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红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因子及DAS28、HAQ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DAS28、HAQ评分及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治疗的RA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非类固醇抗炎药和抗风湿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hUC-MSCs治疗,对比2组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CRP及B细胞和CD4^+Treg水平、DAS28评分、HAQ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的类风湿因子、抗CCP及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4、0.955、0.68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类风湿因子、CRP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t=6.789、16.183,P<0.05),对照组类风湿因子降低(t=2.542,P<0.05),且观察组的类风湿因子和CRP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t=-2.918、-14.147,P<0.05)。治疗前,2组的B细胞和CD4^+Tre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1、0.172,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Treg较治疗前升高,而B细胞降低(t=-10.875、7.174,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t=9.751、-8.115,P<0.05)。治疗前,2组的DAS28和HAQ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t=-0.097、-0.276,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DAS28和HAQ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t=1.182、1.747,P>0.05)。观察组的DAS28和HA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t=10.417、-5.905),且优于对照组(t=-5.905、-5.650,P<0.05)。结论 hUCMSCs在RA治疗中有一定的效果,可改善患者病情,调整免疫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 张玉红周俊罗莉孟岩贾娜.沙里江
-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类风湿性关节炎
- miR-155通过SOCS1/STAT3途径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炎症反应和Th17/Treg失衡
- 2024年
- 目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探究miR-155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55和Th17、Treg细胞在RA患者(RA组)和对照组(HC组)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检测miR-155和SOSC1的调控关系;分离RA患者外周CD4^(+)T细胞,将沉默miR-155与SOCS1表达的miR-155 inhibitor和si-SOCS1及各自的阴性对照序列分别或联合转染入CD4+T细胞中,并将细胞分为:miR-NC组、miR-155 inhibitor组、miR-155 inhibitor+si-NC组和miR-155 inhibitor+si-SOCS1组。使用Th17诱导分化液处理上述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T细胞中Th17比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p-STAT3/STAT3比值。结果与HC组相比,RA患者中miR-155、Th17比率升高(P<0.01),Treg细胞比率降低(P<0.01);miR-155可靶向抑制SOCS1表达。与miR-NC组相比,miR-155 inhibitor组、miR-155 inhibitor+si-NC组和miR-155 inhibitor+si-SOCS1组中Th17比率、p-STAT3/STAT3比值均降低(P<0.01);与miR-155 inhibitor组相比,miR-155 inhibitor+si-SOCS1组CD4^(+)T细胞中Th17比率、p-STAT3/STAT3比值均升高(P<0.05)。结论在RA患者中表达升高的miR-155可能通过SOCS1/STAT3途径来介导CD4^(+)T细胞的Th17分化,从而参与RA患者外周Th17/Treg细胞失衡。
- 张玉红单新洁周俊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MIR-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