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钦钦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乌灵菌粉对APPswe/PS1dE9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Aβ1-42和p-Tau蛋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分析乌灵菌粉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Aβ1-42和p-Tau的影响。方法 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2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疾病模型组、乌灵菌粉组[剂量为100 mg/(kg·d)];C57BL/6品系的正常小鼠10只作为健康对照组,雌雄各半。乌灵菌粉组灌胃给药共30 d,疾病模型组和健康对照组同期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代替,正常喂食。3组小鼠先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搜索实验。在末次给药1 h后,脱颈椎处死各组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3组Aβ1-42、p-Tau蛋白在小鼠海马中的含量。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乌灵菌粉组在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有效区停留时间和经过平台次数均显著增加(均P<0.01);与疾病模型组比较,乌灵菌粉组在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有效区停留时间和经过平台次数均显著下降(均P<0.05)。②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乌灵菌粉组小鼠海马中的Aβ1-42含量和p-Tau蛋白均显著增加(均P<0.01);与疾病模型组比较,乌灵菌粉组小鼠海马中的Aβ1-42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乌灵菌粉能够改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小鼠记忆和学习能力,可能是通过减少小鼠海马中Aβ1-42含量来影响Aβ聚集体的形成,从而减少老年斑的生成。
- 王海邹小冬杨钦钦张永乐呙登俊
-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疾病模型乌灵菌粉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
- 利用CRISPR/Cas9系统快速建立APPswe/PS1dE9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APPswe/PS1dE9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模型,为开展AD的病因治疗提供载体。方法采用CRISPR/Cas9系统,选择H11作为插入位点,将有活性的sgRNA、Cas9 RNA和含有目标同源重组序列的载体显微注射入C57BL/6品系野生雌性小鼠的受精卵中,鉴定得到的F0代阳性小鼠再与C57BL/6野生小鼠交配,从而获得F1代小鼠。对鉴定得到的F1代杂合子小鼠,选择来自同一只F0代小鼠基因型一致的F1代杂合子小鼠,达到性成熟后进行同胞交配,获得F2代小鼠。采用PCR方法鉴定F2代小鼠的基因型结果,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PP和PS1在F2代小鼠脑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27只F2代小鼠经PCR鉴定基因型,5只F2代小鼠出现约344 bp和608 bp的目的基因条带,表明成功构建出转入APP和PS1基因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AD小鼠。Western blot检测显示APPswe/PS1dE9双转基因AD小鼠的APP和PS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窝野生型小鼠。结论利用CRISPR/Cas9系统可成功构建APPswe/PS1dE9双转基因AD小鼠。
- 王海申及邹小冬杨钦钦张永乐呙登俊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
- 岗梅提取物对高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VEGF及其受体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岗梅提取物对高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UVECs(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置于高糖HG(30 mmol/L)条件下培养,用不同浓度岗梅提取物进行干预,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测定高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中特异性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运用RT-PCR技术测定高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R1、VEGFR2mRNA表达量。结果:岗梅提取物对HUVECs VEGF及其受体表达具有促进作用,其中,50~100 mg/L浓度范围内VEGF表达与高糖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5.0~100 mg/L浓度范围内其受体表达与高糖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岗梅具有抗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
- 周洁杨钦钦倪茂巍浦锦宝梁卫青胡轶娟刘培刚
- 关键词:岗梅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GF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