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颖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何氏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教学
  • 1篇虚拟仿真技术
  • 1篇眼症
  • 1篇养老
  • 1篇养老社区
  • 1篇养老新模式
  • 1篇药品
  • 1篇药品质量
  • 1篇药品质量管理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研究
  • 1篇应用型人才
  • 1篇制药工程
  • 1篇制药工程专业
  • 1篇山奈
  • 1篇山奈酚
  • 1篇实训
  • 1篇实训课
  • 1篇实训课程

机构

  • 5篇辽宁何氏医学...

作者

  • 5篇周颖
  • 3篇张东蕾
  • 3篇姜珊
  • 2篇郭妍
  • 1篇张宇婷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技术与市场
  • 1篇海峡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山奈酚治疗小鼠干眼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2024年
目的考察山奈酚对小鼠干眼模型的体内药效学研究。方法用药物结合干燥环境诱导建立小鼠干眼模型,随机将小鼠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N)、模型组(M)、阳性药组(Y)、山奈酚低浓度组(S1)、山奈酚高浓度组(S2),每组各5只。造模给药周期14天,第14天对各组小鼠进行泪液分泌量检测(SIT)、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UT)、角膜上皮损伤评分,并对其眼球及眼睑附属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考察角膜上皮层厚度、结膜上皮杯状细胞密度以及角结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山奈酚低浓度组在SIT、角膜上皮损伤评分、结膜上皮杯状细胞密度以及结膜上皮细胞凋亡,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山奈酚高浓度组在SIT、角膜上皮损伤评分、角膜上皮层厚度、结膜上皮杯状细胞密度以及角结膜上皮细胞凋亡,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山奈酚能够减轻由干眼引起的小鼠眼表损伤,增加泪液分泌量,并能够抑制角膜上皮细胞和结膜上皮细胞凋亡,改善角膜屏障功能。
周颖安元龙郝菲菲张智鹏潘晓欣张东蕾
关键词:山奈酚干眼症体内药效学
基于共享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被引量:1
2017年
翻转课堂作为共享资源与学习理论深度融合的典范,近年来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翻转课堂是一种"先学后教"模式,是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它回归了教学的本质,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入手,探讨如何实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郭妍姜珊张宇婷周颖张东蕾
关键词:共享资源教学设计与实践
“医养文”相结合养老新模式的探索
2015年国家首次明确提出了"医养结合机构"的概念,将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结合在一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文化生活也有了较高的要求。本文通过介绍美国3种以高校为依托的养老社区典型模式,包括橡树吊床社区(Oak ...
周颖
关键词:养老社区老龄化
文献传递
虚拟仿真技术在药品质量管理与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2022年
虚拟仿真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优势日益凸显,从虚拟仿真技术在药品质量管理与实训课程中的应用入手,剖析虚拟仿真技术的特点和优势;重构课程内容,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虚拟仿真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周颖姜珊石蕴辉
关键词:虚拟仿真技术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转型探索被引量:3
2018年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结合医药行业对制药工程人才的需求,以辽宁何氏医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转型为研究对象,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教学模式、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和质量保障体系共七方面进行探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与实践经验,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周颖姜珊郭妍王楠张紫薇张东蕾
关键词: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
共1页<1>
聚类工具0