岸海域2006年夏季(7—8月)及冬季(2006年12月—2007年1月)航次的CTD调查资料,分析了调查海域夏季与冬季的温度、盐度分布,温度、盐度、密度跃层特征及其与上升流、中尺度涡旋和海流的关系。结果表明:1)夏季调查海域冲淡水扩展、上升流、中尺度涡等现象在温度、盐度分布中都有很明显的表征,并对跃层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跃层类型;在冲淡水扩展的影响下,还形成了双跃层与障碍层现象。2)冬季海水混合剧烈,沿岸浅水区域跃层现象不明显,在陆坡深水区存在跃层现象。
- 张燕夏华永钱立兵朱鹏利
- 关键词:珠江口CTD跃层冲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